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
——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

2018-11-15 05:47程秀娟
长江丛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校企毕业生

程秀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多,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于是,高等职业院校就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日益剧增,截止2017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95万,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毕业生自身具有的特点相比较研究生、本科生而言,就业问题尤其突出。本文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分析高职生的就业现状,就业困难原因,并提出了相应举措。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特点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是高职毕业生的择业重点

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近年来,江苏省高职高专每年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个体”就业的人数比例均在60%以上;2015届高职毕业生中在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的就业比例为65.21%,50人及以下(31.72%),51-300人(33.49%)。部分位于“苏、锡、常”等苏南地区的高职院校有超过7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中小民营企业。

中小型民营企业是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选择。高职毕业生择业和就业观念日趋合理与现实,与高职院校以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人才培养的方向趋于吻合。从另一面也反映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层次相对较低。

(二)薪资水平不高,专业对口率偏低

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月收入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匹配,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薪资水平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专业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载体,高职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与在校期间所学专业是否匹配,是检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体现。调查报告显示,江苏省2013-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2013届(58%)2014届(59%)、2015届(59.61%),每一届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基本上低于江本科毕业生10个百分比。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离职率偏高

毕业生的离职不仅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同时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根据调查,近年来江苏省本科毕业生离职率为25%左右,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则高达40%以上,近半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偏低、离职率偏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忠诚度十分令人担忧。

离职率如果很高,会影响到学校在用人单位的声誉,被动离职反映了毕业生没有满足岗位需求,主动离职则会使用人单位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缺乏忠诚度。

二、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

就业竞争力是指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适合职位要求,战胜竞争对手,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构成就业竞争力的要素包括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就业技能、心理素质、气质修养等。影响高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既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到位,社会广泛认可度不够的宏观层面;也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过关,学生适应市场能力差等微观层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从近几年调查研究发现,毕业生大部分愿意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和城市就业,且这些地区的需求也较旺盛,但需求总量大于当地的生源数。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拿江苏省来讲,近年来,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城市为苏州,其次为南京、无锡和常州等苏南地区。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对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缺乏评估和了解,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服务等许多方面仍然处在长期的摸索当中。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岗位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体现“实用”和“技能”的特点,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方法上,要与职业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比普通高校更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就业为导向,把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不能忽视对大学生的情感、心理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高职毕业生自身就业适应性问题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不切实际,就业期望普遍过高,与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水平不相符。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和就业前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有规划合理的职业生涯,对就业形势认识模糊,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对未来职业的期望过于理想化和舒适化,过分注重单位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

三、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对策

(一)强化政策引导,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在高职毕业生走向社会开始就业的时候,国家政策引导和政府的疏导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一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教育要根据企业和市场需求,紧贴实际和工作,分析专业所依托的行业产业发展背景,分析该专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区域优势,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才需求分析,通过校企联系来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二是建立长期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高校要依托区域和产业发展,建立广泛的企业沟通渠道,建立起框架制度下的校企合作良性运行机制,通过搭建平台、创新方式等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建设。三要建立以工学结合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宗旨,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建立以工学结合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四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方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做”一体化,包括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学生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以直接经验的形式获取工作技能,拓展分析能力、感悟能力,锻炼探究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另外,企业文化的引入也给学生创造了真实性或仿真性的生产实践,将勤工助学和实习实训及顶岗实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建立完备的就业指导体系

深入挖掘优质就业资源,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方式。要构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树立以就业意识、实施生涯规划、培养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全方位、立体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系列就业创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要及时向学生宣传和普及就业形势和政策,编制涵盖政策解读、毕业流程和服务指导在内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为毕业生提供“贴身”的就业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包括就业创业网站、招聘会管理系统、手机APP应用系统、短信等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提升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服务支撑作用。重点关注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为他们建档立制,持续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对就业指导老师队伍建设要给予重视,定期安排培训,在数量和质量都有保障。

(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毕业生要想尽快地适应社会,就必须有工作岗位所需求的基本工作能力。这些能力不仅表现为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还包括与人沟通、合作意识、动手能力、计算机与外语水平以及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高校要注重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树立就业典型人物,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其中的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能力。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也直接导致就业质量不高。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企业转型升级并存的经济运行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会愈加严峻,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3年、2014年度报告[Z].

[2]冯琦琳.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3]马必学.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龚跃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5]陶新南.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8.

[6]江苏省2015届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Z].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校企毕业生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