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娇
1985年11月28日,是李国勇夫妻俩难忘的一天,因为家里添了一个“大块头”——熊猫牌18英寸彩色电视机,不带遥控器,只能接收8个台,虽然与家里的摆设明显格格不入,不过这也让二人高兴了好一阵。“一到家中放电视时,周围邻居都会涌进屋一起观看,感觉就像放露天电影。”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机是奢侈品,李国勇托同事关系才拿到1380元的价格,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73元,外加5元奖金,与妻子攒了近两年终于如愿以偿。
现在,一台国产55英寸4K高清智能液晶电视机的价格在2500元左右,并且可以享受3期分期免息的优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的购买力和消费欲都被逐步释放,再贵的产品也能有实现购买的方式,这些年大家称之为消费金融。
市场快速二八分流
2017年,以互联网消费金融为主的市场增速迅猛,进入10万亿元量级,一边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企业掀起海外上市狂潮,另一边是监管政策的不断加码,很多非持牌底层机构垂死挣扎。行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分化,呈现马太效应。新的一年挑战继续,被掐住了咽喉的大量底层平台,会是什么景象?前头部队是否会继续高歌猛进?
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了《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8)》,披露了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数据:19家有数据显示的消费金融公司中,5家公司2017年亏损,不过行业龙头企业却赚得盆满钵满。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迎来了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消费金融乘风而上。”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金融产业爆发在宏观层面的机遇风口,从产业层面看,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化使得数据沉淀成为可能,为大数据风控等新技术创造了土壤,进而打开了消费金融的业务空间,直接催生了消费金融的风口。
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可见一些正规的消费金融机构业务没有受到多大波及,反而迎来了发展的曙光。但消费金融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客观存在,大部分机构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2016年从盈利转向亏损的北银消费金融,累计亏损达14亿元,而这,已经是北银消费金融连续亏损的第3年。其中亏损最多的为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公司,该公司净利润为-8100万元,总资产为18.5亿元,在其官网介绍中,截至2017年12月,该公司自营贷款余额超过10亿元。
可见,消费金融行业的分化一直在持续,而造成部分企业亏损的原因不尽相同。
网贷之家高级研究员张叶霞告诉《经济》记者,消费金融机构冰与火的处境主要与股东实力资源、发展战略模式、客群资源渠道等方面有关。“都说‘爱哭的孩子有糖吃,这句话在市场实则是残酷的,逻辑上经不起推敲。”张叶霞表示,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凭借丰富的资金来源、强大的获客能力以及良好的风控水平在行业内具备明显优势,其盈利能力也较强。相反,行业中倒下的平台自然少了些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
2018年消费金融规模增长的速度拐点向下,行业降温得到越来越多的业绩数据确认。此外众多消费金融公司规模增速下滑,不仅是个人消费贷款行业的整体现象,还有内部激烈的竞争原因。
消费金融江湖混战仍在继续,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消费金融头部机构、小贷公司、P2P平台都在倾尽全力,殊不知还有强劲对手——商业银行在后蓄势待发。
与银行消费贷规模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2017年8月,微众银行的“微粒贷”贷款余额就已超1000亿元,而消费金融公司贷款余额目前最大的也仅处于百亿元量级。如何突出优势成为消费金融行业人士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风险化解进行时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5年,中国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突破千亿元。
万亿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吸引各大机构进入这一领域,蓝海正在被染红,除了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大型电商平台和部分网贷平台也纷纷“杀入”这一领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监管来临,“大步快走”式发展衍生出的众多问题,也是目前行业致力化解的目标。
“看起来行业很红火,但实际上消费金融挑战不容忽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宣晓影向《经济》记者谈道,国际上,消费金融体制已有400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国的消费金融更像是政策催熟的结果,恰好赶上了经济发展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期,外部条件吻合,当积累多年的金融需求被激活,实体经济却不能得到有效补给,消费金融机构过于追求规模,业务未能下沉,因此形成各方参与的热闹场景,实则风险如影随形。
张叶霞表示,目前消费金融市场存在着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完善、资金端来源有限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三大阻碍。
我國个人征信系统信息主要分散于金融机构、司法、工商、税务、公用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各类信用数据,并以商业银行为主,但这些机构信用数据并未实现整合和共享。张叶霞谈道,消费金融公司除了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可以将信息对接央行征信系统,绝大部分尚未与央行征信系统对接,也因此借款人违约成本低,“多头借贷”“恶意骗贷”等现象屡禁不止。
监管之后,“资金荒”危机加速蔓延,消费金融平台的生存空间被逐渐缩小,最大资金来源的银行首先放弃了合作,成为压垮平台的第一根稻草。
为了满足监管的需求,增加放贷规模,做好充足的资金储备,自2017年末以来,许多消费金融机构纷纷开启了增资行动。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计发现,在系统中可查到的22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有6家今年完成增资,22家公司总注册资本金近年来已经增加了近40%。
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自有资金、向股东或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款、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券和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放贷等方式,中小平台大概只有羡慕的份。“不过持牌系机构往往是有杠杆率要求,并且资产证券化和发行金融债券的审批也较为严格,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金融机构的深度发展。”张叶霞这样表示。
回到最初的玩法
如今消费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广阔,但是在经历了野蛮生长后,走向合规是这个行业面临的迫切要求,还留在市场上的消费金融机构在享受龙头红利的同时,面临着较大的管理压力。
监管细则不断落地,为了跨越合规这道门槛,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大规模向金融科技公司转型,积极拥抱监管,服务传统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金融的监管时代,合规、场景和技术是不变的话题。
今年年初,中小消费金融机构展现出较大的“求生欲”,主动向中小银行寻求合作的风控技术输出平台大量增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实力等因素,真正实现合作落地的却是屈指可数。
正如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曾强调的,消费金融创新发展的关键,并不是要宣传超前消费、攀比消费,而是要做真正的普惠金融,把金融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在消费金融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一些打着“创新”旗号的乱象自然会受到加强监管。
2017年9月,多地监管部门发出通知或风险提示,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楼市的检查力度。到了年底,消费金融行业更是迎来直指现金贷、网络小贷、P2P的监管文件。
“实际上,这些监管政策已经将消费金融不合规的发展路径堵死。”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向《经济》记者表示,市场回归有序后,许多如多头借贷等不合理的产品,都被约束在了行业的大门外。“大家又回到了最初的玩法。”
在金融行业,一旦落后,就很难翻盘。为了提升平台风控能力,各消费金融机构开始心照不宣地加大科研投入。但在王蓬博看来,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消费金融企业的风控能力尚处探索阶段,基本上是“走一步看一步”,真正适合平台的业务还没被开发出来。互联网消费金融与科技的结合还没有达到预想中的高度,科技全面降低边际服务成本的愿望还没有真正达成。
“提到成本,还要讲到挖掘优质场景的热门话题。”王蓬博介绍,针对线上线下不同的获客成本,以及用户不同的金融需求,许多消费金融机构都在打造线上线下联合发展模式,全方位为用户提供服务。
现实却是互联网金融格局早已固定,线上场景的流量优势基本掌握在几大互联网巨头手里,获客成本对中小平台依旧没有优势,这对缺乏先天线上优势的从业机构是一大考验;从线下场景看,可落地的场景基本上被人占领,此时入局也并非明智之举。
未来已来
毫无疑问,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正在一步步迈向成熟,不再像从前那般简单粗暴。受访专家表示,消费金融机构的从业者,除了要做好长期的探索准备,还需要在精细化运营上下一番功夫,以适应服务群体越来越多样的消费金融趋势。
“短期来看,2016年-2017年间行业高速增长的状态难以持续。”薛洪言表示,从国际范围来看,我国居民贷款以住房贷款为主,以消费贷款衡量的杠杆率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通过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还大有可为。不过,消费金融的发展受消费观念、收入增长预期、信用环境成熟度甚至城镇化水平、人口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国家间的静态对比有失偏颇。
同时,理想状态下,消费金融的发展应该是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而2016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的过快增长带动居民杠杆率短期快速提升,并造成了特定群体的杠杆率高企、多头借贷等问题,也衍生了一系列的行业乱象,行业需要时间消化前期高速增长带来的系列问题。
尽管今年消费金融市场趋势回落,不乏还会有“城外”玩家想进来。2018年10月,纽交所上市公司唯品会与台湾上市公司富邦金控拟联合发起设立四川省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意在拓展电商金融生态圈,拿到消费金融牌照。
王蓬博表示,资本之所以依旧青睐牌照,正是由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如融资渠道更加丰富,包括境内股东存款、同业授信、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权等方式。此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能撬动10倍资金杠杆。如果公司注册资本是10亿元,拥有小贷牌照最多放23亿元贷款,而消费金融牌照则可以放出100亿元。
截至10月18日,据《经济》记者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筹建或开业,其中今年两家公司获批牌照的時间均在9月,目前排队等待批文的公司12家。
从上述还未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出资方来看,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如中信消费金融为第一家信托公司参与设立的消费金融公司,金美信是第一家两岸合资的消费金融公司。王蓬博则认为,目前监管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的审批保持在正常节奏,一般情况下,申请机构在经过半年的筹备期后,如果没有出现重大风险,批准开业的可能性很大。
此外,张叶霞认为,消费金融领域在监管大环境下依然还有发挥余地。目前除了针对持牌系消费金融公司出台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外,国内并没有针对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细则或法律文件,导致目前许多实质上从事消费金融的机构不持有牌照,游离于监管之外,行业发展环境不规范。
“未来关于消费金融监管趋势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从近期出台的消费金融相关政策文件来看,监管层对于消费金融的发展持鼓励态度,所以对于合规的消费金融机构,监管层应该不会限制其发展,而是会鼓励其发展,但对于高利贷、暴力催收的不合规平台,监管会维持高压态势。”张叶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