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延
摘 要: 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度和活跃度最高的群体。本文分析新媒体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探讨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学习新媒体知识、更新思政教育理念;依托新媒体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研究新媒体变化、加强思政队伍建设;紧跟新媒体步伐、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完善新媒体监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路径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路径
媒体是人群中传递信息的载体,如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代的快速发展,手机媒体、声像媒体、电脑媒体、网络媒体及相应的软件系统构成了传递信息新媒体。新媒体具有多功能、快速度、高效率和生动形象、声像兼备、灵活多样和超时空特点,以及综合性、虚拟性、互动性、隐匿性等特征。进入21世纪,新媒体广泛应用、日趋普及,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有效促进经济与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的变革和创新。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应用新媒体的网民达八亿人。其中,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新媒体具有先进性的技术,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则是鱼龙混杂、良莠并存,不良信息的传播会给人们带来思想观念谬误。为此,要求新媒体必须适应新时代要求,传播正能量信息,给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大学生以正向启迪与引导。因此,深入探讨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成为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1.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理应率先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青年中较为优秀的群体,是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人才资源,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发挥新媒体正能量作用,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排除干扰、坚定正确的信仰,激励大学生从新媒体中接受正向教育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道德遵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努力成就自己精彩的人生。
3.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未来公民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的文化软实力。总之,在中国砥砺前行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动力之源。
二、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1.教育观念有待更新。当前,随着新媒体运用的深入、广泛和普及,我国教育大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目前部分高校教育者的教育理念还未与时俱进,表现在对新媒体特点和优势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清楚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态度及依赖程度,导致教育主体的旧有观念未能及时改变,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动性不够,意识不强,未能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机遇。
2.教育媒体有待提升。选择合适的教育媒体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一环。先进多样的教育媒体运用可使教育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使接受度和推广度大大提高。当前部分高校课堂停留在教师通过传统媒体,如教材、黑板等非电子媒介进行,教师一支粉笔,一本书,一份教案,对大学生传授相关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随着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新的载体,比如平板电脑、网络平台、在线数据库等,主动让课堂教学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3.教育引导亟待加强。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挑战性表现在:新媒体使教育环境日趋复杂,传播信息的复杂化加大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难度。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阶段,阅历不够丰富,思想观念不够成熟,没有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面对新媒体中碎片化、多样化、良莠并存的价值观信息时,一些大学生难以做出清晰、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1]。为此,高校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新媒体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分析
1.学习新媒体知识,更新思政教育理念。要认真学习《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10)》《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战略抉择,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理念,主动落实于教育行动。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才培养,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教育者要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新媒体特质,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运用新媒体技术,改变以往教育方式。高校教育者要善于思考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主动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学习和掌握新媒体技术,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大胆改革、不断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形成网上网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同时,高校教育者要主动跟踪“热点”,敢于介入“难点”,及时发现“闪光点”,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3.研究新媒体变化,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当前,新媒体技术还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这对高校思政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思政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驾驭新媒体知识和技术的能力,才能在课堂上克服“填鸭式”等形式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才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手段和载体,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感染力。高校要重视和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媒体知识培训,提高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力,确保思政教师在第一时间快速了解国外内时事政治,能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交流,引导大学生从新媒体中了解更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效果。
4.紧跟新媒体步伐,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新媒体时代,高校教育者必须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强化主体意识,积极探索在新媒体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要让课堂教学增强趣味性,让课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大学生主动加强对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方式的利用等。要带头运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既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又引导大学生联系实际自我教育,学会在情景中悟道,在活动中导行,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递的主旋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把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课程教育体系,融入平时教学过程中,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和价值取向能力。
5.完善新媒体监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新媒体时代拥有海量信息,急需用新媒体技术消除消极因素,弘扬正能量,创造干净的新媒体虚拟空间。为此,建议政府尽快对新媒体管理予以立法,及时将新媒体的相关法律法规纳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使新媒体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其发展朝着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对人力、技术、资金上的投入,更新媒体硬软件系统设备,升级新媒体安全技术,对新媒体上存在的漏洞进行修复,防止黑客及病毒的侵入,提高抵御侵害的能力[2]。要重视校园新媒体阵地建设,提高大学生认同度。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讲好中国大学生故事,传播好中国大学生的声音,构建和谐健康、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校园网络文化,努力打造一个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的新媒体平台,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和参与度[3],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
参考文献:
[1]康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7).
[2]谭金霞.新媒体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5.
[3]周怡帆.新媒体传播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今传媒,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