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晨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家广泛关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其中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需要缓解压力,释放自我,促进自主发展。
(1)高压状态下被动学习,效率低下。学生自己感到压力大,精神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父母望子成龙,心情迫切。老师对学生管理严格,导致的结果是学生被动应对,敷衍塞责。
(2)行为叛逆难以有效沟通对话。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情感丰富,他们是时代的希望所在,但有的同学虚荣心强,追求高消费,上网成瘾、早恋、厌学、吸烟、喝酒、顶嘴等,和老师、家长沟通困难,类似的问题伤透了老师和家长们的脑筋。
(3)心理情绪问题多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高中生美术生这一群体中表现也越来越明显,表现出来主要有自卑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唯我独尊心理,早恋心理,考试焦虑心理,甚至情绪失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让学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有了这个基础,学生的学习动机、自觉性、注意力,就容易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
苏格拉底说过,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如何做好陪伴者,化解他们心中的疑惑,需要用心思考,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理念逐步形成。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教学,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让学生独立主动思考,这样的教育才更有意义。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1)真诚的陪伴,静待花开。教育是爱的事业,爱的教育更需要耐心等待,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迟开的花朵也能吐露自己独有的芬芳。不要太注重成绩,保持心中对画画的那份喜悦,那份热爱。
(2)耐心的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激发上进心和自信心。学生的成功总是和自信联系在一起的,有这么一个学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平平常常,美术成绩不上不下,有一个明显的弱点——胆小,和别人说话都脸红,为此,我就选他当美术科代表,让他上台发言,班会课让他主持,课外活动中让他参与策划,渐渐地,同学们发现他变了,变得开朗活泼,对班级更热心,专业成绩的提升很快。
(3)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在高中阶段,高考是绕不开的,做班主任要时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要上好大学,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成名成家。否则,你就注定难以成功。学生慢慢地形成了这样的思维,目前的生活状态是苦闷的,未来是美好的,目前的学习是不轻松人。学生表现不好,老师大发雷霆,导致学生意志消沉,老师怎么教育好学生呢?
(4)美的感知,劳逸结合,体验生活。有人认为学美术是走捷径,高考录取分数低,学生的素质不高,如果学生也这样定位自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开展教学工作可想而知难度是比较大的,需要改变他们的看法,让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创造生活的理念。
审美教育讲求获得一种美的感受,体现一种美的情怀,进入一种美的境界,引导学生喜爱、发现并感受艺术之美。观察,鉴赏大师作品的美。从内心深处感知作品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会大师的情感。
(5)走出校园,拥抱大自然,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成长。带学生出去写生,进入秋季,在语文课上同学们学习了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有一个风和日丽,秋高气爽的日子,少有的蓝天白云,和同学们商量之后,带上写生本和一纷自由的青春的心情,坐车到楚王车马阵景区,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用与北方不一样的秋的体验,观察家乡的秋天,用自己手中的纸和笔,记录最美的风景,纪录最真实的心情。他们是开心的,非常用心的画,每个人视角都不一样,有的画出来的秋天是深邃的,是成熟的,有的画出来是忧伤的,或者是沉寂的,但无一例外都有一种独特的美,美术教育中写生活动学生是非常喜欢的,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我希望同学们把发现的生活中的美好都画下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去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美好。
总之,教育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是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陶冶情操,增强审美能力和美育底蕴,为增长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李先萍.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基础教育论坛,2010(09).
[2]邓子平.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导刊,2011(4).
[3]尹少淳.走进美术[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