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传奇演绎的多维文化色质
——土家族作家谭成举小说集《绝骟》品读

2018-11-15 15:53:25戴宇立
长江丛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水袖短篇小说传奇

■戴宇立

短篇小说集《绝骟》是鄂西南恩施州知名土家族作家谭成举的新作。这是一部以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视角建构的小说集,呈现出一种立体型的小说艺术体,同时也充溢着民族地域传奇的多维文化色质。

《绝骟》总体看,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短篇小说集。其内容丰富且视角多元,既有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的“凤中旧事”,也有展示历史风云变幻的传奇故事,更有现代社会斑驳陆离的市井百态。但作家笔下的人物与故事,始终讴歌人性美,崇尚仁义道德,营造和谐社会,讥讽人性的恶与丑,批判社会的腐与贪。可以说,《绝骟》小说集也应张扬了作家自身的美好精神世界。

作为恩施州来凤县酉水流域土生土长的土家族作家,谭成举从1987年文学创作伊始,就始终关注着故乡这片神奇土地的古往今来。近千里酉水流域是鄂川湘黔土家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有着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与独特风情,因而也为作家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在《绝骟》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家以“凤中旧事”一章开篇,用一个传奇故事系列展示故乡的地域风情与文化,融入人间的爱恨情义,赋予小说独特的文化内蕴,读来颇有韵味。

该小说集里的“凤中”地域,是恩施州酉水流域土家族苗族的世居之地。这里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情物产。《油祸》写“凤中”地域特产“金丝桐油”,享有“皇恩宠赐”的殊荣,而油匠师兄弟二人因女人而起矛盾,于是争抢制作金丝桐油的秘方,最终酿成人间惨祸。这个故事印证了“害人之心不可有”的古训,倡导社会宽容向善的美德。《姜事》写“凤中”地域独产状若凤头的生姜,据史志载,清康熙帝曾提笔誉其为“凤头生姜,天下一绝”。小说中的结拜兄弟二人,因制作生姜结缘,又因生姜而生离死别。最终,活着的兄弟将“凤头姜”的腌制秘方公布于世,造福“凤中”,远销海内外,从而留下一段传世佳话。至此,小说将名扬四海的“凤中”物产赋予了新的地域文化意义。

《绝骟》短篇小说集里的“凤中”地域,还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情。“南戏”是恩施州酉水流域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地方戏,也是独具风情的地域文化。《绝骟》短篇集里的小说《水袖水袖》与《刘五丫》,就是写“凤中”南戏的传奇故事。《水袖水袖》彰显一个“义”字,戏服水袖挥舞瞬间化为刀剑,惩恶扬善。而《刘五丫》则突出一个“情”字,男主人公刘五丫因爱上南戏红角儿“小红花”,至死不渝,从而结缘南戏的悲欢离合故事,感人至深。《绝骟》写“凤中”劁骟匠的传奇故事。劁骟是“凤中”地域流传的一种阉割家禽牲畜的民间手艺,本是为了管理家禽家畜。小说中的主人公周劁匠是当地劁骟家禽家畜的高手,不幸被卷入一场官场纠葛之中,受人蒙骗,去阉割县令政敌,惹祸烧身,最终只能逃亡他乡。小说以民间技艺映射复杂的社会风云变幻,极具讽刺意味与传奇色彩。

此外,作家在《绝骟》短篇小说集的系列里,赞颂“凤中”人的聪慧与仁义美德,如《义厨》、《高手》。在《高手》中,作家写了一个“凤中”知县自恃才艺高超,却不料终被真正的“高手”点拨始醒悟。读来颇有人生启迪之意。可以说,《绝骟》短篇小说集的“凤中”地域风情与文化精神,也正是作家在小说中流连忘返的创作意境。这也是《绝骟》短篇小说集独有的酉水流域文化韵味。

谭成举的短篇小说创作关注古往今来的传奇故事,但作家的创作又绝非为传奇而搜猎,而始终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倾注于小说人物与故事。在《绝骟》短篇小说集里,正体现了谭成举小说创作的文化特色。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修身道德准则,成为《绝骟》小说集里诸多传奇故事的精神与灵魂。“仁义礼智信”最初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完善于汉代,后称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了中华传统伦理的发展进程,成为中国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在《绝骟》短篇小说集里,作家笔下的众多传奇人物,都体现着儒家“五常”的传统道德价值观。

《丹青喋血》是一篇抗战传奇小说。其故事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女主人公“仇画家”,以一幅浸满毒汁的山水画,一箭双雕,巧妙地将喜好丹青的大汉奸及日寇司令处死。大快人心之余,也感慨奇女子的爱国情怀与大勇大义。故事实在精彩,而穿插其间的两首古乐助魔幻意境作画的神奇描绘,更展示了作者无穷的艺术想象力。本小说堪称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得共荣的佳作。《义厨》”写一个因男女私情而流亡“凤中”地域的皇宫御厨,为救恩人老板而不惜冒死暴露真实身份;而恩人老板为救身陷囹圄的御厨,不惜倾家荡产。小说通篇贯穿一个“义”字,讴歌人间自有真情在。

《雨夜惊魂》也是一篇传奇小说。清末一山地小镇有恶屠麻五,欺行霸市,仗着做官的麻大爷,欺凌全镇而无人敢怒。最终,被人称“狐精”的奇女子胡氏骗入深山老宅,以“鬼杀人”的幻景,致麻五发疯,终结“恶屠”之恶举,为百姓除恶扬善,实让人啧啧称奇。“正义”终得正名。《神刀》写在“凤中”县衙当差的行刑“砍爷”冯七为人仗义,行刑砍头时,火酒一口刀光一闪死状真假难辨。面对既是悍匪又是族人的冯七重金打点行刑,冯七不动声色地执行缓期死亡,伸张了正义。

可以说,在《绝骟》短篇小说集里,作家张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主导意识。

作为一个曾讲授中国语文的作家,谭成举有着浓郁的文化情结。而身处现代文明社会,又曾担任纪检工作,更激发了他的民族责任感。警醒世人,这成为《绝骟》短篇小说集里的又一亮眼文化主题。

“和为贵”,这个孔孟大力倡导的“中庸之道”,是《绝骟》短篇小说集的重要“母题”之一。《白先生》是一篇微型小说精品。小说以白先生的绝画《清荷图》为文眼,塑造了一个铮铮风骨的艺术家。他只爱画荷花,一幅《清荷图》就是他的人格写照,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改初衷。但为了救他人,白先生终于献出《清荷图》。“人格魅力”是《白先生》的精髓所在。《暖冬》是正面歌颂清廉好官的小说。小说写基层水利局长在大年三十前两天,不畏冰雪,上海拔1200多米的天上坪,给村民安装水管及疏通。纯朴村民杀猪请吃“泡汤”,临走还送礼以表谢意。可局长却送上500元钱请帮忙买接槽猪,巧妙地还送了村民一份新年礼物。小说的主题极富正能量。《苹果的味道》则讴歌一个没有文化的乡野女子的美好心灵。

同时,“反腐倡廉”也成为《绝骟》短篇小说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作者曾为纪检干部对现实社会的反思。《男人·女人》写男人面对权钱色交易的堕落以及妻子的警醒。一个男人主政很有利益实权的单位“一把手”位置,引来无数的钱权色诱惑。男人终无法自拔,导致妻痛心之极而选择离开,只剩下男人“憋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小说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长发为谁而留》揭示了腐败滋生的根源应防微杜渐。《1975年的偷情》则写物质匮乏时期,一个村干部带了紧缺的美食欲偷会情人,却被妻子搅黄。面对只认钱物不认情的偷情女人,他终于觉醒。故事颇有现实启迪意义。《桥啊桥》则写了贪官的忏悔。

同时,《绝骟》短篇小说集还显露出一种民族地域的文化困惑,急欲寻找解救现实的良药。《一项文明的催生过程》是一篇乡土小说精品,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小说功力。故事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山地偏远农村。二狗,这个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村长,因读不懂公社秘书送来的一份“育龄妇女来公社实施计划生育措施”的通知,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种种笑话。被“骟”了的二狗回到家,终于明白读书学文化的重要性,马上制定对策,让全村人尽快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小说语言及故事充溢着乡土气息,也传达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流泪的荒野》与《女人的苞谷饼》都着力思考山地农村如何脱贫致富,尽快改变落后现状。

《绝骟》作为短篇小说集,体现了短篇小说的特色与魅力。短篇小说的特点是:往往选取和描绘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生活的某一侧面。而《绝骟》小说集也再现了作家娴熟的小说技巧:选材精当,场面描写细致;人物个性鲜明,呼之欲出;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读来吸引眼球。

谭成举的文学创作,当从短篇小说起步。因此,多年历炼使他的短篇及微型小说写作技巧日臻成熟。他的短篇小说,常常看似不经意地撷取生活中的一个小视点即可成篇,但往往开掘出意想不到的精彩故事,给人以思想启迪。

在《绝骟》短篇小说集里,《一项文明的催生过程》以一个计划生育工作“通知”入笔,从“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等平常的名词中,演绎出一个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开掘出解决边远山村文化困惑的主题。还有《神医》中的神奇药方,《神药》中的剧毒蛇药,《桥啊桥》中的贪腐之桥,《苹果的味道》中的苹果皮等等,无一不是从小视点揭示大道理,成为小说的画龙点睛之笔。

而栩栩如生的人物塑造,则是《绝骟》短篇小说集的一大亮点。无论是《白先生》中铮铮风骨的白画家,《神刀》中的砍爷冯七,《一项文明的催生过程》中的半文盲村长二狗,还是《丹青喋血》中女扮男装的仇画家,《水袖水袖》、《刘五丫》中的“赛牡丹”与刘五丫,《义厨》中的俞储与孙老板……这些人物在作家的精彩描绘之中,都让读者过目难忘。

在《绝骟》短篇小说集里,谭成举尤注重小说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结尾往往“出人意料”,可谓神来之笔,如《神刀》、《绝杀》、《丹青喋血》、《神吃》、《雨夜惊魂》等。还有《白先生》中的《清荷图》,挂里屋从不送人→神秘消失→结尾传言“在瘦子家看见”,堪称出人意料。《丹青喋血》中,最终以汉奸被腰斩,日寇司令官被画汁毒死,抓捕画家的走狗们陷入竹签阵喷血而亡,结尾呼应文题,意味深长。而《绝杀》在琴箫和鸣嘎然而止时,只见“寒光一闪”,采花贼黯然坠水。“绝杀”在悄声无息中完成,其结尾令人震惊。

同时,《绝骟》短篇集里的小说擅长描绘生活的横断面,往往把一个场景描写得细致入微,使人物呼之欲出。《丹青喋血》的音乐绘画场面神奇魔幻,《水袖水袖》中的南戏舞姿出神入化,都令人陶醉其间。我国著名作家茅盾认为:“短篇小说主要是抓住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片段,来说明一个问题或表现比它本身广阔得多,也复杂得多的社会现象的。”《丹青喋血》以一幅丹青的传奇,折射抗日大背景,赞颂小人物为国献身的可歌可泣之精神,尤为感人。

此外,《绝骟》短篇小说集汇写实、传奇与幽默于一体,使现实人生的沉重在轻松幽默一笑中化解,体现了作家多元且大气的创作风格。在《绝骟》短篇小说集的微型“神”系列小说中,以刀、眼、屠、偷、医、技、药、吃、术等为“文眼”,体现了传奇与现实交织,批判丑恶,弘扬正气,讴歌美好。在逗笑的故事中,展示了作家的幽默与智慧。

猜你喜欢
水袖短篇小说传奇
安-225,昨日的传奇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汉语世界(2021年4期)2021-08-27 05:47:54
漕运,一段行走在水上的传奇
金桥(2021年6期)2021-07-23 01:27:00
怎样写短篇小说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8
水袖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48
坚持,造就传奇
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0 03:25:32
逍遥传奇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
寻找初恋(短篇小说)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