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雯
项目管理理论是一种通用的管理方法体系,通过不断借鉴、吸取、研究其在其他领域的实践经验,应用在其它领域中的完善的管理模式。[1]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项目化管理,就是把项目管理的思想、策略和方法,运用到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中,配合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项目规划,提出总体要求,立项操作,保障支持,公开评审,公平竞争,监督控制。
项目管理即是人们在资源限定的条件下,充分运用专业的知识和工具来实现目标的有效方法,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学生们依据自身所掌握的资源、知识,并在其规定的时间内达明确的目标,一旦实现目标,项目即终止。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与项目管理具备目标兼容性。
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程中,通过运用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职能,来实现对项目时间、成本、质量、进度等各方面的协调控制,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项目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也要通过项目的申请、计划、实施、控制、结题评估等相应的过程,同样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协调与控制,因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性使得引入项目管理成为可能。
可行性分析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重要决定因素,它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有时只是凭自己的喜好草率作出决定,会有一定的盲目性。当实际操作时,才发现不具备解决项目问题的能力,结果只能是失败。所以,在创新创业项目的启动阶段,要求项目团队全面、系统和客观地评估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充分调研和论证,明确项目是否可行,最终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计划既是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也是衡量项目进度的依据。项目团队需要依照组织分工,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图,明确项目的进度,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时,可以学习编制自己的可行性计划方案,对每一项工作的实施都有其相应的时间节点要求,确保项目能够有序的推进,保障项目的顺利完成。
随着项目的实施,项目资源控制和管理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引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则可以对活动中的人员、经费、时间节点,通过项目管理中资源规划矩阵、资源数据表、资源甘特图和资源负荷表等工具,对其进行显性化管理,使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控制。[2]
项目评价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最后一个关键链。通过建立科学评价标准,分类开展项目评价,积极寻求成果转化等项目评估方式,肯定工作成绩,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根据项目特点改进和完善管理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不断的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进而提升其实效性。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管理,能够形成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模式,做到源头预防,过程中检查,完成时验收,确保项目处在控制之中,减少时间、资源和精力的浪费,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率。
创新创业引入项目管理的理念,将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人制”向“制度制”的转变。而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能够对创新创业项目实施量化考核和绩效评估,也能为项目的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条件。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复杂程度选用适当的管理工具,实现创新创业项目的全面质量控制,达到项目实施的效果。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通过对影响项目的关键环节实施控制,检查项目实施中资源使用、项目进展、团队合作和项目风险等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当出现偏差时要及时反馈,并尽快对原计划进行修正,从而确保项目的质量与效果。[3]
项目管理既强调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专业优势,又需要项目团队通过开放的信息交流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实现在明确分工基础上的充分沟通。同时,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可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由“领任务”变成“请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成才动因。
[1]李洪涛,应航,来平凡.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13(5).
[2]杨开勇,金志学.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化实施办法研究[J].学理,2012(15).
[3]汤力峰,赵昕丽.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的“关键链”及价值[J].教育探索,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