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嫂故里行

2018-11-17 17:21□张
山东人大工作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故里沂蒙朝阳

□张 力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映朝阳。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愿亲人早日养好伤,为人民求解放重返前方。”芭蕾舞剧《沂蒙颂》中讲述的红嫂故事,就发生在沂水县院东头镇的桃棵子村。

一个晴朗的秋日,我怀着深深的敬意走进红嫂祖秀莲故里。

祖秀莲(1911—1977),生于沂水县杏墩子村,后嫁到院东头镇桃棵子村,较早就接受革命思想,爱党爱国拥军,积极参加妇女救国会和抗日支前活动。1941年农历九月,日本侵略军对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侦察参谋郭伍士执行侦察任务时,在桃棵子村山下身负重伤,祖秀莲发现后把他救回藏在一个石洞里,喂饭喂药,悉心照料。为了给郭伍士补养身子,祖秀莲宰杀了家中唯一的母鸡为他熬汤。一个多月后,郭伍士的伤情好转,被转移到八路军医院。

1947年,郭伍士复员没回山西老家,而是在沂南县隋家店子落户成家。为报答当年的救命之恩,郭伍士多方打听,几经周转,终于在1956年找到桃棵子村,见到了祖秀莲。1958年春,郭伍士一家搬进桃棵子村安家落户,与祖秀莲以母子相称,终身伺候侍奉,为其养老送终,演绎了一段至情至深的母子情。

桃棵子村四面环山,新修的柏油路直通村中,十分便利。红红的瓦房,青石的院墙,层层的梯田,百年的柿子树,构成了山村特有的优美。芭蕾舞剧《沂蒙颂》剧组40余人曾在这里体验生活,该剧首演式也在这里举行。

作为红嫂故里,桃棵子村被列为首批山东省传统村落,依托红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发展起乡村旅游。2000多米步行道将沂蒙红嫂展览馆、公社记忆大院、游客服务中心、红嫂墓之间串联起来,一个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民俗旅游区颇具规模。

立在红嫂祖秀莲塑像前,深深地鞠上一躬,向这位伟大的女性献上最崇高的敬意。我知道,红嫂作为战争年代沂蒙山区广大妇女拥军支前的光辉群体形象,有名字的就有120多名。据记载,战争年代沂蒙妇女共做军鞋315万双,做军衣122万件,碾米磨面烙煎饼11716万斤,动员参军39万人,救护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真正算得上村村有红嫂。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沂水县朝阳官庄有一位妇女叫王步荣,因丈夫姓彭,人称彭大娘,是村妇救会会长,丈夫早年病故。她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为了打鬼子,从1938年到1943年,她先后把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送到抗日前线。当时的《大众日报》曾这样写道:“朝阳官庄彭大娘,拥军工作做得强,母送子来妻送郎,四儿一女上前方。”后来,二儿子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更让后人感动的是,红嫂们虽然人人有功,却没有一个去争名夺利,更没有向政府提条件、要待遇、要地位;她们有的手里有当年军队和政府打下的欠条,事后却没有一个去索还;她们绝大多数生活在偏僻的农村,简朴一生,却保持着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告别桃棵子村,回 红嫂故居,我禁不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那惨烈悲壮、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老百姓为什么会全心全意、舍生忘死地拥护共产党、保护共产党?为什么会倾其所有、义无反顾地支持革命战争、支援革命战争?为什么会“最后一碗米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也要送战场”?党和群众为什么能够紧密地形成那种水乳交融、血肉相联的鱼水深情?军队和人民为什么能够牢固地筑起那生死与共、浴血杀敌的钢铁长城?那是因为——党把人民当亲人,人民和党心连心!

让人欣慰的是,如今沂蒙红嫂这个称呼和形象已经走出沂蒙,走向全国,深入人心,历史没有忘记她们,祖国没有忘记她们。

沂蒙红嫂,让我们把赞歌献给您!

猜你喜欢
故里沂蒙朝阳
侨眼看家乡:回得去的故里,忘不掉的乡愁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迎朝阳
阮春黎 迎着朝阳,一直跑
探访林语堂故里
不许耍赖
歌剧《包青天》“诞生”在故里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北巷花熏,故里草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