今年43岁的刘庆江,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张相公屯乡响水河村党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也是一名与时俱进、甘于奉献的农村党员。近年来,他按照市关工委“扶青致富、助学帮困、传承孝道”三项活动要求,尽心尽力为青年农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处处展现了当代农村党员的先进风采,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干部群众的赞誉。
响水河村地处辽西山区地带,山多地少。全村1550人,483户,有耕地2520亩,果树3000多亩,其中枣树30多万株。“千道理万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刘庆江认为,发展经济、富裕村民是农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2015年上任以来,他把带领党员干部帮助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当作重点来抓。刘庆江从小生长在响水河村,深知村里种植大枣面积大、销售难的状况。他找到上级主管部门,成立了“大枣经济合作社”,并注册了“响水大枣”商标。自此,响水河大枣开始远销全国各地,使全村农民增收上百万元。俗话说:“旱枣涝梨。”近几年,北方天旱少雨,正是大枣丰收之年。刘庆江抓住这一有利条件,适时组织村民进行刨树盘、锄草、打药、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响水河村的大枣个大、皮薄、肉厚、口感好,村民可以卖脆枣,也可以卖干枣。丰收时节,家家户户的房上房下、院里院外,到处都是大红枣。人们一进村落,大老远就能闻到那浓浓的大枣飘香。枣农们不断更新旧观念,创新销售大枣新模式,利用大枣品牌优势,把家乡生产的大枣运到大连、沈阳等地销售,很快占领了省内外市场,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人均增收1000多元。
2016年初,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刘庆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前提下,组织20个贫困户,投入资金2.3万元,在绥中购入晚熟李子苗1万株,栽植了61亩,成活率达80%以上,目前李子苗长势喜人。
2017年夏天,受雨水影响,农民下地生产的作业路被冲垮。为解决这一难题,刘庆江自筹资金1.2万元,租用1台钩机、2台农用三轮车填沟修路,连续干了8天,共修下地生产作业路3300米,方便了村民下地生产。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起来才算富。”针对李子三年见果,五年进入旺盛期的实际情况,刘庆江带动老党员、贫困青年在李子地里套种花生,使他们尽快脱贫。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气候干旱,花生减产,除收回成本外,每人每亩收入不足500元。后来他总结了经验教训,在夏、秋时节发动群众抗旱促丰收,提高了花生产量,每亩花生可收入1000元,纯利润达到3万元,每个贫困户增收1500元,为早日脱贫打下良好基础。村民们高兴地说:“这都是刘书记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时时刻刻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带领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成果。他是咱老百姓心中的好书记,百姓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如今,为了争取更大丰收。刘庆江计划争取水利部门政策性扶持,为村民打两眼深水井,带领村民认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花生种植面积,走发家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