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启奥
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初是为实现自然资源的长期使用、不过度索取后代的资源而提出的,后又逐渐深入科学技术、经济领域研究。自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提出后,就引发了全球经济学家的热议与研究,然而从高中教材中我们得知,因研究方向的限制,当前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基础,致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出入较大。本文结合高中所学知识,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进行探究。
自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后,各国的主流经济学家与非经济学家就开展了激烈的讨论与研究,都依据自身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学说。但这些学说对具体的发展内容、措施都无法解答。因此当前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定义模糊不清,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期望过高,在实践中无法具体适用。其次,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学说只停留在含义、内容层面,忽略了对具体措施的研究。最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范围很广,囊括了工业、农业、资源、能源、人口以及技术等大方向,当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这些领域体现出来时,就意味着当前的社会与经济模式已被取代。在这一改变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的内涵与发展措施,发展过程中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偏差,对潜在的风险无法预估,也就难以避免。
在人们进行城市化建设、工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对能源的耗费与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为促进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必然要从自然生态中汲取资源,对其进行干预手段。因此,在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必然存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无法完全消除人类对环境的负面效应,但可以从最大限度的保障人类不过度干扰自然生态环境,降低经济发展成本,留下充足可行的空间供其恢复,兼顾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两者的共同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立足于经济发展成本,针对当前的人口过度增长、能源大量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
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我们得知,生态、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成本中的不同部分,因此,相对应的降低成本措施方式也不同。对生态成本的控制应通过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以实现降低生态成本的目的。资源成本的主要控制手段在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一方面要提高资源开发技术,尽量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因操作不当等原因就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要提高社会各方对资源节约利用的意识,从根源上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环境资源成本的控制手段可从外部的政策与市场入手,政府应当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对污染环境的现象加大惩罚力度,同时市场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价格机制。
工业革命以来,各国为寻求短期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国家经济实习,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发展机制的失衡,国家应当从制度层面来约束人类的行为,通过制定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以此来约束人类的进行的经济活动。先从立法层面弥补有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空缺,再加强政府的干预手段,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机制。其次是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2]。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深入国家的各个领域,就意味着国家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即将进入到新阶段,先前出台的法规已无法调和新时期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因此,以高中生对国家政策、经济转变的认识了解程度,在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策的积极引导作用,通过鼓励、补偿、减免等政策优惠方式引导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理念的认知。同时为减少各经济主体对环境的干预程度,应尽快推行绿色环保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整合,我们得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为缓解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消耗过重的现象,为给子孙后代留下充分的自然环境及资源。各经济主体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认识到社会经济效益是由良好的生态环境所提供的,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程畅.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6:14~23.
[2]李杰,王梓璇.经济发展中环境成本综合指数研究[J].经贸实践,2016(0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