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晓/云南保山学院
学生通过摄影课程,对摄影艺术及其相关的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探索专业相关知识,并进一步创新,使其所学专业的艺术表现形式更为丰富,专业的表现力更为显著。
按照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大纲。在对大纲进行修订时,要充分的考虑到不同专业与摄影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性,同时对基础理论讲授的广度和深度进行设定,使学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得到提高。
数字化当前已经被应用到很多领域,而摄影的硬件器材、制作手段及观念也受到其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也应该相应的作出调整,把数字摄影如数字存储和后期处理技术、数字色彩管理等知识加入到教学中。
摄影是一门具有较强技术性及艺术性的学科,在对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视觉艺术的基本规律、影像语言的丰富表现力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还要对摄影美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激励学生独自思考,勇于创新,探寻未知事物。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摄影教学中,可以把枯燥难懂的基础理论知识用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其简单易学。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现场拍摄,并将拍摄内容进行各种后期处理,让学生加深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在网络上创建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将课程基础教学放置在上面,还可以接收学生的作业并加以批评改正,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把课件放在WEB网络教学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都能够学习。创建学习专栏,其中包含关于摄影方面的文章、图片等,同时在页面上还可以添加国内外一些优秀网站的链接,让学生能够更加便捷的接触到新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
首先,鼓励学生创作更多的摄影作品,并积极参加摄影展览和比赛。并在行业及社会活动中得到锻炼,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艺术创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其次,对于优秀作品进行赏析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研究分析名家名作的艺术表现力,使其在艺术感受力和读图识图能力方面获得诸多受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摄影课程考核,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学生掌握摄影技术的程度以及艺术创作表现能力。比如说在期末考试设置的考题,安排学生进行专题创作,自拟题目,内容可涉及纪实、风景等领域,以组照并配以文字形式阐述主题,通过此类考核,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创作能力得到锻炼。
在发展专业学科、培养人才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兴趣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采取增强教学水平、专业实践能力及专业学习等相关措施,以此达到培养教师更具专业性的目的。比如说激励教师去参加相关技能比赛、申报教学科研项目等,这些都将有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效率。
在高校里面,一些摄影专业教师既要负责教学工作,又要为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当无偿的专职摄影师,这样不仅影响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而且对摄影教师的工作也不够尊重,并打消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以尊重教师的劳动为前提,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把不在教学范围内的工作转换为分数,年终以此为评定依据。鼓励教师多拍摄摄影作品,积极参与摄影比赛,以及开办个展,奖励那些荣获奖项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宣传,并在教师评定职称时予以加分。同时对于那些在工作中有良好表现的教师,应予以一定的表彰,充分的肯定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成果。
随着数码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相机和手机拍摄效果越来越好,随之摄影的门槛也在逐渐降低,不仅对摄影技术要求不高,而且影像易于传输,因此,学生也应该对相关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而数字摄影实验室对于相关配套设施的准备工作,应根据现代摄影课堂的实际需求及时的进行更新,从而为数字影像的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1]钱华欣.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1).
[2]李菲菲,索继明,王玉云.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J].艺术研究,2016(01).
[3]毛蕾.试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艺海,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