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亮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党和政府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密切关注,同时也对社会心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社区为范畴来系统进行心理健康服务,一方面能够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社区居民提高社交技能,增强人际信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也是进一步实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选择。
新时代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中首要问题就是专业人员数量少、从业队伍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在职业伦理、道德规范等方面缺乏行业标准。资格认证与督导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有研究表明,目前心理工作者有职业心理咨询师、在校心理专业的学生,也有心理学爱好者,缺乏心理咨询经验,其咨询效果呈现兼职性、业余性;与西方发达国家心理咨询3000:1的比例相比,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极度欠缺。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今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需求强烈,张斌,杨凤池研究结果显示①,55.0%的北京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着比较强烈的需求,当遇见严重的情绪或心理问题时,60.3%的居民倾向于寻求帮助,说明城市居民比较接纳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并有着较为强烈的切实需求;但目前仅有37.5%的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表示满意,这说明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现状已经无法满足居民的强烈需要。
首先,社区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凭借街道办事处或居委会人员的工作优势,对社区居民的家庭情况相对熟悉,这为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市区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配备相应的心理工作者,工作职责是向居民宣讲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或治疗服务。与此同时,一方面强化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励更多的心理咨询师加入到基层的社区工作队伍中。
其次,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根据社区的不同情况配备相应数量的心理医生,并实施全科医生的心理知识培训。心理医生可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开设心理门诊,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解决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还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
最后,社区基层医院增设心理门诊或依托心理专科医院。社区基层医院和心理专科医院的配置相对完备,常见的居民心理问题,由社区基层医院心理门诊对接;严重的心理疾病居民,转诊至心理专科医院确保有效及时的心理治疗。
首先,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普及。在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居民对其认识不足,存在误解甚至排斥心理服务现象屡见不鲜。因此,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到新时代党和政府工作迫在眉睫,对社区心理服务的普及宣传要接地气,如举办心理专题知识讲座,如亲子沟通、青春期困扰、职场心理等专题讲座。
其次,开展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针对有迫切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服务,咨询的内容包括:压力调适、情商提升、亲子沟通等。关注特殊人群的心理,如青少年、空巢老人、特殊时期女性、应急事件的亲历者等。
最后,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系列培训。现阶段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匮乏,且专业性不够。社区心理服务工作者的系列培训,可按照分层分级的方式,如基层街道办事处心理服务工作者,开展专业基础培训;综合医院内心理门诊专科医生提供继续深造机会,提升心理咨询能力;心理专科医院的医生,在原有提供继续教育的基础上,还需加强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与欧美国家进行学术交流。把握培训丰富多元、发挥各自专长的原则。
我国目前是地方卫生部门来管理社区心理服务工作,从基层社区心理服务机构的配置来看,依据我国人口基数和经济现状,与社区基层心理服务机构的规模相匹配,且给予相关的政策倾斜,完善心理工作人员招聘任用、考核晋升的制度体系。全面规划好社区基层心理服务工作的科学、高效、规范。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
注释:
①张斌,杨凤池.北京城市居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及满意度[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 (7):848~852.
[1]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华人本土心理学(下册)[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73~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