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改革破浪前进

2018-11-16 01:47邱胜
当代贵州 2018年48期
关键词:贵州医疗群众

文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邱胜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通过建机制、补短板、兜底线,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今天的贵州,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筑牢教育之基力促学有所教

1985年,贵州把实现“一无两有”(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桌凳)作为教育发展突破口,加大教育投入。

到2001年,贵州实施“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带动教育全方位发展。2015年,贵州启动实施“新两基”攻坚,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一头向普及学前教育延伸,一头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延伸,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完成教育“9+3”计划,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升,启动基本普及15年教育,率先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率先为所有乡村中小学配备校医……

把教育作为拔穷根的根本之策,贵州营养改善计划把“学生餐”做成了“幸福餐”。

“以前,爸妈忙起来,经常没空做午饭,我们放学就只能吃前一天的剩饭,不像现在,天天都能在学校吃到可口的饭菜。”说到学校的营养午餐,惠水县长田小学六年级学生向梅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2012年,贵州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3404个教学点简易食堂得以建立,学生营养餐惠及1.5万所学校405万农村学生,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从2013年起,贵州省党政机关每年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发展。截至2016年,贵州连续三年压缩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行政经费的5%共12亿元,并全面完成各项“9+3”目标任务。2017年,贵州省教育支出903.51亿元,同比增长7.1%,同时实现了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建立健全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免除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学杂费。

补齐医疗“短板”确保病有所医

1992年,六盘水和清镇被列为国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1999年,贵州省拟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规划。

2001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全省逐步推开。

到2017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0.9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48.55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千方百计改善医疗卫生,让群众病有所医,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而今,贵州已实现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农村中小学校校医配备、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五个全覆盖”。

为落细落小落实医疗扶贫政策,贵州统筹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政策举措,推进医疗健康资源向基层积淀。

2011年,贵州率先在全国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7年底,全省实现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图为岑巩县幼儿园小朋友在上课。(贵州图片库供图)

为破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这一难题,贵州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分级诊疗是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真正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

走进余庆县龙溪镇叶顶村,改造后的村级卫生室成为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出村看病是个大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镇医院的医生来了,我们不出门就能看病,很方便。”家住叶顶村的何兴说。

强基提质,做优医疗服务,贵州举措有力:

遴选140个重点项目实施“百院大战”建设,总建设规模925万平方米;

全面建成乡镇卫生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全省医药监管平台、省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基础平台“五个全面建成”;

实现全省贫困人口“四重医疗保障”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效果明显;

建立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在内的多种分工协作模式,完善推进和规范城市及县域内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黔医人才计划”“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大力提升了贵州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健全保障体系实现住有所居

贵州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重中之重和“当头炮”, 改善居住条件,让贫困百姓早日实现“新房梦”。

仅2013年到2017年,全省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0.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173.6万人,减贫和搬迁人数全国最多,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

安置点成功转型为“安居乐业城”,搬迁群众感言:搬新家,就是换了个新活法。

走进铜仁大龙开发区大德新区,一幢幢花园式住宅鳞次栉比,和道路两旁的翠竹、香樟、白玉兰、银杏、桂花等绿化构成一幅美丽宜居的画卷。

在搬迁户周琴家,记者看到每个房间都干净整洁,家具样样齐全。2017年以前,周琴一家4口还挤在德江县龙泉乡牧羊岭村星秀岩组的两间平房里,爱人有残疾,两个孩子还在读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初,周琴一家住进了新房。如今,周琴在一家工厂做质检员。在大德新区周围,有数十家工厂,她的爱人也找到了仓库管理员的工作,两个人的月工资加起来有4500元左右,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

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贵州以产定搬、以岗定搬,让群众能够实现更好发展。

同时,贵州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保障农村人口基本住房需求,2017年完成20万户农村危房“危改”“三改”,累计完成小康房2.99万户,全省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23万户。

“十年前,我们村环境乱,垃圾乱堆,处理时乱烧;水电路差,门前土路,晴天走路吃灰,雨天走路裹泥,非常不舒服。”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组的村民霍仁国说,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工作,村民的房屋靓了,村里道路硬化了,周边环境美化了,产业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贵州医疗群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多让群众咧嘴笑
医疗垃圾包括哪些?医疗垃圾运到哪里,如何处置?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贵州古驿道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