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章建 慕泽泾 覃海宁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9;3.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民族药研究中心, 江西南昌 330004
木通科植物以常绿藤本为主,仅猫儿屎属(Descaisnea,1种)为落叶灌木,共9属40余种[1]。我国木通科植物主要见于西南及长江以南各省区[2-4]。有多达19种木通科植物有药用的报道[5],常见的药用种类有木通属的木通Akebia quinata、三叶木通A.trifoliata,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作用,两者在民间还常用为治疗癌症的配伍药[6];野木瓜属的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具有祛风活络,活血止痛,利尿消肿的作用。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痛经,小便不利,水肿[7-8]。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游,位于木通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区,据《江西植物志》第二卷记载有木通科植物5属12种2变种[9]。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多篇文献报道了江西省野生木通科药用植物资源,其中姚振生6属16种(含亚种,以下同)[10],刘勇等[11]5属10种,钟卫红等[12]6属18种。上述作者均对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种类、药用价值、省内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利用建议等进行了探讨。但其中部分种在江西的分布有待商榷;而且未提供检索表方便后人使用,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在空间分布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前人也缺乏探讨,这些给后人的工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学位论文,对江西产木通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信息进行了汇总与整理。通过检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内江西木通科植物标本以及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www.cvh.ac.cn)中来自9个标本馆的江西木通科植物的标本照片,编制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检索表
1. 直立灌木;羽状复叶具13片小叶以上;圆锥花序………………………………………………………………………1 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
1. 木质藤本;掌状3 ~ 7(9)小叶或1 ~ 3回3出叶;总状花序或其他非圆锥花序…………………………………………………………………(2)
2. 3小叶,小叶不等大,顶生小叶较大,菱状倒卵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果较小,卵形,长2厘米以下……………………………………………………………………………………………………………………………………………………………………2 串果藤Sinofranchetia chinessis
2. 叶各式,小叶非菱状倒卵形,两侧对称;果较大,长圆形或近球形,长3厘米以上…………………………………………………………(3)
3. 小叶边缘浅波状或全缘,顶凹入、圆或钝;雄花长5毫米以下,花药扁球形,内弯,花丝分离,短或近无;果实开裂……………………………………………………………………………………………………………………………………………………………………………………(4)
3. 小叶全缘,顶部通常渐尖或尾尖;雄花通常长7毫米以上,花药长筒形,直,花丝明显,联合或分离;果实不裂…………………………………………………………………………………………………………………………………………………………………………………………(6)
4. 叶通常有小叶5片,偶有6 ~ 8片………………………………………………………………………………………………………3 木通A. quinata
4. 叶通常有小叶3片,偶有4或5片……………………………………………………………………………………………………………………(5)
5. 小叶边缘具波状圆齿或浅裂……………………………………………………………………………………………………4 三叶木通A. trifoliata
5. 小叶全缘……………………………………………………………………………………………………………5 白木通A. trifoliatasubsp.Australis
6. 内、外两轮萼片形状通常近似且顶端钝;雄蕊分离………………………………………(7)
6. 内、外两轮萼片形状差别较大,顶端常常渐尖;雄蕊花丝合生为管状或上部分离…………………………………………………………(8)
7. 羽状3小叶,小叶革质,下面粉绿………………………………………………………………………………………………6 鹰爪枫H. coriacea
7. 掌状复叶5 ~ 7,很少3,小叶纸质或非革质,下面淡绿…………………………………………………………………7 五月瓜藤H. angustifolia
8. 小叶3片,偶有4或5…………………………………………………………………………………………………………………………………(9)
8. 小叶通常5 ~ 7片……………………………………………………………………………………………………………………………………(10)
9. 叶椭圆形,薄革质,上面深绿色,无光泽,下面淡绿色,脉纹较明显,无斑点;花萼片卵状披针形……………………………………………………………………………………………………………………………………………………………………………8 牛藤果Stauntonia elliptica
9. 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厚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粉绿色或灰白色,有明显白斑;花萼片椭圆形…………………………………………………………………………………………………………………………………………………………………………9 腺脉野木瓜S. conspicua
10. 小叶薄革质,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上面淡绿色,下面干后灰白色,光滑,无斑点,上下脉不明显;花小,萼片披针形,长9毫米以下;花丝部分分离或联合,花药扁球形,长约1毫米,顶端钝,药隔不突出………………………………………10 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
10. 小叶纸质至薄革质,长圆形、披针形,倒卵状披针形等,下面有斑点,脉纹明显;花大,萼片披针形,长10毫米以上;花丝联合,花药管状或扁球形,长2毫米以上,药隔突出或偶有钝型………………………………………………………………………………………………(11)
11. 叶倒卵状长圆形、倒披针形等,先端尾状渐尖; 小花梗细弱,雄花萼片9 ~ 12 × 2 ~ 3 毫米,花药扁球形,药隔不突出…………………………………………………………………………………………………………………………………11 西南野木瓜S. cavalerieana
11. 小叶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等,先端具短尾尖或渐尖;小花梗粗壮,雄花萼片13 ~ 16(20)× 5 ~ 6 毫米,花药管状,药隔突出…………………………………………………………………………………………………………………………………………………………………(12)
12. 花有花瓣状蜜腺;小叶革质,上面光亮,下面斑点不明显…………………………………………………………………12 野木瓜S. chinensis
12. 花缺乏花瓣;小叶薄革质,上面淡绿色无光泽,下面斑点明显……………………………………………………………………………(13)
13. 小叶匙形,长6 ~ 10厘米,宽2 ~ 3厘米,长为宽的三倍,先端尾尖较短………………………………………………………………………………………………………………………………………………………………………………………13 五指那藤S. obovatifoliolasubsp.Intermedia
13. 小叶倒卵形或阔匙形,长4 ~ 10厘米,宽2 ~ 4.5厘米,长为宽的两倍,先端尾尖较长,可达到小叶长的1/4………………………………………………………………………………………………………………………………………………14 尾叶那藤S. obovatifoliolasubsp.Urophylla
在进行1.1的过程中记录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的采集信息,利用ArcGis 9.3软件绘制分布图。
经查阅上述论文,并比对观察标本馆标本,结果发现:前人文献所记载的牛姆瓜H. grandi fl ora和羊瓜藤S. duclouxii分别为五叶瓜藤H. angustifolia和腺脉野木瓜S. conspicua的错误鉴定;此外,作者根据检视标本的结果将钝药野木瓜S. leucantha并入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黄蜡果S. brachyanthera并入西南野木瓜S. cavalerieana这与Qin[13]和Christenhuse[14]的观点一致。至此,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计为5属11种3亚种。此处,笔者采纳狭义木通科概念,不包括大血藤属(SargentodoxaRehd.& Wilson )。
2.2.1 猫儿屎Decaisnea insignis(Griff.)Hook.f. et Thoms. in Proc. Linn. Soc. London 2: 349. 1855.——D. fargesiiFranch. in Morot Journ. de Bot. 6:234. 1892。
为木通科仅有的直立灌木。其根及果实入药。甘,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产铅山、婺源、左安、三清山、遂川等地;生于海拔500 ~ 1265米的山地、沟谷以及灌丛中。分布于安徽、甘肃、广西、贵州、河北、江西、陕西、四川、新疆、云南、浙江。在东喜马拉雅地区的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也有分布。
2.2.2 串果藤Sinofranchetia chinensis(Franch.)Hemsl. in Hook. Icon. Pl. ser. 4, 9: t. 2842. 1907
为我国特有种。为单型属。其干燥茎藤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功效。产南昌、宜丰、庐山、奉新等地;生于海拔900米左右的山沟路旁、林缘灌丛中。分布于中国中部及西南部数省。
2.2.3 木通Akebia quinata(Houtt.)Decne. in Arch. Mus. Hist. Nat. Paris 1: 195, t. 13a. 1839. ——Rajania quinataHoutt. in Nat. Hist. Dier. Pl. Min. 2:366, pl. 35, fig. 1. 1779.
该种易与A. pentaphylla混淆,但前者叶形为倒卵状椭圆形,叶缘全缘,以此可以互相区别;其干燥茎藤入药。苦、寒;具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通经下乳的作用。其近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预知子的来源。苦、寒;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的作用。产安福、德兴、都昌、分宜、贵溪、九江、庐山、南昌、泰和、武宁、修水、永修、玉山、资溪等地;生于海拔280 ~ 1500米的沟谷、山坡、林缘、溪旁。分布于山东、江苏、河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四川、湖北、四川、重庆;朝鲜、日本。
2.2.4 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Thunb.) Koidz.in Bot. Mag. Tokyo 39: 310. 1925. ——Clematis trifoliataThunb.in Trans. Linn. Soc. London 2: 337.1794.
该种是木通科中分布最广泛的种,东西横跨30多个经度,南北20个纬度。它适应于林缘、溪边、灌丛、路旁和山谷等各种生境,分布范围从亚热带常绿林到温带落叶林,海拔高度从接近海平面到2800多米的高山,复杂多样的生境使该种形态上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异,尤其是叶片以及花序各部分上。其干燥茎藤及果实入药,功效同木通。产黎川、莲花、南丰、萍乡、鄱阳、瑞金、遂川、武宁、婺源、新建、新余、兴国、修水、宜黄、永新、资溪、安福、庐山、分宜、新干、玉山、泰和、井冈山、寻乌、安远、信丰、上犹、石城、余江、贵溪;生于海拔200 ~ 1200米的溪边、山谷、路边、林缘。分布于山西、陕西、江苏、河南、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北、台湾、湖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日本。
2.2.5 白木通Akebia trifoliatasubsp.Australis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4: 201. 1961. ——Clematis trifoliataThunb. in Trans. Linn. Soc. London 2: 337. 1794.
该亚种与原亚种的区别主要为植株叶子全缘,叶较厚,近革质。其干燥茎藤及果实入药,功效同木通。产安远、鄱阳、大余、分宜、广昌、吉安、井冈山、靖安、莲花、庐山、铝山、南丰、宁都、萍乡、瑞昌、瑞金、石城、遂川、铜鼓、武宁、婺源、新建、新余、兴国、宜丰、宜黄、永新、永修、资溪等地;生于海拔210 ~ 1200米的山坡、沟谷以及灌丛中。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苏、陕西、山西、四川、广东、福建、贵州、河南、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台湾。
2.2.6 鹰爪枫Holboellia coriaceaDiels in Bot.Jahrb. 29: 342. 1900; Reaub. in Bull. Soc. Bot.France 53: 453. 1906.——Stauntonia brevipesHemsl. in Hook. Icon. Pl. ser. 4, 9: t. 2849. 1907.
本种与八月瓜H. latifolia相近,但前者为3小叶,叶片基部三出脉,质地较厚易于区别。以根入药,具有祛风活血的作用。产德兴、井冈山、芦溪、武宁、婺源、修水、宜丰、庐山、奉新、泰和;生长于海拔520 ~ 800米的灌丛、山坡、林缘、沟边。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浙江、江西、上海、福建、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广西。
2.2.7 五月瓜藤Holboellia angustifoliaauctt.non Wall. Diels in Bot. Jahrb. 29: 343. 1900. ——Holboellia fargesiiReaub. in Bull. Soc. Bot. France 53: 454. 1906; Rehd & Wils in Sargent, Pl. Wils. 1:346. 1913.
本种叶形变化较大。当其叶子较大时易和牛姆瓜H. grandi fl ora混淆,但前者叶片最宽处在中部以下,花也较后者小而可以区别。以根、茎藤及果实入药,具有清热除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通乳、解毒的功效。产安福、萍乡、武宁、万载、大余、井冈山、崇义;生于海拔500 ~ 1700米的山坡、疏林及灌丛中,分布于江西、福建、陕西、甘肃、湖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缅甸、锡金、尼泊尔、印度也有分布。
2.2.8 牛藤果 Stauntonia ellipticaHemsl.in Hook.Icon. Pl. 29: t. 2844. 1907.——Parvatia elliptica(Hemsl.) Gagnep. in Bull. Mus. Hist. Nat. Paris 14:66. 1908; Nayar et Paul in Nayar et al. (eds.) Fase.Fl. India 19: 36. 1988.
本种三小叶,叶表面粗糙非光亮,花小,果实小且坚硬而易于和其他种相区别。其果实和茎藤入药具有利湿,通乳,解毒的作用。产婺源、大余、宜丰、遂川、萍乡、安褔、武宁、铜鼓、靖安等地;生于海拔400 ~ 610米的山坡、沟谷、毛竹林、灌木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河北、四川、云南;印度东北部也有分布。
2.2.9 腺脉野木瓜Stauntonia conspicuaR. H.Chang in Acta Phytotax. Sin. 25: 235. 1987.
本种与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和羊瓜藤S.duclouxii近缘而被部分作者混淆,但该种小叶常为三,外轮花萼片钝,易与前两者区别。其茎藤入药,具有舒经活络、祛风止痛的作用。产萍乡、遂川、宜丰、井冈山、庐山、资溪等地;生于海拔1300 ~ 1600米的山坡沟谷、灌木丛中。分布于湖南、福建、浙江、江西、广东。
2.2.10 倒卵叶野木瓜Stauntonia obovataHemsl. in Hook, Icon. Pl. 29: pl. 2847. 1907. ——Stauntonia leucanthaDiels ex Y. C. Wu in Notizbl. Bot. Gart.Berlin 13: 373. 1936.
本种是野木瓜亚属中分布最广泛的种类,其叶形变异较大,从典型倒卵形到披针形,S. leucantha即是主要基于披针形类型建立的。实际上,本种叶子干后灰白,花小,雄蕊上部分离下部合生,而与Stauntonia亚属其他种类很好区别。其根和茎藤入药具有祛风止痛、利尿消肿的作用。产全南、井冈山、遂川、婺源、修水、上犹、黎川、武宁、崇仁、鄱阳、庐山、三清山、定南、玉山等地;生于海拔100 ~1200米的山坡、沟谷灌丛中。分布于安徽南部、江西、广东、广西、江苏南部、福建、浙江、湖南、重庆、贵州、台湾、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香港、海南。
此外,作者通过比对标本,发现前人依据叶形以及花丝联合程度区分钝药野木瓜S. leucantha和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存在分种过细的问题,物种是连续变异的,上述特征在合理的变异范围之内,不应该将两者当做两个种处理,故将钝药野木瓜S.leucantha并入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作为异名处理。
2.2.11 西南野木瓜Stauntonia cavalerieanaGagnep. in Bull. Soc. Bot. France 55: 47. 1908. ——Stauntonia brachyantheraHand. -Mazz. in Sitz.-Anz.Akad. Wiss. Wien. 58: 90. 1921.
本种与石月S. obovatifoliola和野木瓜S.chinensis相近,但本种花比前两者明显小,药隔突出不明显,叶较狭窄。其全株入药具有祛风除湿、舒经活络、利尿的作用。产莲花、龙南、庐山、瑞金、三清山、永丰等地;生于海拔500 ~ 1200米的山地、沟谷及灌丛中。分布于广西、贵州、湖南、江西。
在检视西南野木瓜S. cavalerieana和黄蜡果S. brachyanthera的过程中,作者发现黄蜡果S.brachyanthera与西南野木瓜S. cavalerieana只是器官大小有略微差异。随着物种分布地点,海拔等的不同,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植物会发展出不同的生态型。故认为此处应将黄蜡果S. brachyanthera并入西南野木瓜S. cavalerieana较为合适。
2.2.12 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DC. Syst. 1:514. 1818.
本种与斑叶野木瓜S. maculata为野木瓜亚属中仅有的有退化花瓣的两个种。但前者叶脉于两面均明显凸起,叶背面成长后无斑点易于相互区别。其干燥茎叶入药具有祛风活络,活血止痛,利尿消肿作用,其干燥成熟果实为常用中药野木瓜果(野木瓜蓣知子)的来源具有疏肝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产大余、分宜、广丰、会昌、井冈山、九江、黎川、龙南、庐山、南丰、宁都、萍乡、全南、瑞金、遂川、铜鼓、武宁、修水、寻乌、宜丰等地;生于海拔260 ~1300米的山坡、路旁、沟边、灌木丛中。分布于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海南、云南、福建、贵州、浙江;老挝、越南。
2.2.13 五指那藤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Hayatasubsp. intermedia(Y. C. Wu)T. Chen, comb. et1 stat.nov. ——S. hexaphylla(Thunb.) Decne. f.intermediaWu in Notizbl. Bot. Gart. Berlin 13: 370. 1936.
本种叶片先端骤然收缩为尾尖,易于上述种做出区分。其干燥茎藤入药,具有祛风止痛,舒经活络,消肿散毒,清热利尿的作用。产马头山、三清山等地;生于海拔500 ~ 900米的沟谷、溪旁、疏林中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
2.2.14 尾叶那藤Stauntonia obovatifoliolaHayata subsp.urophylla(Hand.-Mazz.) H. N. Qin in Cathaya 8-9: 164. 1997.
本种与五指那藤的主要区别在于该种尾尖可达叶片的1/4而后者较短。其干燥茎藤入药,功效同五指那藤。产马头山、井冈山、南风面、光姑山、三百山、赣江源、庐山;生于海拔500 ~ 900米的山坡、沟谷以及溪旁。分布于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浙江。
木通科为热带、亚热带亚洲-热带美洲间断分布科[6]。除南美洲两个单型属外,其他属我国均产,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www.cvh.ac.cn)中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森林植物标本馆(CSFI)、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标本馆(HENU)、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标本馆(HIB)、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标本馆(LBG)、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NAS)、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WUK)等9个标本馆的江西木通科609号标本分布数据,筛选了其中263号有效分布点数据,用 ArcGis 9.3软件绘制出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的地理分布图(见图1)。三叶木通A. trifoliata、白木通A. trifoliatasubsp.Australis、野木瓜S.chinensis为全省分布最广泛的药用木通科植物;鹰爪枫H. coriacea、五月瓜藤H. coriacea和串果藤Sinofranchetia chinensis主要分布于西北部;猫儿屎D. insignis仅在西南部和东北部有零星的几个分布点;尾叶那藤S. obovatifoliolasubsp.urophylla、五指那藤S. obovatifoliolasubsp.urophylla、黄蜡果S.brachyanthera、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腺脉野木瓜S. conspicua沿江西省界有零星分布。
图1 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分布图
本研究认为牛姆瓜H. grandi fl ora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江西地处华中,两者分布区不重叠,且当五月瓜藤H. angustifolia标本的叶子较大、无花果时,易与牛姆瓜H. grandi fl ora混淆。故排除前人认为牛姆瓜H. grandi fl ora在江西有分布的结论;腺脉野木瓜S. conspicua与羊瓜藤S. duclouxii近缘,当标本无花时,两者极易鉴定错误,作者在查阅采自江西的羊瓜藤S. duclouxii标本时发现叶背有白斑,花外轮萼片椭圆形,顶端钝,这显然是腺脉野木瓜S. conspicua的特征,故也排除羊瓜藤在江西有部分的报道。此外,作者认为依据叶形以及花丝联合程度区分钝药野木瓜S. leucantha和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分种过细,建议将钝药野木瓜S. leucantha并入倒卵叶野木瓜S. obovata中,同样,黄蜡果S. brachyanthera和西南野木瓜S.cavalerieana除了器官大小有差异,其他并无明显的区别,故也建议将黄蜡果S. brachyanthera并入西南野木瓜S. cavalerieana中作为异名处理,这与最近的木通科植物修订结果一致[14]。综上江西木通科药用植物共计5属11种3亚种,占全国木通科总属数的83.3%,总种数(包括亚种)的32.6%。木通科植物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该研究为未来人们对江西木通科植物的利用提供了方便。
在地理分布上,江西木通科植物多分布于省内各大山脉,如省东北方向的怀玉山脉、沿赣-闽省界的武夷山脉、盘亘于赣粤之间的大庾岭、九连山脉以及武功山等,中部地区种类较少,只有三叶木通A. trifoliata、白木通A. trifoliatasubsp.Australis、野木瓜S. chinensis等全省广布种分布。这种情况除了与实际分布相关外,还与采集偏好有关,以往的采集往往围绕保护区和各大山脉进行,因为这些地区的标本较多,而平原和中部低山丘陵区则较为稀少开展采集活动,所积累标本也较少[15]。江西中部地区木通科标本量较少也符合上述规律。可见为了摸清江西木通科的本底数据,消除采集死角,增大采集力度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