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峻岭 武淑梅
[内容提要]以2017年对北京市12所高校2300余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为基础,概括分析了北京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总体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大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层面剖析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客观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从选择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两方面探索了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途径。
为了深入了解和考察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组严格遵循实践性、客观性、可测量性等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全面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实践问题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作为主要考察维度,设计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状况调查问卷”,于2017年4月在北京地区随机抽取了12所高等院校(高校样本情况见表1),并以这些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了2400份问卷,有效回收2312份,回收率为96.3%,剔除不合格作答问卷33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279份,有效率为95%(问卷回收情况见图1)。
表1 北京市高校抽样情况
课题组主要选取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的认同状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认同状况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价值思想的认同状况等多个观测点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审视和解读,以期全面描述、呈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图1 抽样学生的基本情况及占比(%)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是国家和民族的支撑。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增强价值观自信,对个人、社会、国家发展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重要性的认同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1]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发挥根本性指导作用,影响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价值诉求和行为取向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或价值目标。它是国家或社会着力倡导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标尺,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向世界展示自身长期秉承且为本国绝大多数人民所认同、接纳的根本价值观。为了考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要性、重要性的认同状况,课题组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详见图2和图3。
图2 对“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应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观点所持的态度
图3 对“当前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是否有必要”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对“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应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没有价值引领的社会发展必然是盲目和不科学的”这一观点的认同度或 “赞同度”达到94.6%(46.1%的受访学生选择“非常赞同”,48.5%的受访学生选择“基本赞同”);认为当前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有必要的为89.2%(33.7%的受访大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55.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有必要”)。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有超过1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无助于自身成长的受访大学生占比为4.9%,持“说不清楚”态度的受访大学生占比为5.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关系方面存在错误观念或模糊认知。
2.对党和国家倡导的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必要性的认同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他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2],“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等。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核心在于价值观自信。这是因为,价值观自信既是一个国家、民族在推进文化发展进程中有所依循、知所趋止、顽强进取的定力与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面对多元、多样文明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择善而纳的气度与尺度所在。为了考察大学生对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之于国家、民族发展意义的认同状况,课题组设计了“中华民族是否有必要树立起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这一问题,具体情况见图4。
图4 对“中华民族是否有必要树立起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认识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树立起自己坚定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的认同度比较高,占比达96.7%(61.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非常必要”,34.8%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必要”);认为“不必要”“完全不必要”和“说不清楚”的大学生分别占比为2.4%、0.3%和0.6%。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能够理性地认识文化及价值观自信之于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同时,课题组在对调查数据进行交叉对比分析的过程中也发现,受访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这一问题的认同度明显高于专科生;中共党员的认同度明显高于群众大学生,这说明大学生对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的认同程度与其知识储备、教育水平和政治面貌明显相关。
课题组设计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了解状况”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及相关延伸问题,以期深入观测、了解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了解状况
十八大以后,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大大改善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了解认知状况。为了深入考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理念的认知、认同状况,课题组设计了“您或您身边的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了解情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诸项内容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等7个相关问题,具体情况见图5至图11。
图5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了解情况
图5显示,有80%以上的受访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其中19.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非常了解”,61.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基本了解”。这一方面反映了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高校,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和实际需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的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党的执政理念、方针、政策是关心、肯定、支持的。同时,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还有近2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不了解”“完全不了解”或“说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4.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不了解”,1.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完全不了解”,3%的受访学生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任务依然艰巨。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12个基本理念,即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把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基本理念的认同状况,课题组要求受访大学生从3组12个理念中分别选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理念,具体情况如下:
(1)对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的认同情况
图6显示,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4个理念,按照受访大学生选择人数的多少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民主”(占比为33.7%)、“富强”(占比为28.9%)、“文明”(占比为19.3%)、“和谐”(占比为18.1%),显然受访大学生对“民主”价值理念的认同度最高。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民主意识得到了提升、民主诉求得到了增强。
图6 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认同状况
(2)对社会层面的价值理念的认同情况
为了考察大学生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目标及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课题组设计了“您对我国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态度是?”和“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即‘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诸项内容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是?”两个问题,具体情况见图7、图8。
图7 对我国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态度?
图8 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认同状况
图7显示,受访大学生对我国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持有信心的大学生占比为81%,其中,选择“充满信心”的受访大学生占比为31%,选择“较有信心”的受访大学生占比为50%。这说明大多数受访大学生对把我国建设成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持积极、乐观、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图8显示,受访大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从高到低依次是“平等”(占比为27.1%)、“公正”(占比为25.6%)、“自由”(占比为24.9%)、“法治”(占比为22.4%)。从受访大学生的选择分布来看,大学生对“平等”“公正”“自由”“法治”四个价值理念的选择占比的上下浮动较小,整体分布较均匀。这一方面反映了受访大学生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的普遍认同;另一方面也说明受访大学生的社会价值理念、价值诉求比较均衡,偏向性不明显。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有近2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没有信心”的占比为12%,选择“说不清楚”的占比为7%)对我国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持消极或模糊的态度。
(3)对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
图9 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认同状况
图9显示,受访大学生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理念的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爱国”(占比为46.8%)、“诚信”(占比为31.4%)、“敬业”(占比为14%)、“友善”(占比为7.8%)。
① 对“爱国”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
由图9可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四个价值理念中,受访大学生认同度最高的是“爱国”,占比为46.8%。这说明爱国仍然是大学生普遍认同且愿意秉承和追求的价值理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1]但是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通过行为主体的具体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出来。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爱国”价值理念的认同和践行状况,课题组又设计了三个延伸问题。
一是您对“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这一观点的看法,调研结果见图10。
图10 对“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这一观点的看法
由图10可知,87.1%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其中,38.5%的受访大学生对此问题持“完全赞同”态度,48.6%的受访大学生对此问题持“基本赞同”态度。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赞同国家利益至上的基本原则,愿意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崇尚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高尚道德境界和爱国情怀。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有12.9%的受访大学生,对“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持消极、否定态度,其中持“不赞同”态度的占比为9%,持“完全不赞同”态度的占比为1.6%,表示“不清楚”的占比为2.3%。
二是“您所理解的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课题组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山川江河”“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社会主义国家”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调查结果见图11。
图11 对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认知情况
图11显示,受访大学生对4个选项的认同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山川江河”“爱社会主义国家”,其中,前三项的选择比例较接近。这说明受访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爱山川江河、爱骨肉同胞和爱灿烂文化的认同度是较高的,且较少质疑。那么,大学生对“爱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状况又如何?课题组延伸设计了“您对当今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这一观点的态度问题,具体情况见图12。
图12显示,75.6%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其中持“非常赞同”态度的占比为27.7%,持“基本赞同”态度的占比为47.9%。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将爱国主义上升到政治层面,能够认识到爱国不仅是爱祖国的山川江河、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而且要爱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拥护祖国统一。值得关注的是,有24.4%的受访大学生对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这一观点持消极、否定态度,其中,持“不赞同”态度的占比为17%,持“完全不赞同”态度的占比为2.8%,还有4.6%的受访大学生选择“说不清楚”。
图12 对“当今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这一观点的态度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爱国”理念、意愿与爱国行动是否一致,课题组还设计了“您最有可能选择哪些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一问题,具体情况见图13。
图13 表达爱国情怀的方式
由图13可知,受访大学生对6个备选项的选择从高到低依次是:“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做好自己的事,不给国家、社会添麻烦”“认真学习,努力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贡献”“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其中,“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选择比率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说明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用理性、现实、可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② 对“诚信”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
由图9可知,在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价值理念的重要性的认同排序中,“诚信”居第二位,说明诚信也是受访大学生认同度较高的价值理念。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的认知与行动能否趋向一致?基于此问题,课题组设计了 “自己答应的事情,即便困难重重,也要信守诺言”这一问题,调研情况见图14。
图14 对“自己答应的事情,即便困难重重,也要信守诺言”这一观点的态度
图14显示,受访大学生对“自己答应的事情,即便困难重重,也要信守诺言”这一观点的赞同度高达93.5%。其中,持“完全赞同”态度的受访者占比达49.6%,选择“基本赞同”的占比为43.9%。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诚信之于国家、社会,乃至公民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意义,并愿意身体力行。
③ 对“友善”“敬业”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友善”“敬业”价值理念的关注和认同状况,课题组设计了题目:您对雷锋同志在他的日记中写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这一观点的看法,调研情况见图15。
图15 对“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这一观点的看法
图15显示,受访大学生对“友善”“敬业”价值理念的赞同度高达94.9%。其中,选择“完全赞同”的受访者占比为46.5%,选择“基本赞同”的占比为48.4%,持反对态度的占比不足4%。这说明雷锋精神所蕴含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的敬业、友爱精神,依旧是新时代大学生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品质。另外,课题组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受访研究生、本科生对“敬业”“友善”价值理念的认同度要明显高于专科生;中共党员、共青团员要高于普通群众。这说明大学生对“敬业”“友善”价值理念的认同度与其教育水平、教育程度和政治面貌具有相关性。
④ 对“法治”价值理念的认同状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22,也“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4]38。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状况,课题组设计了“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是否首先考虑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问题,调研情况见图16。
图16 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权益的认知状况
图16显示,13.1%的受访大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选择“可能不会”或“不确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仅有0.2%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一定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说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非常强,特别是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愿意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86.7%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的受访大学生中,选择“一定会”的占比为43.6%,这一数据说明,有40%以上的受访大学生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立场并不坚定、明确。
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世界联合国大会的演讲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5]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4]58-59,“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4]59。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价值的认知和认同状况,课题组设计了“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发表的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中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您对这一观点所持的态度?”这一问题,具体情况见图17。
图17 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态度
图17显示,55.2%的受访大学生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观点持“非常赞同”的态度,40.9%的受访大学生“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只有3.9%的受访大学生(其中2.2%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不赞同”,0.6%的受访大学生选择“完全不赞同”,1.1%的受访大学生选择“说不清楚”)持不赞同和模糊的态度。这说明受访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论断的认可度是非常高的。在价值多元、信息多样和文明碰撞、交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大学生,在尊重不同民族、国家独具特色的文化、文明、价值观的同时,更希望找到能够契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的人类共同价值,以解决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实现不同国家、民族、种族的共同繁荣、共同进步。大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同价值”思想的高度认同,既是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梦的实现以及中国外交战略的强烈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体现,也是对人类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期待的体现。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描述、分析,我们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受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状况,更可以分析受访大学生在认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
基于对调查数据的剖析与审视,我们认为,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总体认同状况是好的。大学生对党和国家倡导的在全社会积极培育社会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认同度非常高,均在95%以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理念,如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等,以及对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赞同和支持的比率也都在90%以上,对“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支持率也达到87.1%。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还有一定比例的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认知、错误观念及知行不统一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极少数受访大学生的爱国认知和爱国行动不统一。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对“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持不赞同、不支持和说不清楚的比率超过受访大学生总数的10%,其中持“不赞同”态度的占比为9%,持“完全不赞同”态度的占比为1.6%,表示“不清楚”的占比为2.3%,这说明新时代中国大学生作为受多元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冲击、影响的重点人群,他们思想活跃、主体意识强、个性鲜明、喜欢彰显自我,需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因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依然是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课题组在对调查数据的交叉对比中也发现,受访大学生在回答“您最可能选择如下哪些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这一问题时,选择“当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比率明显低于其他选项。这一选择结果与调查中87.1%的受访大学生认同“国家利益高于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这一基本原则的比率明显不匹配,说明部分受访大学生在爱国意识和爱国行为选择问题上存在知行不一现象。这一现象的存在,为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认同转化为情感倾向、意志品质和实际行动,这依然是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题。高校思政工作者应主动积极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力量,努力探索新时代贴近大学生生活、工作、学习实际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路径和教育方法,力避“千人一面、千书一面”的思想教育以及脱离实际的空话、套话,努力让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展露得更适宜、更充分,爱国行动实施得更主动、更合理,实现爱国思想与爱国行为的有机统一。
二是极个别受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发展愿景持消极态度。调查数据显示,有8%的受访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引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国家社会发展愿景持消极态度。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本身的消极因素以及多元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不仅冲击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观念、政治立场和政治信念。因此,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依然是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课题组在对这些调查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时发现,受访大学生中的理科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明显低于文科生,普通群众或民主党派明显低于中共党员。这说明大学生的学科性质、政治面貌、政治觉悟与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程度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结合不同类型学校及学生实际,引导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深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认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历史功绩;通过对现实的西方资本主义民主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认识以政党轮替、三权分立为主要特征的西方政治模式的弊端和局限;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工作、学习、升学、就业实际,引导大学生亲身感受社会主义社会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大学生从情感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实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而建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三是极少数受访大学生对新时期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一致性问题存在模糊、错误认知。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在“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这一问题上持“不赞同”和“说不清楚”态度的占比达24.5%。这说明部分受访大学生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知,多停留在自然意义上,即认为爱国就是爱祖国的山川江河、骨肉同胞和灿烂文化等,而对政治意义上的爱国,如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社会主义制度以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政治性内容缺乏正确认知。事实上,爱国历来就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爱国主义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6]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通过深入细致的国情、党情教育,国史、党史教育,逐步确立起青年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普遍信任和支持,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是极少数受访大学生在法治理念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知行不一现象。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在回答“当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您是否首先考虑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一问题时,13.1%的受访大学生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选择“可能不会”或者“不确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仅有0.2%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一定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说明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法治意识较强。然而课题组在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时也发现,在86.7%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的受访大学生中,选择“可能会”的人数占比是43.1%。这一数据说明,有40%以上的受访大学生在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问题上的立场是不坚定的,一旦遭遇阻力,极易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这部分学生虽然在思想观念上表现出较强的法治意识,但在实际行动中还不能完全做到法律思维优先,特别是在切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还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采取适度妥协或消极应对的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形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逐步祛除大学生在法律面前规避、退让、消极应对的情绪和心理,引导大学生学会在合理、必要的时候,自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捍卫法律尊严。这不仅是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尊重,也是对法律权威和尊严的捍卫、尊重。
五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在回答“您或您身边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了解情况”这一问题时,有近20%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不了解”“完全不了解”或“说不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4.5%的大学生选择“不了解”,1.5%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不了解”,3%的大学生选择“说不清楚”)(见图5)。这一数据提示我们,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宣传教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理论要接地气,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的办法,让总体上的‘漫灌’和因人而异的‘滴灌’结合起来”[7]。同样,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结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科特点、政治面貌、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与帮助大学生破解思想困境、理论困惑相结合,与增强大学生鉴别和防御有害意识形态的能力相统一,与大学生心理接受机制相协调,真正使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每一位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遵循。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始终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教育理念,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传播者和积极践行者,担当起大学生健康成长、价值观塑造引路人的重要职责,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部分受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遭遇思想观念的冲突或矛盾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诱发这些思想冲突和矛盾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我们既可以从大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等内因角度分析,也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外因层面剖析,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引发大学生思想观念冲突和矛盾的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其一,从社会价值观自身演变的特点来看,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应有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任何国家、民族的价值观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代的演变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一般来说,价值观的转变、更迭往往通过两种渠道,一种是“刷新式”,即新的价值观推翻或取代原有的价值观;另一种是“积淀式”,即新价值观在更大范围或更高的程度上扬弃旧价值观,并将旧价值观中的有效成分作为新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予以继承和发展,使旧价值观中的合理因素得以继承、发展、升华。当然,无论是“刷新式”的还是“积淀式”的价值观变迁,从过程上看,都包含对旧价值观的扬弃和对新价值观的认同和接纳。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任何新旧价值观的更迭、变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渐变的、逐步实现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遭遇了被解构、扬弃的历史命运。新旧价值观的更迭、变迁,多元价值观念碰撞、交织、冲突几乎贯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在与这个时代共同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有的大学生受到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价值取向和价值信条的影响,在某些具体的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象。这是青年大学生认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我们绝不能据此武断地得出当代中国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价值认同危机的结论。这是因为:任何价值观的扬弃、认同都是一个渐进、渐变的过程,既需要优良制度的保障,也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和催化。因此,循着这样的思维逻辑,我们应该很容易理解调研数据中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部分内容、理念以及对党和国家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所持的怀疑、模糊乃至错误认识等问题。建构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理性、辩证地认识和看待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二,从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层面看,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建构是受其所处国家、民族、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个人人生阅历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以及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上的认知模糊、观点错误和知行不统一的现象,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环境,与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社会关系、阅历以及青年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特点密切相关,也是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不稳定、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具体地说,受访大学生群体在学校类型、学科类别、年级层次、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人生经历、受教育模式等各不相同,使得他们接受价值观念的途径、方式、内容、程度等都存在差异,并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关内容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为了深入考察新时代影响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课题组设计了“您认为当前影响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这一问题,调研情况见图18。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受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父母老师的价值观念、周围朋友同学的价值观念。
图18 当前影响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
1.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诸多因素中,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被受访大学生列为影响其价值观念形成的首要因素。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开放、频繁交流、沟通,逐渐呈现出文明、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碰撞、交汇、融合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某些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身在经济、科技领域的发展优势,积极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科学技成果、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同时加紧向发展中国家渗透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这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为复杂的影响。致使一些大学生在崇拜、羡慕西方科学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也片面地认为西方工业化、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才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最进步的文明形式,甚至会一度陷入“全盘西化”的思想误区。加之一些大学生对价值观问题的辨识能力较弱,他们认为,喜欢消费西方商品,如电子产品(iPhone、iPad等)、饮食(MC、KFC等)、娱乐(好莱坞大片、动漫等)、服饰(牛仔裤、牛仔边沿帽等)、化妆品,就是认同西方的价值观。事实上,一个人的商品消费倾向与其价值取向绝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认真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素材,选用灵活、科学、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认识日用消费倾向与价值取向之间的本质区别,认识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区别,也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
2.父母、老师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从出生到进入学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之前,孩子的认知、情感、观念几乎全部来源于父母亲人的言传身教。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是子女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宗教信仰及其秉承的价值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从儿童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走入社会的这段时期,教师几乎全程参与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与塑造。此一时期,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情感行为取向、性格品行特征等又成为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父母老师的价值观念被大学生列为影响其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合情合理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的‘大先生’,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7]习近平总书记这里所说的“大先生”“人师”,强调教师应当努力担负起帮助学生塑造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树立科学正确价值观念的神圣使命。
3.朋辈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种影响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中,朋辈群体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也被受访大学生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朋辈群体在朝夕相处、交流频繁且平行对等的关系之中,相互之间容易建立起真挚的情感,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情感因素参加与介入的价值示范的社会导向比理论形态的价值规范的社会导向更有说服力,教育效果更明显。有学者将朋辈群体的价值观建构具体化为四个阶段:价值认同——价值传播——价值整合——价值识别。[8]所谓价值认同阶段,是指个体价值逐渐融入于、同化于朋辈群体的价值规约中,从而获得朋辈群体的接纳与认可,同时确证其隶属朋辈群体的身份,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这是朋辈群体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价值观形成产生的影响。价值传播阶段是指随着朋辈群体交往的深化、活动的频繁、感情的升华,价值观将会逐渐在群体间传播、流转,但此时的价值认同、传播还处于分散的、表象化阶段,还需要在价值整合阶段被固定、延续。价值识别阶段则主要在于完成对价值观的反复认同与强化,同时在反复认同、强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价值整合,明确价值归属。因此,若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建构起普遍而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应遵循价值认同实现的依次递进逻辑,循序渐进地消除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观认同过程中遭遇的思想冲突和价值困惑。
此外,课题组在数据分析中发现,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体也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因素。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数字为依托而兴起的新媒体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因素,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建立起了须臾不可离的密切关系。调查结果显示,约96%的受访大学生普遍认为各类媒体对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调研结果具体见图19。
图19 媒体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状况
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9]新媒体也不例外。因此,及时敏锐地把握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双重影响至关重要。客观地说,新媒体传播的信息体现了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全方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不仅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且发挥着为大学生修正错误价值观、树立正确价值观提供导向的功能和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为大学生提供各种便捷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例如,新媒体上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增加了学生区别信息优劣的难度,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接纳产生冲击。因此,深入了解新媒体的内涵、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着力发挥各类媒体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构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也应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10]174的确,任何一种价值观念的塑造和生成都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积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样,建构当代中国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认知和普遍认同,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习得、塑造、积淀和养成过程。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科学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社会力量,精心地设计和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那么对于是否应该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又是如何看的呢?为此,课题组设计了“您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群体应是?”和“您认为您周围的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态度如何?”这两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见图20和图21。
图20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群体
图21 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态度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群体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党政机关干部、青少年学生、演员明星等社会公众人物,86.5%的受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选择接受。这说明,绝大多数受访大学生在内心是认可、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此,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应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任何一种科学的价值观教育都不是盲目、被动、僵化的,而是一种以科学知识、理性认知为基础的积极主动、灵活多样的教育。它不仅依靠真挚情感、崇高精神、高尚人格的浸润,更需要科学知识、精深理论和严谨逻辑的支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10]172建构科学理性的教育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且合理的教育素材是科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任何一种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意义在于完成一种理性认知,但人民群众一般不是以一种理论思维,而是以一种价值满足的状态去完成对于某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11]。那么,我们应该选取什么样的教育素材,使其既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预期和价值诉求,又准确地向大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并赢得大学生群体的普遍认同?为此,课题组以当前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宣传和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设计了“您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哪些内容更有利于大学生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调研情况见图22。
图22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更有利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利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根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从高到低依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685人)、历史教育(1183人)、法治教育(970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951人)、形势与政策教育(878人)。因此,合理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写入教材、带进课堂、融入实践,通过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深入浅出的剖析与讲解,引导大学生在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根本方法的基础上,感悟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实现心灵深处的情感认同和思想共鸣,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12]的确,任何目标的达成、任务的实现、效果的体现都有赖于正确方法的运用。方法科学、得当,则效果明显;反之,则收效甚微,事倍功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不是抽象、空洞、僵化的说教过程,而应是一个“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感染和浸润过程。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首要前提在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主要内容的认知,缺乏基本的认知前提,大学生根本无法完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深层感悟和领会,也不可能建构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为了了解大学生一般通过什么形式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最喜欢和愿意接受的教育方式是什么,课题组设计了相应问题,调研情况见图23和图24。
图23 认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认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从高到低(根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排序)排在前3位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显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建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发挥着主渠道的关键作用。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按照选择人数的多少,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公益、志愿者、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学生了解和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多数大学生接受和认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沿用和改进传统教学的好办法、老办法,探索新媒体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办法,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是当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路径。
图24 有利于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7]同样,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也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内涵化作实际而生动的生活道理和人生智慧,并像盐一样溶解、渗透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使其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回应学习、生活以及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的思想武器。此外,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公益、志愿者、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非常喜欢和愿意参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一个个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生动鲜活具体的实践活动,将被动的思想教育、观念灌输转化为现实的理论运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真正成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引领。近些年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大改善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状况,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