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尹邦明
穿梭于铜仁市沿河自治县沙子街道空心李果林,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沿河技术团长张绍阳三句话不离本行:“4年来我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解决空心李的贮藏和保鲜问题。”
沙子空心李是沿河自治县三大特色产业之一,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全国果菜百强地标品牌。
“空心李虽好吃,但不易储存,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张绍阳告诉记者,每年7月中下旬,由于天气炎热,成熟的李子在常温下仅能保存一两天,导致空心李鲜果销售不容乐观。
“攻克贮藏难题刻不容缓。”2013年11月底,作为铜仁学院“硕博下基层”活动首批人员的张绍阳,到沙子街道挂职的第一次调研后便下定决心。
随后两年,贵州启动“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张绍阳再次作为铜仁市科技特派员在沙子街道从事沙子空心李产业技术研究与服务。
2014年,克服重重困难后,张绍阳尝试用冰柜和冷库两种方案进行控温控湿,以达到保鲜效果。
然而,不论冰柜贮藏还是冷库应用贮藏,各试验处理果实都在贮藏两周左右就开始出现果实絮败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张绍阳从果实成熟度、氯化钙浓度、间歇升温及套保鲜袋等各方面着手,继续利用冰柜控温控湿对已获得贮藏保鲜方案进行调整,找到了贮藏果实絮败解决方法。
如今,通过控制采摘成熟度、贮藏温度等手段,沙子空心李的贮藏时间延长至50天左右。“没有想到,与空心李这场‘保鲜之战’一打就是4年。”张绍阳笑道。
目前,沿河栽培空心李总面积已超过8万亩,投产果园接近4万亩,年产鲜果总量约2.5万吨,产值2亿元,带动全县近10万人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