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环境下伊犁地域建筑剖释

2018-11-15 04:00黄丽玮HUANGLiweiYANGLi王万江WANGWanjiang
住宅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伊犁民居环境

■ 黄丽玮 HUANG Liwei 杨 丽 YANG Li 王万江 WANG Wanjiang

0 引言

建筑是人类为了生活需要,改造生存环境和主观世界,利用所掌握的物质和技术手段,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等所创造的生存空间。它作为城市的组成要素,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地域环境和人文因素的限制和影响[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建筑业长足发展,已从建筑物极度匮乏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能基本满足人们初级需求的时期。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避免“千城一面”“同城异貌”“奇葩建筑”和“烂尾”现象的出现,以突出城市品位特质为主题的地域建筑研究,必将成为重要课题。人们必然要重视建筑物外观的艺术性、审美性和社会性,以及能体现其地区特色的地域性和文化内涵。其中,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但并没有成为建筑设计过程中备受关注的基本问题,因此,应当对其概念做出分析,反思建筑地域性研究在当前的重要意义[2]。不仅要考虑建筑物遮风避雨的基本功能,更要注重其舒适性、生态性、节能性、地域性和心理适应性,即广义环境下的地域建筑新特性。

1 地域建筑的广义环境性

1.1 自然环境性

20世纪中叶以前,人类只是重视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很少把环境问题列入议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于能源短缺、资源浪费、社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近年来世界各地的气候变化和随之而来的频繁天灾,人们才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社会能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就是与大自然相互协调。地域建筑不仅是人类的生活空间,更应该成为促进人与自然界中其他生物和谐共生的媒介和载体,应具有像植物一样对光、热、湿、CO2等局部微环境的调节功能,必须要考虑周围环境,珍惜河湖、自然林木、绿化带或湿地等,并把周围的自然条件融入其中,展现人与建筑、与自然的水乳交融性[3]。

1.2 社会环境性

地域建筑的形式一直都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和社会环境所制约,因此,作为与社会息息相关的建筑研究和建筑设计等实践活动,必然会受到特定时期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如:建国初期受政治因素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设计;改革开放后实用经济感染下的“形式服从功能”设计;西洋古典形式包装及商业化标签下的商业经济因素;“前卫设计”倾向的时尚主义新奇特成分;进入21世纪后,受高新科技陶染的能体现时代感的智能化设计[4];能源危机、空气质量低下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生态及绿色建筑时代的理性回归……这些都充分表达了社会因素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1.3 心理环境性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环境越来越恶化。杂乱无章、光怪陆离的建筑(高大尚、新奇特),千奇百怪的广告,咄咄逼人的车流,震耳欲聋的噪声等,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伤害着人的正常心理和生理,也诱发着大量的社会问题[5]。单腿支撑下的高大建筑“锄头楼”,尽管技术可行且美观坚固,但给人的感觉却是望而生畏的恐惧,即技术坚固与心理坚固并不具有同等含义。因此,建筑应该尊重“人”,尊重民族性、地域性,避免完全套用“标准模型”。只有将建筑从单一的堆砌、表象、构成等纯技术工作中解脱出来,才能为建筑设计找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赋予建筑“生活”的灵魂[6]。

2 伊犁地域环境

2.1 地理区貌

伊犁位于中国西北边陲,中亚内陆腹地,天山北部的伊犁河谷内,与俄罗斯、蒙古和哈萨克斯坦接壤,是全国唯一副省级自治州,首府伊宁市。境内不仅富含高山峻岭,还有广阔的山间河谷和盆地,呈现出“三山夹两谷成两盆”的独特地形地貌。伊犁三面环山,北天山山脉遮挡了来自西伯利亚南下的冷空气侵害;南天山山脉拦截了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北上的热浪干风袭扰;山地自西向东合拢成东高西低的地势,构成了向西开敞的楔状半封闭性内陆盆地(图1),以接纳来自大西洋、地中海及黑海的暖湿气流[7]。盆地中间有滋润其繁盛的伊犁河潺潺流过,使它比新疆其他地区的降水量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气候宜人,孕育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所以这片绿洲自古就成了游牧民族的生活天堂。因其具有江南特质,被古人称为“西来之异域、世外之灵壤”,而现代人则称其为“塞外江南”。

2.2 气候环境

天山将新疆分隔成北温南暖的不同气候区域,导致位于天山北部的伊犁属于大陆性中温半干旱气候(建筑热工区属为ⅡA类),成为大陆性灌溉型绿洲。境内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比新疆其他地区小,日照长、风沙少,全年都以西风为主;春季略长,回温迅速但不稳定,容易出现倒春寒(大约每两年发生1次);秋季温度下降较快且多雨雪;夏季炎热却少酷暑;冬季寒冷但无严寒。伊犁河谷年平均气温2.9~9.1℃,年平均日照时数2 781h,平均日照百分率65%;年平均降水量200~500mm,山区可达800mm,地表水资源量占北疆的40%,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也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带的一片“湿岛”[8]。

2.3 社会背景

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伊犁的最早居民是塞种人,被大月氏人、乌孙人占据后,建立了乌孙国[9]。后者与汉王朝交往密切,汉族兵民随之迁入,使这片土地上的农业和园艺业得以兴旺发展,宫殿式建筑也开始被修建。之后,蒙古、锡伯、回族等其他民族也不断迁入并逐步定居,加上希腊、波斯、印度等国与中国内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使这里成为民族与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熔炉。尽管该地区不断发生战争和迁徙,却依然维持着著名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图2)。

图1 伊犁地形地貌图

15世纪中叶,由于海路的发展,陆路逐渐走向衰落;19世纪始,英帝国和沙俄不断侵入,尤其是20世纪初期,沙俄对本地区的渗透更加嚣张;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罗斯人流入本地,对当地的经济文化有比较明显的影响。这些外来文化的进入也明显地反映在今天的伊犁传统民居上,使其不仅映射出包含当地习俗的浓厚地方特色,也散发着经受过西方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人员流动所带来的建筑文化气息。

古丝绸之路北道途经伊犁,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对社会进步、宗教渗透、艺术发展、民居与城镇建设等影响重大。自古,伊犁作为“丝绸之路”东西陆路交通的要冲,乃兵家必争之地;如今,作为“一带一路”中新亚欧大陆西部的桥头堡,以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并拥有霍尔果斯、都拉塔、木扎尔特三个口岸,成为我国西部对外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2.4 宗教心理

游牧民族因其生产要素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形成了独特的集体排他性民族心理[9]。但伊犁在经历多次民族迁徙与融合后,则逐渐形成了多民族和睦共处、共同生息的现况。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宗教传播的桥梁。早期,崇拜自然的本土原始宗教,不仅记载于文物和文献里,也表现在现代各民族的生活中,表达出人对自然的尊崇;随后,古波斯祅教及其他宗教相继沿丝绸之路,由西向东或由东向进入伊犁,并形成了多教并存的格局;后来,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军队传播至中亚及伊犁,成为了主要宗教,并对当地多种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社会生活及民族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0]。

3 伊犁地域建筑的肌理剖释

图2 古丝绸之路北道

地域主义建筑起源于18世纪下半叶英国的风景造园运动,发展于20世纪20~30年代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的乡土建筑实践,并延伸至80年代费兰姆普顿的“批判的地区主义”[11],最终演变为今天的“新地域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

3.1 伊犁民居——探究民居渊源领悟地域适应

3.1.1 伊犁民居的形成渊源

伊犁为多民族聚居地,在大约47个民族成份中,以哈萨克族(25.5%)、汉族(45.2%)、维吾尔族(15.9%)为主要民族,而回族(8.3%)、蒙古族(1.69%)、锡伯族(0.83%)及其他民族较少,其民居渊源与特征见表1。

3.1.2 伊犁民居的环境适应

建筑适应性是应对地域性的具体表现,适度的适应是地域建筑设计创作的原则,适应是对历史文脉及所处环境的积极回应,以及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应答关联[12],是被环境和社会认知与接受的过程。适应是可变的、互动的,是主动调整,而不是简单顺应。广义环境在变化,相应的地域性或适应性也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适应性调节,以适应变化了的地域性,回归建筑的本质属性,即满足社会发展中的人类居住需求。伊犁随着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环境),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也必然要予以调整,并以此来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扩张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力图在全球化背景下解决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问题。

3.2 延传历史——认知传统民居打造现代地标

3.2.1 历史街区“喀赞其”

表1 伊犁民居的形成渊源与特征

17世纪后,大量塔兰奇人(被准格尔迁入伊犁以耕地为生的维吾尔族人)由南疆迁入伊犁并聚居于此,形成了位于伊宁南市区,以维吾尔族为主要民族,以传统手工制作业(铸锅为主)为生,历时数百年的多民族聚集地“喀赞其”(图3)。经过历史的洗礼和变迁,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区域,民居和环境始终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传统风貌与格局。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元的宗教文化、古朴的“马的”交通、“原生态”的民居建筑,以及独具风味且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在相互交融中展现出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其建筑风格在受到地域、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庭院分区并以“一字型”为主的房屋平面布局,内部空间兼顾公共性、私密性和过渡性,运用廊和柱区分空间,辅以木雕、彩绘、砖饰、铁艺装饰等[13],呈现出独特的西域景致。

3.2.2 现代地标“伊犁大剧院”

图3 喀赞其街区图

独特的伊犁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不仅造就了适应性的传统建筑,也为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提供了灵感与素材。伊犁大剧院正是基于伊犁天蓝地绿、四季斑斓的地域景观色彩和丰富的舞蹈文化,以及包容性和创新性的现代文明,形成了立于伊犁河畔的“舞动的伊犁”,成为伊犁的地域和文化新地标(图4)。其整体流线和造型、渐变色外观和标识宛如姑娘的裙摆在舞动,丝带在飘舞,酷似蜿蜒的伊犁河,述说着伊犁的过去和未来。剧院外的弧形下沉广场旁,气势磅礴的回音壁浮雕墙(高3m、长54m)如一轮弯月,与舞动的大剧院交相辉映。墙壁上镌刻着张骞出塞、公主远嫁、各族娱乐、屯垦戍边及古代建筑(惠远将军府)与现代建筑(果子沟大桥)的图案,刻画出伊犁从古至今民族融合的典例,展示着古代“丝绸之路”暨现代“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辉煌历史。节能与绿色理念的运用,以及现代建筑装饰材料水晶砖墙面、曲面与双曲面结构、3D扫描与三维建模结合的使用,彰显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14]。

3.3 外表阐扬——挖掘外表元素展现独特风情

3.3.1 庭院空间

作为传统建筑表现形式的庭院空间,一直备受关注,而伊犁地域建筑中的庭院空间更具特色。受跨温带大陆性和高山气候影响,伊犁气候湿润温和、水源丰富、地势平坦,适宜庭院构建。经历伊斯兰和西域文化的洗礼,形成了庭院“外闭内敞”的特色,就算临街面也大多不设或用护窗板封闭窗洞,很少开启。庭院空间包括交流区、衔接区、种植区和私密区(图5),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衔接区和种植区[15]。房屋前硬质地面旁的种植区,大多种有艳丽的植物、蔬菜、果树等,尤其以葡萄架构成的长廊最为突出(图6)。衔接区为使用频率较高的被称作“苏帕”的房屋前外廊又称灰空间,具有重要的交通和生活功能。

3.3.2 建筑墙体

早期的房屋为土木结构,墙体由夯土或土坯砖砌筑而成,并采用秸秆或木柱加固[16];中原文化渗入后,出现了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由于伊犁地区盛产黏土,烧制的砖块易塑型且不易开裂,为拼砖或镌刻提供了物质基础。受伊斯兰教义影响,砖饰为植物图案、几何图形或阿拉伯文字,表达着宗教的神秘和圣洁[17];并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创造出了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拼砖、印花砖和刻花砖等装饰艺术(图7)。

图4 伊犁大剧院

3.3.3 门窗点缀

门窗作为建筑物内外沟通的重要构件,不仅具有使用功能也有装饰作用,并起着满足精神需求的功效。伊犁作为古丝绸之路的咽喉,在多元文化影响下逐渐形成的独特丝绸文化,也表现在门窗的装饰中。院门宽敞且多为双扇木质板门,用木隼和彩绘装饰门框、门头;房屋门为外层厚实、内层较薄且镶嵌玻璃的双层双开木门,内层不仅可以御寒,还可遮挡视线与风沙;窗户造型以尖顶为主、圆顶为辅,多为表面带有几何或花卉图形的双层,两侧用柱头加以装饰;屋顶常设透空天窗又称“老虎窗”,主要起通风作用(图8)。

3.3.4 装饰技艺

图5 庭院空间平面图

图6 庭院空间实景图

运用木质廊柱的柱身、柱托、柱裙、柱座等进行装饰[13],通常在前廊顶部、室内外门窗墙壁等处,以几何图形或植物花卉等图案进行石膏雕花。室内外许多地方均可见到精致的木雕,主要采用透雕、贴雕或组花等。彩绘是古老的建筑装饰手法,在伊犁的传统民居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其受多种文化尤其是后期的俄罗斯文化影响,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常常以蓝色为主,表现其对草原的青睐。作为以铸锅为业的喀赞其人,铁艺装饰自然是随处可见,如檐口上的排水管道,造型独特接口焊接精密,精致的双坡彩钢屋顶,带图案的铁质院门或护墙等,均显示出简洁古朴、精致实用的特征(图9)。

图7 生土墙、拼砖、印花砖及刻花砖

图8 门窗装饰

图9 廊柱、石膏雕花、铁艺装饰

3.4 内涵彰显——把握地域特质表达地域文化

3.4.1 内在逻辑

广义环境与地域建筑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关系,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平衡、不确定、不一致性[18],但地域建筑需要在广义环境范围内生存、适应和发展,而广义环境对地域建筑具有指导性和决定性,以体现适者生存的基本法则。因此,对应不同的地域环境,首先应当做出准确而清晰的判断,不要只关心其外在表现,应该注重内在难以表现的内涵,探索其背后隐藏的逻辑关系。伊犁传统民居在当地特殊的地理、民族和社会环境中得以生存至今,就是最好的体现。

3.4.2 气候适应

伊犁冬季虽无严寒却依然寒冷,减小窗墙比的小窗(仅南向开窗)厚墙、内八字型门窗口、抬高居室地面减小体型系数的半地下室设计,不仅有利于阳光射入采光,也可阻挡冬季寒风而御寒。尽管夏季少酷暑,但因日照时长而炎热,檐廊水平遮阳和护窗板垂直遮阳、庭院绿色植物尤其是活动区的葡萄架、屋顶和地下室的通风间层,都有利于夏季室内温度的降低。此外,夯实墙基地面后的灰土层垫底及地下室设置,均能有效防潮;坡屋顶彩钢构架,不仅能减轻荷载,也能降低能耗;屋顶伸出的檐部既可遮挡雨雪,又保护了墙体[15]……这些措施展示了地域建筑对当地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应对。

3.4.3 理念展现

传统民居从使用者的需求角度出发,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宜于本地域气候条件的建造方法和技艺,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用材的营造方法,包含了许多科学理论和朴素的生态理念。游牧民族躲风避雪的聚落选址、农耕民居遮阳纳凉的庭院花卉、迁入民族依坡取阳的复合类型、主体民族坐北朝南的四合庭院等,“查看风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等科学思想和建造技艺的引入,以及厚重墙体、屋顶覆土、深远挑檐、木质护窗板等防寒隔热设计,半地下室与老虎窗自然通风孔的营造,不仅能确保日照的充足、水源的合理利用,也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人居环境所需要的资源与植物良好结合,保护着小气候环境的稳定,既有效地利用地形为地域居民提供沐浴阳光、小憩和信息交流的空间,又满足了人们精神领域的需要。

3.3.4 文化内涵

“文脉传承贯古今,优化发展创未来”。历经历史与时代千锤百炼的伊犁地域民居文化,汇聚了不同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呈现出斑斓多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虽然其居住模式和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但其中所蕴藏的适宜当地广义环境的技术手段和生态经验,值得借鉴与传承。

伊犁地域民居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结合宅基地构建了一个个“鲜活”的、具有独特气质又富于变化的、蕴涵艺术美感的院落空间,门窗、柱式、檐口等元素的不同装饰和式样与大面积单一色彩墙面间产生的强烈繁简对比,使其具有更多的细部情趣,给朴实的建筑赋以韵律美、和谐美,充分体现了创造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建筑给“人”提供了安全舒适、适用性强的生活空间,人们也必然会因对住所的喜悦和满足在形式上给予加工与润饰,使美学与建筑的使用功能完美结合。在这种用绘制、涂刷或雕刻的工艺表现手法背后,深切地体会到地域居民在种种图案、饰物及色彩中所得到的精神慰藉与安抚,逐步从建筑的物质生活美上升到心理精神美的高度,展现出强有力的视觉文化和艺术魅力。

4 结语

建筑是城市的显性文化,是无声的语言,它决定着城市的风貌和品位,也接受着地域性或广义环境的限制与制约。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模式化设计与建造所带来的现代建筑不仅忽略了对当地环境的适应,也缺乏特色。因此,重视广义环境下建筑的地域性是提高城市品位的必然选择。特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四大文化(华夏、印度、伊斯兰、欧美)的交融,造就了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伊犁地域性建筑风貌,把握其地域气候和地理环境的适应性,挖掘历史建筑的外表元素和文化内涵,探索符合现代生态、绿色、低碳、健康的理念,努力打造低能耗、高舒适的地域特色建筑,提升城市品质,才能进一步促进广义环境下地域建筑的建造与发展。

猜你喜欢
伊犁民居环境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伊犁书
伊犁将军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