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冰青
摘 要:幼儿园班级区域规划得是否科学合理,对于能否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影响重大。幼儿园班级区域规划布局需要根据教室实际、活动特点、幼儿特征等合理布局,要注意界限明确、大小有别、动静分开、按需布置、适度拓展。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区域;空间规划;区域布局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9-0029-01
区域活动是建立在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基础上的学习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合理的区域规划、宽松的活动氛围,能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需要。班级区域规划布局需要根据教室实际、活动特点、幼儿特征等合理布局,要注意界限明确、大小有别、动静分开、按需布置、适度拓展。
一、合理规划布局班级区域的意义
有一次,幼儿园安排教师中途接手一个班级,起初教师发现自己每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维持秩序和纠正幼儿行为上。于是,教师仔细观察和研究班上幼儿的各种不良行为:在地毯上搭积木的幼儿的作品常会被经过的幼儿踢倒,幼儿经常藏身在衣帽柜或寝具室里,將衣物丢得满地都是,在教室中间三排桌子上活动的幼儿常遭穿越此处的人干扰,幼儿常绕着桌子追逐打闹,各区域的材料、教具交错混杂,幼儿难以取舍和归整。教师进一步观察和思考后发现班级不合理的区域布局是造成幼儿种种不良行为的症结所在,主要表现在:班级各区域划分不明确,幼儿不知道该在何处活动;各区域间全无屏障,幼儿四处闯荡;三排桌子横在中央,不但使幼儿行动受阻,也造成许多不必要的碰撞。接下来,教师手绘了班级区域和家具摆放位置的缩略图,希望通过调整区域布局改变幼儿的这些不良行为。经过一个星期的区域调整实验,教师发现幼儿的行为真的发生了改变,幼儿们变得安静有序,既能自主探索,又能友好合作。
二、合理规划布局班级区域的策略
幼儿身心发展水平有限,还不善于自我控制,若区域设置不合理,容易分散幼儿注意力,降低区域活动质量。区域设置不仅要考虑班级实际、班级美观,更要考虑不同活动的特点和幼儿的身心特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区域界限。区域界限清晰对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采取地面分界、家具分隔、挂饰分区等方法明确各活动区的界限。地面分界就是在地面上用不同颜色的地垫及图形标记作为区域标识,能帮助幼儿快速清晰地找到相应区域;家具分隔就是利用班级内的家具把空间划分成若干区域,如活动柜、桌子、椅子、屏风等物品,都可根据活动需要进行高矮搭配、方向调整、位置移动;挂饰分区就是利用不同材质、色彩的挂饰从上往下对空间进行划分。
二是做到大小有别。不同类型的区域所需要的空间大小也不同。建构区、表演区、娃娃家等往往需要大一点的开放性的空间,如建构区大,就可以多放点玩具及器材,幼儿才会有足够大的场地做游戏,幼儿的作品才会有足够多的地方展示。而语言区、益智区、科学区等需要小巧精致的空间即可,半封闭的环境更有利于幼儿的专注与思考。
三是考虑区域性质。美国学者布朗把活动区域的性质描述为静态、动态、用水、不用水等,并大致把活动区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静态、用水,包括自然区、手工区、美工区,第二类是动态、用水,包括玩沙区、玩水区,第三类是静态、不用水,包括图书区、数学区,第四类是动态、不用水,包括音乐区、娃娃家、积木区。教师应尽量把性质类似的活动区放在相邻位置,如把需要安静氛围的图书区和以需要专心思考的数学区放在一起,把操作活动为主的积木区和娃娃家放在一起。同时,还要考虑需要用水的活动区应靠近取水处,自然区和图书区等需要明亮的光线,应靠窗户。
四是按需布置桌椅。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他们需要充分的游戏与操作空间。所以,只有在需要桌子作为游戏操作平台和游戏道具时,才有必要在区域中摆放桌子。椅子的排列也要按需调整,以音乐活动为例,举行歌唱活动时,椅子可背向窗户环成半圆型,教师需面向窗户,这样幼儿们能清楚看见教师歌唱时的口形变化。举行韵律活动时,需要将椅子紧挨活动室四壁,以空出较大场地便于幼儿舞蹈。阴雨天气不能去室外活动时,可以把椅子放到教室中间,作为幼儿体育锻炼的器械。
五是拓展区域空间。教室是幼儿游戏、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室,让幼儿有更大的空间自由快乐地成长。其一,利用墙面,增加空间。画在墙裙瓷砖上的颜料可以擦改,便于更新,所以可将教室的墙裙瓷砖作为绘画、涂鸦、撕贴等美工活动的区域,如在墙裙上用颜料画上走迷宫的图形,让幼儿在地毯上玩走迷宫游戏。还可以将一些可粘贴材料贴在墙面上进行游戏活动,如在墙面粘贴按数取物的教具,让幼儿学习数数。其二,利用窗户,展示作品。教室中的窗户玻璃面积较大,可将其用于展示幼儿的美工作品,而窗台可用于摆放幼儿们在自然角种植的盆栽植物。其三,利用吊饰,延伸教育。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室上层空间,创设立体氛围,如从教室顶面往下悬挂一些幼儿的手工作品,这样既有展示作用,又能营造温馨氛围,这是相关教育活动的一种辅助和延伸。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因此,幼儿教师应更新观念,为幼儿创设科学、合理的区域环境,使之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乐园。
参考文献:
[1]董玲.幼儿园游戏空间的中美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张剑春.幼儿园班级区域划分的基本原则[J].教育导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