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鹏 张颜波 高 敏 何喜英 牛敬忠 周 立
1.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山东泰安 271000;2.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山东泰安 271000
病毒性脑炎是各种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是儿科常见病。其辅助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等[1-2]。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不作为病毒性脑炎的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不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脑电图检查做为一种无创检查,易于患者和家属接受,成为病毒性脑炎的常用辅助检查,但现有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征较为笼统,故对2013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电图结果的多个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病毒性脑炎常规脑电图的详细特征。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经儿科医师确认[1]的病例共121例。根据不同年龄脑电图特点,分为3岁组18例、4岁组25例、5~6岁组30例、7~9岁组21例、10~14岁组27例。入组标准:(1)患儿均有前驱期感染、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肌痛、咽喉痛、全身不适等症状;(2)以急性,亚急性起病;(3)患儿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检查正常或白细胞轻度增高,以单核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和蛋白正常;(4)抗病毒治疗有效。除外患有脑外伤、脑肿瘤、癫痫、多发性硬化、脑积水、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其他类型颅内感染、全身性疾病累及颅内者。选择与病例组年龄相同病例数相等的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3岁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对比结果[n(%),n=17]
1.2.1 主要研究工具 日本光电9200k数字化脑电图机;日本光电EEG9000脑电图分析软件
1.2.2 脑电图分析 所有病例均于入院当天行脑电图检查,按照国际10/20标准系统安放头皮电极[3],走纸速度3cm/s,时间常数0.3s,高频滤波60Hz[4],采用16导联单极导联描记,每位患者描记时间≤15min,电极阻抗<5千欧姆[5]。
根据刘晓燕教授[6]第二版《临床脑电图学》,由取得ASEPA脑电图资格认证的脑电图医师获取脑电图基本节律、基本节律波幅、调节调幅、慢波类型、慢波波幅、慢波数量、慢波出现形式、异常放电、脑电图结论9个指标。清醒安静闭眼状态下,后头部出现基本节律,一般在枕区电压最高。波幅按照小儿脑电图波幅分级,低波幅<50μ ν,中等波幅50 ~ 150μ ν,高波幅 150 ~ 300μ ν,极高波幅>300μ ν。慢波类型主要包括δ频带0.3~3.5Hz、θ频带4~7.5Hz。慢波出现形式主要包括散发、阵发等。异常放电主要包括尖波、棘波、多棘波、棘节律、尖慢复合波、棘慢复合波、多棘慢复合波等。按照小儿脑电图诊断参考标准诊断为正常范围脑电图、界线性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表2 4岁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对比结果[n(%),n=25]
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病毒性脑炎组9个指标与正常组9个指标相比较,病毒性脑炎组较正常组调节调幅差、δ波增多、慢波波幅增高、慢波数量增多、阵发性慢波增多、脑电图结论异常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基本节律、基本节律波幅、有无异常放电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病毒性脑炎组9个指标与正常组9个指标相比较,病毒性脑炎组较正常组基本节律减慢、调节调幅差、慢波波幅增高、慢波数量增多、阵发性慢波增多、脑电图结论异常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基本节律波幅、慢波类型、有无异常放电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病毒性脑炎组9个指标与正常组9个指标相比较,病毒性脑炎组较正常组基本节律减慢、调节调幅差、δ波增多、慢波数量增多、阵发性慢波增多、脑电图结论异常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基本节律波幅、慢波波幅、异常放电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5~6岁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对比结果[n(%),n=30]
病毒性脑炎组9个指标与正常组9个指标相比较,病毒性脑炎组较正常组调节调幅差、慢波波幅增高、慢波数量增多、阵发性慢波增多、脑电图结论异常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基本节律、基本节律波幅、慢波类型、有无异常放电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病毒性脑炎组9个指标与正常组9个指标相比较,病毒性脑炎组较正常组基本节律减慢、基本节律波幅降低、调节调幅差、δ波θ波增多、慢波波幅增高、慢波数量增多、阵发性慢波增多、脑电图结论异常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有无异常放电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通过对2013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14岁病毒性脑炎患儿共121例的脑电图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见表6。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病毒入侵破坏脑组织及机体对病毒抗原发生强烈免疫反应导致的脑组织损害。病毒性脑炎辅助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脑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等。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测不作为病毒性脑炎的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不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脑电图检查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7-8],且可用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9]。鉴于脑电图的无创性、易于操作和价格偏低,脑电图被广泛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辅助检查中。国内外关于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表现的研究很多,但多是笼统的描述,本文拟对不同年龄阶段病毒性脑炎患儿和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的脑电图特征进行对比,获取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详细脑电图特征。
脑电图是脑生物电活动的检查技术,通过测定自发的有节律的生物电活动以了解脑功能状态[10]。病毒性脑炎脑电图检查主要测量分析基本节律、基本节律波幅、调节调幅、慢波类型、慢波波幅、慢波数量、慢波出现形式、异常放电,得出脑电图结论。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病毒性脑炎患儿和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的脑电图特征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各年龄段均表现为调节调幅差、慢波增多、慢波呈阵发性出现、脑电图结论异常。多数年龄段慢波波幅表现为高波幅和极高波幅。国内研究[11-15]结果显示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率极高,且敏感性高于颅脑磁共振、头CT及脑脊液检查。这与我们结果中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结论异常相符。
表4 7~9岁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对比结果[n(%),n=21]
小儿脑电图出现以下情况属于异常[6]:基本节律慢化;脑波分布无正常部位差别;两半球对应区域明显持续不对称;广泛或限局的持续慢波活动;出现高度节律紊乱、爆发-抑制、低电压或电静息;睡眠周期或睡眠结构异常;诱发出棘慢复合波或尖慢复合波;出现各种异常阵发活动。通过研究结果我们认为病毒性脑炎异常脑电图结论主要与诊断标准中持续性慢波活动相关,表现为慢波增多并呈阵发性出现。在研究结果中4岁年龄段、5~6岁年龄段和10~14岁年龄段也表现为基本节律慢化,这与异常诊断标准中基本节律慢化相符,但在其余两组比较中,未获得统计学上明显差异。推测可能与入组病例样本过少有关。在原始数据中,5~6岁年龄段和7~9岁年龄段各出现1例异常放电病例,与异常诊断标准中出现棘慢复合波或尖慢复合波相符,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说明异常放电存在于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表现,但不是主要表现。
表5 10~14岁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特点对比结果[n(%),n=27]
表6 不同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指标特点汇总
在我们的研究中,各年龄段病毒性脑炎均出现脑电图调节调幅差。在小儿脑电图诊断参考标准中[6],具有下列一项表现时为界线性脑电图:脑波频率轻度落后于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慢波轻度增多,调节调幅不良;出现少量不典型棘波、尖波或出现较多临床意义不确定的波形。由于界线性脑电图可以为正常变异,也可见于轻度功能障碍的小儿,临床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所以当具备病毒性脑炎症状的患儿脑电图结论为界线性脑电图,我们需要重点观察脑电图描述中患儿脑电图调节调幅情况。
调节指脑电图的频率调节,反应脑电活动的规律性。调幅指脑波波幅变化规律,反应脑波活动的稳定性。在病理基础上,慢波是最常见的非特异性异常脑波。异常慢波一般波幅较高[6]。通过研究我们推测,病毒性脑炎在发病初期对脑功能产生轻度损伤,脑电图出现调节调幅差,呈界线性脑电图,随着脑功能的进一步损伤,脑电图出现慢波性异常,表现为慢波增多并呈阵发性出现及基本节律慢化,慢波多呈高波幅和极高波幅。
鉴于本研究样本数过少,只有4岁年龄段、5~6岁年龄段和10~14岁年龄段表现为基本节律慢化。但通过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以提示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中,除脑电图结论异常外,调节调幅差、慢波增多并呈阵发性出现同样具有辅助诊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