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芯
《延禧攻略》无疑是今年最火的热播剧之一,除了剧情与剧中人物的话题热度高居不下,其中展现的中国传统美学也颇受关注。剧中除了考究用心的清宫布景、古典素雅的色调外,还有不少传统文化元素:珍宝画作、刺绣、昆曲、缂丝、绒花、打树花……透过荧屏观众可以真切感受到一份古典美。
書画典藏:穿越到故宫
《延禧攻略》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学史热”。精致的构图、精美的珍宝画作,仿佛让人一秒穿越到了故宫。
于细微处遇见美好,从王羲之的书法《快雪时晴帖》到王希孟的巨作《千里江山图》,剧中都有体现。历史上,乾隆是个挺“文艺”的皇帝,《延禧攻略》中,聂远饰演的乾隆帝收到了来自高贵妃进献的《快雪时晴帖》,乾隆将其奉为至宝,并专门为它建了一座“三希堂”。据统计,这幅《快雪时晴帖》上一共被乾隆盖了170多处印章,历史上乾隆一生酷爱盖章,剧中无论是道具还是情节都将其这一爱好融入其中,以至于不少网友在看到印章时便调侃这是“名画贬值现场”。
昆曲、打树花:古老的文艺节目
《延禧攻略》中,高贵妃唱着《长生殿》里的《埋玉》跟乾隆告别,此时画外响起她最爱的《贵妃醉酒》,如她所说:“此生皆醉在戏中,从未醒来。”不管是《贵妃醉酒》还是西暖阁上的绝唱,都可以领略到昆曲的华丽婉转、袅娜情深。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昆剧折子戏最盛。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另外,《延禧攻略》中还可以看到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技艺,所谓“打树花”是指将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成万朵火花。这也是首部将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带到观众视野的影视作品。李白曾有“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诗句赞美古代工人冶炼的盛景,因此在《延禧攻略》中“打树花”被称作“万紫千红”,是高贵妃为了取悦太后而精心准备的节目。
刺绣、缂丝、绒花:精妙绝伦的传统手工
女主角魏璎珞初入宫,在绣坊任宫女。《延禧攻略》用大篇幅、多细节展示了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绳绣、珠绣、圈金等多种刺绣工艺包含其中。此外,锦州满族民间刺绣在剧中也有体现。魏璎珞用满绣技法绣云霞,“红霞蓝天,相映成趣”,折服了绣坊上下。据悉,满绣是指整幅作品均以绣线铺满,不留空隙。一幅满绣作品,从设计到一针一针完成,短则一月,长则需耗时数月。
剧中的扇子和服饰都用到了缂丝工艺。作为从宋朝以来皇家的御用织物之一,缂丝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清宫织绣类团扇以缂丝最为精美,如太后的团扇,仿制了清朝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高贵人的扇子,仿制了清朝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
而富察皇后头上佩戴的绒花,其实也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在唐代甚至被列为皇室贡品,而且在康熙、乾隆年间达到了鼎盛,而且鉴于其与“荣华”谐音,所以有吉祥祝福之意,备受后宫佳丽喜爱。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精美的手工作品配上考究的细节,让古典美再次焕发了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