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小立/西南石油大学
从1953年清华大学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以来到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教育部43号令,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60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从教育部16号令到43号令,有多处的改变和创新,但对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定位没有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来开展;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过思政课教师课堂理论教学实施。然而,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好似两条无限延伸却不相交“并行线”,教育内容未能融合互补,合力育人格局尚未形成。
从全国各高校专兼职辅导员专业归属情况和当前辅导员招聘启事都发现高校辅导员来自各个学科各类专业,多数是非思政方向专业毕业。在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性上缺乏了思政专业基础,需要在工作期间进行大量学习来弥补欠缺的思政专业知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辅导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日常性事务如大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奖勤助贷、就业等占去,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难以提上日程、有心无力,面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不良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多数辅导员没有能力从理论上进行辨识更无法准确阐释和说明,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差。
思政课教师多数是思政专业的博士毕业,在专业性方面毋庸置疑,他们主要精力用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和科研,以教学大纲为纲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大学生的接触仅限于第一课堂,难以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融入大学生群体,没有条件了解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在教学中多数不能与大学生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育人工作针对性较差。对大学生来讲思政课学习的理论和现实生活实践难以结合,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缺乏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政课学习的目标变成为考试而学。
从现状可以发现,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各有各的优势,同时也各有各的短板,如果能把优势和短板互补,合力育人的成效就可以实现。那为何多年的思政教育实践并没有达到理想的合力育人目标呢?
辅导员隶属于学生工作部或院系二级管理,对辅导员的工作评价往往从带班学生的出勤率、获奖率、就业率、升学率进行考评。这样的机制让辅导员大量时间和经历都围绕各种各样“率”在周转,对于多数跨专业就业的非思政专业毕业的辅导员来讲,没有时间去弥补欠缺的思政基础知识。工作方式往往是谈话,无论是一对一的谈心谈话还是一对多的主题班会都是辅导员常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对学生开展的工作更多停留在解决实际问题表层上,对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缺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思政课教师隶属于教务处,思政课教师工作考核的重点是教学和科研,在传统的观念里,教师任务就是“教学”,“育人”是学生工作队伍的事。思政课教师专业性很强,教学之外占据他们大量时间精力的是科研,没有更多的时间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工作方式往往只有单向的教学且局限在课堂内。因为这样的局限,思政课教师很难知晓大学生的真实需求,难以把课堂知识点结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行生动的讲解,让学生能有兴致学、学以致用。
因为管理归属的原因,虽然都是做思想政治工作,但是两支队伍工作中基本没有交集,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缺乏有效的沟通平台。学生工作队伍会议不会邀请思政课教师出席,思政课老师的会议辅导员也不参加,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职责不清。科研是思政课教师相对辅导员而言的强项,部分辅导员虽是扎根学生工作多年,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缺乏科研能力,难以把经验转化为理论;而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大多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形成了一些宏观的难以运用于实践的理论成果。因为缺乏沟通的渠道和平台,两支队伍工作虽然对象相同,目标一致,却互不交流、单兵作战,力量单薄,本来可以做到1+1>2的育人合力,因为各自为政变成了1×1=1,耗费大量精力做的工作有一些却成了“无用功”。
要想在思政工作上形成合力育人,为辅导员和思政教师两支队伍互相了解、搭建一个长期互动沟通的平台非常重要。两支队伍在相互了解的过程中相互达成职业认同、价值认同,认识到对方在思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力量,可以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形成向心力。实际上,真正形成“大思政”育人模式,不仅需要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形成合力,全校各单位、各部门,所以岗位教职员工都需要形成向心力,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形成育人大合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重要队伍的职责决定了合力育人的内在逻辑。职责分为功能性职责和使命性职责,辅导员的功能性职责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教师的功能性职责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他们共同的使命性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同的使命性职责就是形成合力育人的内在逻辑,可以让两支队伍融合,优势互补,辅导员可以为思政课教师提供科研所需的实践支持和数据,思政课教师可以为辅导员提供科研方法帮助,两支队伍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目标一致,最终的受益者是受教育者。
新时代给思政工作打开了新思路,“共享”作为时代的特色,也可以成为辅导员与两课教师合力育人建构的策略。共享课堂、共享班会、共享课题、共享案例……思政课教师的课堂为辅导员敞开,辅导员进思政教师课堂听课,一方面增进交流、一方面学习思政专业知识;辅导员召开主题班会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参加,让思政课教师用更专业的眼光来指点班会;辅导员和思政课老师可以共同申请社科类课题,优势互补,让科研真正服务于实践;辅导员在开展日常思想教育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可以梳理成文字,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共同研讨,形成解决办法,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也可以为开展学生工作方面的科研做好铺垫。
除了“共享”还有“开放”,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微课为辅导员开放,辅导员的线上平台也为思政课教师开放,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增强两支队伍之间的理解和共鸣。在辅导员队伍中培养站得稳思政课讲台的兼职思政教师,在思政教师中鼓励有情怀的年轻人担任兼职班主任,让两支队伍更好地从理论和实践上高度融合,形成合力育人最理想状态,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
[2]谭群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3]胡银平.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建立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4]郭秀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