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
午饭时分,父亲的小卖部瞬间成了喧闹的战场——村东头的王叔声嘶力竭地过来喊孙女回家吃饭,村西头的郑婶满脸愤懑地将饭菜端来给孙子享用,邻居周奶奶更是踮着小脚手持木棍追着十岁的孙子奔跑……这一切,皆因父亲的小卖部安装了全村唯一的无线网,留守孩子成了“蹭网大军”,他们每天上午准时带着暑假作业和低价智能手机,聚集在小卖部门前的大槐树下上网娱乐,周而复始,雷打不动。转眼暑假过半,可假期作业依旧停滞不前。作为“引诱”孩子沉迷网络的始作俑者,父亲成了众矢之的。如何同蹭网的孩子斗智斗勇,改变他们沉迷网络的窘境,是摆在大人面前的当务之急。
往年暑假,村里的留守儿童会被送到父母打工的城市与双亲团聚,但最近两年,父母为了更好地“远程监管”孩子,纷纷给驻守老家照看孩子的老人配备了智能手机。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此举竟是让亲情愈发疏离的元凶。孩子们过早地掌握了上网技能,常以“老师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上网查询资料”“上网络在线课”为由,纷纷将手机占为己有,每天对着屏幕消磨时光,与人交流的欲望愈发衰退,且每月消耗的流量资费,更让家长苦不堪言。有家长试图采用没收手机的方式严防孩子上网,可孩子们却以哭闹、绝食乃至退学的极端方式予以回击。留守乡村照看孩子的多为年迈老者,他们不忍孙辈“哭闹撒泼”,于是索性放任自流,“蹭网”至少可以节省流量费用。
周奶奶的宝贝孙子这个暑假说啥都不愿进城和父母团聚,新衣服、新玩具乃至游乐园都抵不过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妈妈因思儿心切在电话那头黯然哭泣,而儿子却在乡村的网络世界里欢畅遨游。今年暑假,全村近20名留守儿童全都自愿留在老家陪伴爷爷奶奶过暑假,因为“进城不仅要接受爸妈的管束,更不能天天对着手机玩耍”。孩子们沉迷网络最爱做的事情是玩手游、看视频、追动漫和聊天,留守老人对网络世界一知半解,隔代监管力不从心,在管控上网这件事上,他们对孙辈多番劝说无果后,只得纷纷缴械投降,况且一部手机就能让孩子“安分守己”,不哭不闹,何乐而不为?
父亲的小卖部每天上午开门营业,无线网络刚一打开,孩子们就像蜜蜂嗅到花香一般,背着书包纷至沓来,然后打开手机开始做“暑假作业”。村民们虽对父亲开的无线网颇有微词,但也甚为感激,因为孩子们如果不来蹭网,就有可能背着家长上树下河,爬墙斗殴,左右都是闹心,两者相较,“蹭网”还是比较安全的“度假”方式。但网络世界千奇百怪,潜藏的陷阱深不可测,谁能保证孩子不被不良信息戕害?于是,父亲想一妙招,那就是每天定时打开无线路由器,在此时段之外,孩子们安装的破密软件形同虚设,任凭他们如何央求,父亲也不为所动。
父亲说,安装无线网本是好事,但绝不能因此毁了孩子前程。他和孩子们约法三章———每天上午和下午,孩子们必须在小卖部门口的槐树下认真复习功课,定量完成暑假作业,待他检查“合格”后,才会在晚饭前一小时打开网络让大家冲浪,否则就把无线网络永久关闭。这一举动着实戳中了孩子们的软肋,他们迫于无奈,只得同意这个决定。如此一来,父亲既充当了“辅导员”,又兼任了“监护人”,虽劳心伤神,却深受拥戴。
如今的乡村留守儿童触网时间和所接触到的网络信息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他们的辨别力差、自控力弱、好奇心强,隔代监管形同虚设,网络内容五花八门,让孩子与网绝缘亦不现实,如何当好信息“过滤器”和思想“指南针”,是每位家长不可逾越的难题。这场手机争夺战,需要家长智勇双全,更需要全社会更多地关注日渐式微的乡村教育和几近单调的乡村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