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趁还有人嘲笑你、批评你,接受这痛楚,像玉石迎向最锋利的刀。
让他最难堪的,是亲友们嘻嘻哈哈间的“玩笑”,像珍珠奶茶里的大颗珍珠,会梗在喉咙里,吞不下,吐不出。
他是个网络时代新青年,高中三年的学习,不管老师们如何耳提面命,他更依赖手机里的那些学习APP,宁用百词斩,也不肯常规背单词;中国家长无不视早恋为洪水猛兽,但他高二就开始网恋,两人相约“北京见”,女孩的目标是北师大,而他的目标比女孩少一个字。
谁说早恋会妨碍学习?他要用实际行动打他们的脸。
结果被打脸的,是他自己。
高考出分前一天,他还在和小女友沿着电话线卿卿我我。她说要买情侣衫,他说就靠这两身一模一样的衣服在北京高铁站相见。
然后……女孩没上成北师大。他呢,如果一定要去北京,大概只能读专科。
有一首歌叫《從头再来》,父母安慰他:“你看,马云、俞敏洪都复读过。”
亲戚们可没父母这么好言好语。表姑一听说他的分数,直接从鼻子里嗤笑出来:“我还以为是指哪考哪呢,原来是说的一出考的一出。”从亲戚们那里,他学会了不少俚话,“吃嘛嘛香,干嘛嘛不成”“心比天高,手比水潮”……亲戚们这样说的时候,多少有点儿似笑非笑,似乎是轻慢的嘲笑,又像是严厉的指责。
他问我,该怎么应对那些闲言碎语的亲戚们?
他的要求是一定得委婉巧妙,得罪长辈是不好的,他可不想被父母痛骂;但又要能一招制敌,让他们成功地闭嘴。
我看着他年轻不服气的脸孔,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夏天我游历了许多博物馆,还从馆内的小商店里淘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其中有一本口袋书叫《老兄,你老了》:“当你不小心摔了一跤,没有人哄笑,所有人都惊呼着上来搀扶你的时候——老兄,你老了。”
不知为什么,书中的这句话特别触动我。我想起了亲眼目睹过的那两次摔跤。
一次是在北京街头。红灯,一群滑板少年在斑马线上规规矩矩地等候。不一会儿红灯转绿,人们还没来得及起步,领头的滑板少年潇洒动身——“砰”一声滑板飞了出去,摔了个人仰马翻。周围行人全体爆笑,那笑声像一场嘉年华。我大概也笑了,多少有点担心:少年没摔坏吧?少年已经狼狈地爬起来,不好意思看众人,拎着滑板,一瘸一拐逃走了,跑得还挺快。
另一次是在天津街头。正是下班高峰,大家都步履匆匆,我前方一个老人却突然缓缓倒下,无声无息,就像是倒在家里的床铺上。我一呆,没反应过来,已经有人扑上去探视,更多的人摸出手机,有人打110,有人打120……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这是你一生中猝不及防的一跤,你肯定受不了他人的哄笑,但你真的想要同情救助吗?前者其实是善意的:你本不该如此,只因为愚蠢与莽撞,做了一件可笑的事。后者是更大的善意:你已经尽力了,你无法走得更远,此地就是你的极限,我们怜悯你、帮助你——你真觉得,后面那样的对待,是你想要的?
有希望才有失望,有要求才有不尽如人意。父母希望孩子成龙成凤,这是父母强烈的爱意与自信:我相信我的基因、我的教育,我一丝不苟养育出来的孩子,必定会走得比我更远更好。亲戚也是,他们从小听惯“这孩子聪明”的话,都对你很有信心。当你的表现不怎么好时,他们相信响鼓也需重锤,对晚辈说几句重话,是为了让晚辈警醒。
说你情商低,是提醒你还有许多上升的空间;说你不够努力,是看到了你发奋后的无限可能;叫你要自觉,其实是在说你被监督下表现还是不错的,但监督人最好是你自己……批评、指责乃至嘲讽,都会让人浑身上下不舒服,但也许,这样的不舒服才能给人“跳出舒适区”的动机。
很多话,也许换一种表达方式,年轻人更易接受。但是,只有婴幼儿喝的药才会掺上大量的糖浆,成年人要有一口白水咽苦药的觉悟。
所以,趁年轻,趁还有人嘲笑你、批评你,接受这痛楚,像玉石迎向最锋利的刀。被批评,实在是奢侈的幸福,代表了最大的肯定,代表了说话的人根深蒂固的信仰:“你是能做到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