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政教育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出其应用的价值。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时代下,若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依旧沿袭传统的方式,利用制度红线对学生行为加以约束,批评处分违规学生,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无法获得预期效果,极易产生反弹[1]。所以需要将思政教育合理融入到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引导和分析,尤其是思想层面,指导学生重塑三观,使约束转为自觉的行为,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另一方面,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思政教育的载体。思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传统的思政教育多是以辅导员为主,如辅导员在网络媒体引导、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校园文化熏陶、课堂教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环节,辅导员往往会对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作用加以忽视,影响工作的顺利实施。通常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作用表现为:(1)学生日常管理也属于一种思政工作,但两者在途径和作用方面有所不同,前者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加以规范,后者则是注重思想的引导,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2)学生与辅导员接触的方式就是日常管理工作,很多辅导员都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实施思政教育,将学生日常管理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加以发挥,以便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学生宿舍管理中的应用。高校日常管理的重点就是学生宿舍管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品行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构筑学生日常的生活环境。当然宿舍管理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如自主管理、人际交往等,这就需要将宿舍的育人作用加以发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宿舍的整体水平。第二,学生评优评奖中的应用。学生评优评奖对学生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学生十分看重的一项工作,要求按照公平和公开的原则进行,高度重视过程考核,有效强化学生的行为导向和目标意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2]。同时在学生评优评奖活动中,要引入综合素质测评量化考核,以学生的日常管理成绩为依据划定德育成绩,根据学生期末成绩来划定智育成绩。其中德育成绩包括社会实践、集体观念、劳动卫生、社会公德、组织纪律、政治素养。每一项目都设置最高分和基本分,学生自主申报加分,通过教师的审核认定进行考评,由相关老师针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扣分,将最终结果作为评优评奖的衡量标准。
1、协调好管理内容与教育
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时,其核心在于“工作”内容与“教育”内容的结合,而学生日常管理涉及安全管理、上课考勤考纪考风、学生评优评奖、宿舍管理等内容,将这些内容与思政教育相衔接,有效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安全管理的内容涵盖关爱生命、尊重生命、自我保护为主题的安全指导;上课考勤考纪考风的内容涉及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守纪教育;学生评优评奖包括以公正公平、励志成才、理想信念等内容为主的人格指导;宿舍管理包括人际交往、自强自立、公德教育等生活指导。只有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思政教育的目标,才能保证内容的协调,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2、协调好管理与教育的模式
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其重点在于协调两者的运行模式,通过对管理工作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出思政教育所蕴含的行为、目标、价值导向功能。现阶段,思政教育研究强调思政教育载体的研究方向为管理,旨在将其与学生日常管理模式相协调,进一步协调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及人际关系,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3]。另外,对学生日常管理实践进行充分利用,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氛围,实现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如精神、道德、精神、职业等,实现管理模式与教育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辅导员在新形势下实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辅导员必须要立足实际,找准着力点,科学融入思政教育,将学生日常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关系进行准确解读,提高思想认识,对工作模式加以创新。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特定内容的服务与指导,实现全程性、全方位的教育,协调好教育与管理之间的关系,实现最大化的管理效能。
[1]潘金秋,冯振敏.试析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学生日常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4(38):253~254.
[2]文聪.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5(14):228.
[3]黄丽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J].才智,2015(1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