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宇/宁夏大学人文学院
姜夔(1155—1221),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终生布衣江湖,为人耿介清高。因留有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传世,后人惯称其为姜白石。在他留下来的84首词作中,约有四分之一为恋情词,这是贯穿其一生词作的重大主题。据夏承先生考证,姜夔在淳熙三年(1176)至十三年(1186)之间曾往来江淮间,在合肥与一位青楼琵琶女有一段缱绻缠绵、刻骨铭心的恋情。白石曾为她多次往来合肥,后来这位女子远去他乡,两人从此再未谋面,这段未果的恋情成为白石心中一生的隐痛[1]。笔者所要解析的恋情词,特指姜白石对于这段“合肥恋情”所创作的二十多首词作,内容上多是对相思之苦、光阴易逝、身世漂泊之感的倾诉,风格上拓宽恋情词的时空距离,独具“清空骚雅”气质,开拓出了新的艺术境界,“最易见到他对传统词风的某种‘改造’”[2]。
恋情词,是指描述男女双方恋爱时的相见、相离相思之感。夏承焘先生在其《姜白石词编年笺校》所列其有本事的合肥恋情词有《一萼红》、《琵琶仙》、《霓裳中序第一》、《小山重令》、《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踏莎行》、《杏花天影》、《浣溪沙》(钗燕龙云晚不忺)、《解连环》、《长亭怨慢》、《醉吟商小品》、《点绛唇》、《暗香》、《疏影》、《水龙吟》、《玲珑四犯》、《江梅引》、《鬲溪梅令》、《鹧鸪天》(肥水东流无尽期)、《鹧鸪天》(辇路珠帘两行垂)共计二十一首[1]。
在花间词写作过程,恋情词所带掺杂的轻柔软媚色彩,使得词作缺乏气骨,总给人娇软之感。姜白石以清雅、冷静、淡泊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独有的清雅恋情画卷,一扫前代软媚之风。张炎在其《词源》中说道:“不为清虚,且又骚雅”,姜白石的恋情词创作,实现了恋情词“雅化”的巨大转变。
姜白石的清雅恋情词首先表现在他脱离艳俗场景的描写,放弃对色欲、婉媚风格的追求,哪怕是暗示性的话语也从未出现,而是以自己的情感经历为基础,展开描写,反复诉说,以“健笔抒发柔情”,远远高出传统恋情词,孤高而不冷峻,真挚而不做作。在姜白石的恋情词中,多以超凡脱俗的意象组合来表达他高雅、清空的审美追求。在他的恋情词中,水的意象出现十八次,月十次,柳九次,山八次,梅七次,正是这些高雅典洁、清空脱俗的意象,才构成了姜白石恋情词的清雅风格。
以《小重山令》(一)为例: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群归。鸥去昔游非。遥憐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1]。
诗人毫不隐晦的写出了他所要思念的人,在词序开篇即写道“赋潭州红梅”,这里的“红梅”既是他日夜思念的女子。诗人直白的表露心迹,在他“人绕湘皋月坠时”,看到周围的景色,却是“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在东风的撕扯之下,横斜的梅花,显得那样的疲惫,如果,东风在加紧摧残,那么,仅有的红叶也会荡然无存。这要比林逋《山居小园》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加凄凉寒苦。红梅却是孤芳自怜,心中的凄苦有谁可以体会到?“香远茜裙归”初,诗人与“红梅”做着同样的梦,怀着相同的期许。“遥憐花可可,梦依依”再好的景色,也经不起相思之苦的研磨。“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在此处,诗人化用典故,《述异记》“帝舜南巡,死于九疑并葬于此。其二妃饿慌、女英闻讯奔丧,痛哭于湘水之滨,传说她们的眼泪染竹而成斑,后二人投江死去。”白石将湘妃泪尽的典故化用到咏叹红梅的词中,以“竹之红斑”比“梅之红花”更增加了恍惚迷离的艺术效果。其中一个“沁”字,描绘出了“相思血”沾染竹子的过程,使得意境更具有动态感,两种颜色,红的血绿的竹,强烈的反差对比,加深了这种相思苦的程度。同时,在词的内蕴上更加的深化了主旨,将自己对于“红梅”思念,与“湘妃泪尽”相对比,无形中提高了词的情感境界,也扩大了思念的深度和广度,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通过“湘妃泪尽”更加容易的过渡到白石对于红梅的思念之切。感情表达的愈加真切自然,并不显得突兀。
姜白石的很多词牌名直接引用梅花,如《暗香》、《疏影》、《江梅引》、《鬲溪梅令》等。姜白石正是巧妙地借用这些高雅典洁的意象,构筑自己的爱情城堡。刘熙载称“姜白石的词幽韵冷香,令人艳之无尽”。尤其是《暗香》、《疏影》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曾比较姜夔和辛弃疾的词作,特别推崇这两首咏梅词,云:“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稼轩纵横故才大,白石局促故才小。惟《暗香》、《疏影》二词,寄意题外,包蕴无穷,可与稼轩伯仲。”宋末词人咏物,多有寄托,就是专学姜夔的。清郑文焯《郑校白石道人歌曲》云:“此二曲为千古词人咏梅绝调,以托喻遥深,自成馨逸。”
碧水青山之间,注满了太多白石思念的泪水,梅花的傲骨,正象征着这专一的爱情,同时,梅花也是两人多次分别时的见证,睹物思人,更增加了恋情的深度。姜白石以清雅、冷静、淡泊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独有的清雅恋情画卷,一扫前代软媚之风。以“健笔抒发柔情”,孤高而不冷峻,高雅而不媚俗,真挚而不做作。
[1]姜夔.姜白石词编年笺校[M].夏承焘,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6,15,27.
[2]杨海明.唐宋词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