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睿
鞋,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远古年代人们用兽皮裹足,到今天繁花似锦的各种鞋式,走过漫长发展的路程。鞋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饰穿着上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因地域、气候、民族不同,加之政治经济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通过历代人们的智慧不断地发展创新,随心所欲地生产出成千上万个花色品种来。那些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花样繁多的一双双鞋子,无不充满着美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欣赏它、研究它。
鞋子产生的渊源——把双脚包裹起来以利于走路。在原始的石器时代,受限于生产力的落后,人们用锋利的石器在兽皮边缘砸出小孔,再用细条把兽皮包裹在脚上,因此而得名的“裹脚皮”,名称虽然不太雅,却是相当直观。虽然,裹脚皮还谈不上什么鞋的形制,但的确是最早的鞋的雏形。
两千年前的顶级户外鞋
首先,看一个很“理工科”的问题:构成鞋子的最基本的构件是什么?答案是鞋帮和鞋底。正是有了帮底组合,裹脚皮才迈向了形成鞋子完整规制的第一步。古代称鞋帮为鞔,《说文解字注》:“鞔,履空也。”履空即鞋帮,鞋帮的作用是使鞋子成型,而鞋底作为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更大程度上决定了鞋子的质量和舒适度。
提到赫赫有名的兵马俑,想必没有人会感到陌生,跪射俑更是其中的精品。跪射俑身披铠甲,左腿曲蹲,右膝跪地,身体略微左侧偏转,双手置于身体的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每个人能从中清晰地感受到秦代士兵的咄咄英气。但有一个细节,却不太引人注目,那就是鞋底。右膝着地后,右脚鞋底几乎垂直朝外,让人一览无余。
只见鞋底表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清晰而有规则的点状花纹,实际上这便是纳鞋底的针脚,类似于今天制作布鞋时对鞋底的处理。仔细看鞋底,位置不同,针脚的疏密也不太一样。鞋尖处阵脚细密,这样可以保证耐磨性;中间部位,因为并非主要的着力点,所以针脚较为稀疏,从而增加了舒适性;到了最易磨损的鞋跟部位,复又密集起来,同时增强耐磨性和对地面的附着力。脚蹬这样一双鞋子,行军打仗自不在话下,若是户外行走,也十分有利,无怪乎被称作“两千年前的顶级户外鞋”。
在吉林集安的高句丽墓葬中,曾考古出土了十多件鎏金铜钉鞋履。它们形制大体一致,特点就在于鞋底有22~35个不等的长短各异的鞋钉。东北的冬天十分漫长,茫茫冰天雪地之中,这些鞋钉恰可起到登山防滑的作用,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千变履头,翘几许
一袭华美的长裙,是古今女性出席重要场合时的一致选择。但见长裙曳地,莲步姗姗,袅娜聘婷,秀色可餐。不料画风突变……一个不慎便会踩到自己的裙子上,趔趄踉跄尚是小事,更有甚者还会走光,有道是“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别笑,这种事情常有发生,总能成为娱乐新闻中女星的黑点。但这种切肤之痛大概是今人的“专利”,古人早早地便避免了这种尴尬的发生,诀窍就在那翘起来的履(鞋)头。
现存的唐代壁画或画作中,仕女图中那高高翘起的履头,总是惹人注意。长长的裙摆垂至地上,然后被翘起的履头承接托住,从而防止行走时踩踏到裙子进而跌倒。若是前方碰有异物,鞋翘也能提前预警,避免受伤。同时,鞋翘与鞋底相接,而鞋底的牢度大大优于鞋面,于是使鞋饰寿命得到延长。
要说鞋履款式变化之丰富,却以鞋头最为显著。这也容易理解,毕竟鞋头是暴露在外直接與人面对的部位,所以在鞋头上大做文章,极尽装饰之能事。出现在史料和实物中的鞋头样式,就有圆头、方头、歧头、翘头、小头、虎头、凤头等多种。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鞋尖就已经开始上翘,是后世层出不穷的翘头履的先声。五代马缟著《中华古今注》中,在鞋子条下写道:“(东晋)即有凤头之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笏头履、分梢履、立凤履,又有五色云霞履。”到了唐代,翘头履盛行至顶峰,曾经出现在南朝刘宋的重台履,在唐代更是广为流行。重台,意思是在原履头上再加一块履头,重叠数层,或方或尖,或云形,或花状。吴道子绘《送子天王图》、阿斯塔那唐代墓葬的舞女绢画等,都出现了重台履。
高翘的履头提供了足够修饰的空间,但也造成了不小的浪费,在一度举国风靡的奢华风气下,更是被装饰得无以复加。唐文宗为了制止这种风气,提倡节俭改革。由此,丰富绚烂的千变履头,随着盛唐气象的消散,也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靴子 从胡服到常服
很长时间以来,靴子一直都是少数民族的专属鞋种。直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靴子才被引进来。《中华古今注》记道:“靴者,盖古西胡也。昔赵武灵王好胡服,常服之。”与传统的履相比,靴子显然更适合骑乘:靴筒较高,利于小腿部位的保暖;减轻腿部和马接触时的摩擦;裤脚塞入靴筒中,行动更为便捷。也因此,靴子引入中原后,一般多用于军旅。在民间,北地居民也常着靴以御寒。
诗人李白在唐玄宗的宴会上狂放饮酒,大醉,“使高力士脱靴”。这个故事人们已然耳熟能详。可见在唐代,靴子成了宴会礼服的标配。从军鞋到常服,靴子完成了华丽转身。
隋代起,靴子正式称为官吏的常服之一。《新唐书》记载,隋文帝听朝之服,以赭黄文绫袍、乌纱帽、折上巾、六合靴,与贵臣通服。这里面出现了有关靴子的一个新名词:六合靴。六合,是说靴子由六块皮料缝合而成,寓“东、西、南、北、天、地”六合之意。
穿着靴子提供了很多便利,而在唐代,更有几分妙处。“柘枝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入绛帷”、“移步锦靴空绰约,迎风绣帽动飘瓯”,西域舞蹈传人中国,蛮靴、锦靴等各类靴子是舞者的标配。
到了明清,皂靴成为标准服饰。清人赵翼《陔余丛考》载:“洪武初定制,朝服、祭服皆白袜黑履,惟公服则用皂靴。”在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描写里多有和皂靴有关的文字。普通的侍从、武弁,所穿的靴子是一种薄底短靴,因便于行走,也称快靴。
草鞋 贫富皆由它
古人制作鞋子,取材自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皮靴、木屐、丝履、布鞋,从名字就可以看到鞋子的材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泛的草本类植物,为鞋子家族提供了一朵“奇葩”——草鞋。它可以简陋粗鄙,也可以精美绝伦;它是穷人无奈的选择,也是富贵人家的优游休闲物。
“草鞋”是今人谈到这类鞋子时的一个俗称,而在古代,它有不同称谓。其中有一个很是特别——“不借”。怎么来的?因为草鞋轻贱易得,人人皆有,所以不需要借。汉室后代皇叔刘备,曾沦落到以卖草鞋、草席为生,被曹操嘲讽为“贩履小儿”。不过,在卖鞋出身的帝王名册上,刘备并不孤独,南朝刘宋武帝刘裕也曾是个卖鞋的小贩。《释名》记载:“屣,草履也……”屣,是草鞋的一个特称,而制作草鞋之草种类不一,因之就产生了“芒鞋”、“蒲鞋”、“麻鞋”等称谓。
唐代刘章有诗《咏蒲鞋》:“吴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样新。才自绣窗离玉指,便随罗袜上香尘。石榴裙下从容久,玳瑁筵前整顿频。今日高楼鸳瓦上,不知抛掷是何人。”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里,韩熙载袒腹盘坐在椅子上,下面就有一双白色蒲鞋。提到芒鞋——用芒茎外皮编织而成,相信人们会很快联想到苏东坡的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其实不独苏轼,类似旨趣的还有唐人张祜“朗吟挥竹拂,高揖曳芒鞋”,清人“芒鞋款步,飒沓入清听”。草鞋成本低廉,与官员常服中的靴履相比,更代表一种平民圈一民生活,因此也成为了不少失意文人寄托情怀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