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2018-11-15 03:25费艳阳山西师范大学
长江丛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思想

■费艳阳/山西师范大学

2003年开始,“三农问题”被正式写入工作报告,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瓶颈”,农民与农村问题愈演愈烈,如何解决农民生存、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现实需求下,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日益引起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其平民教育思想为主题的研究论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库和学位论文库中检索到的有关晏阳初的论文成果为研究对象,对21世纪以来有关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理论研究

“平民教育思想是贯穿于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主线”。21世纪以来,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和学科对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进行了阐释,其中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理论的研究是其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学。李丽在《晏阳初中国特色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从教育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她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来源、内容以及基本主张进行论述。王琦的《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概述、当代解读、以及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启示三部分对其进行宏观阐释。

第二,伦理学。唐献玲在《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一文中从伦理学的角度阐述。唐献玲认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伦理特点: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同时从伦理学角度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进行了评价。

第三,历史学。徐幔在《晏阳初社会思想研究》一文中提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历史学色彩。文章从历史学的视角,采用历史学的史料鉴别、史实考证、历史比较的方法,从晏阳初的社会批判思想、社会整合思想、社会化思想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展现出他推行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的真实意图,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社会整改方案。

第四,哲学。田联进在《晏阳初的教育哲学思想探讨》中认为,一切教育理论与实践都源于哲学思想的萌动,而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的活力正是基于其超拔的哲学思想。文章探讨了晏阳初超拔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系中的自由教育哲学思想、博爱教育哲学思想和民本教育哲学思想,以及其教育哲学思想对当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启迪价值。

综上所述,近年来研究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对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进行阐释,关于其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渊源、理论内容和理论贡献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有关晏阳初研究的成果,社会各界日益认识到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这不仅是学术自由氛围下的产物,更是不同学科发展的一大进步。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

理论最终要服务于实践,晏阳初的教育理论对于当今教育也有其借鉴意义,这一时期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研究,更多地体现了其时代价值。通过分析近15年的文献资料,这一时期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成人教育。张夫伟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启示》一文中认为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于农村成人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主要是农村成人教育要立足于农村,依托于农村,服务与农村;既要向农民开展学历教育,又要注重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要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高度重视成人学校的建设;农村成人教育亟需广大知识分子尤其是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走进农村,加入到农村教育工作者的队伍中。

第二,农村职业教育。翁静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是目前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必要途径。我国应增加教育经费投入,逐步提高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

第三,当代教育。佘万斌在其《晏阳初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一文中认为,晏阳初教育思想对于当代教育的现实启示有:一是要充分认识教育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二是教育要充分尊重人自我发展的能动性;三是教育要有追求真理、勇于改革的精神。

第四,新农村建设。吉同权在《平教会的平民教育运动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中提出,合理借鉴平教会所探索出的有益成果,对于我国加快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是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的发展为根本;二是新农村建设要以“科教兴农”为指导思想注重农科教相结合发展农业生产,壮大农村的经济实力;三是新农村建设要重视农村的医疗和卫生问题;四是农村建设要增强农民的道德观念,提高农村的精神文明水平。

第五,农村扶贫工作。陈发云在《晏阳初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农村扶贫工作的启示》中认为,将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联系当前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可以得到如下启示:一、强化教育扶贫,注重人力资本投资,立足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素质;二、建立扶贫机制,逐步将临时性的政策扶贫导入制度扶贫的轨道;三、加大科技扶贫,推行教育、科技、文化、环境、基层组织建设综合发展的反贫困战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和农民两方面,这主要是基于21世纪初“三农问题”的正式提出,国家连续12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放在我国发展的制高点,使得社会各界掀起对晏阳初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的热潮,这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的反思

从以上研究成果的探讨来看,研究者在研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过程中关注了其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内容、价值等方面。尽管研究者们的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还是达成了共识,对问题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具体,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应辩证地看待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以下几点应引起重视:

第一,多学科交叉研究,拓宽研究领域。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晏阳初的思想进行深入分析与讨论,通过对近15年来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状况的梳理,目前涉及到的学科领域有教育、伦理、历史、哲学等方面,这也说明我们可以转换思路,从其他学科出发,运用不同学科包括西方人文社科理论对此进行研究。同时,在不同学科的基础上,不要局限于传统思维停留在史料解读层面,采用新的研究方法,使对晏阳初的研究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这不仅是对晏阳初研究内容的拓展,同时也丰富了研究方法。

第二,关注实验基地,完善平教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定县,其在湖南、四川、广西等地也进行过平民教育实验,对这些实验基地的研究也应引起关注。不同地区的农村和农民在生产方式、思想觉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其个性特征,将晏阳初及其平教活动放在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探索晏阳初在不同地区进行平民教育实验时所采取的方法与途径是否相同,所受到的效果是否满意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近年来学术界愈加重视晏阳初及其思想,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可以弥补研究空白。

第三,转换研究思路,增加研究创新性成果。“创新性是晏阳初平教思想的主旋律”,现在其平民教育的目的、内容、对象方法等方面。然而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理论性研究大多是对前人研究进行重复性的叙述研究,缺乏创新性成果,难以实现研究内容的新突破;同时关于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的研究多侧重于农村、农民的教育和发展,如何探究其在其他诸如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是目前研究者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秦平.破解教育“三农”问题进新农村建设[N].中国教育报,007-04-21.

[2]潘如意.三农问题与农村职业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4(8).

[3]侯且岸.平民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董松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农民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4(35).

[5]李丽.晏阳初中国特色乡村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唐献玲.伦理视角中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

[7]徐幔.晏阳初社会思想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晏阳初平民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华工教育了教育者
浅谈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意义
晏阳初为办教育卖张学良赠车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