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卉芸/西安市第八十六中学
电影《十二公民》等于十二位主要演员加一个场景。改编自1957年美国电影《十二怒汉》。也客观的反映美国陪审团是如何对案件事实进行讨论并作出裁判的翔实过程。虽然是电影,但是以话剧的形式展现了十二位模拟陪审员对一起故意杀人案件的证据推理论证、去伪存真的过程。简洁、朴素的场景,与生动、情绪饱满又逻辑严谨的台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令我置身于真正的刑事审判场景当中,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案件审理结果与演员讨论过程的内心挣扎、感同身受的报复心理以及先入为主又武断的善恶评判,最后居然被电影当中的逻辑说服,一开始对判决的迫切仿佛间也理性和舒缓了许多。作为一名处于人生十字路口,还在为前途选择专业犹豫不决的时候,这部电影推动着我想要深入了解法学理论以及运作方式。
电影检察官分析证据的过程,因为各陪审员不同原因的戾气、愤怒和浮躁一次又一次的被打断;各陪审团将主观意志强加案件当中左右判断的理由又那么接地气,感性和理性之间因为应当可信但不准确的证人证言、应当排他但又不唯一的凶器、应当客观但又充满感情的陪审员等等因素相互博弈,但最终还是统一了认识。好比在隧道内,经历无尽黑暗与曲折的摸索,看到光明疯狂向前跑,到了隧道口看到一片艳阳天一样的兴奋、喜悦、与无法替代的成就感与自信。可以说,电影中各位陪审员的内心表白可以代表我,也意味着可以代表普遍的大众。看过电影,我内心大呼过瘾,过瘾之处在于亲历了由黑暗走向光明、由混沌走向清晰、由感性走向理性,走出愤怒、走出怨恨,来到一个静谧又和谐的内心世界。但又有点意犹未尽,如果将这个场景平移到我国真正检察机关的案件讨论室中,电影里的“8号陪审员”此次本色出演——案件的主办人,而其他陪审员完全可以是追求公平正义的人民检察官,毕竟,对一起事关人命的刑事案件,其他检察官对案件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通过电影的艺术形式来向像我一样的普通大众展示,我们的检察机关在案件提起公诉之前,也是在尽最大努力寻求真相,以不枉不纵为己任。将会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认识冲击与司法正能量应当远超过这部电影,毕竟检察机关的背景设定更符合民众对检察官与检察院的模糊的认识,具有更强的代入感,电影的内容也更有宣传力量。
显然,在现实社会中,美国的刑事审判与我国的刑事审判大相径庭。通过现在的大众媒体和网络自媒体可以获得我国的刑事审判的真实内容,相比我印象中构建的美国的刑事审判,虽然更严肃但并没有表现得那样据理力争、陈情激昂。但不可否认与回避的是,我们都在或多或少的用偏见影响正见,在并不了解案情的情况下,以自己个人内心的价值观评判着案件的是非曲直。2017年发生的“于欢辱母杀人案”曾经一度几乎垄断新闻媒体法律版面,在案件还没有正式进入法庭审理之时,来自各路的发声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肆无忌惮得出于仇富、睚眦必报、事出有因等等自认为理由充分的原因,引领着普通大众的思维顺势而为,控诉案件中既是被害人也是被告人于欢,而从来没有考虑过舆论场域中个人的权利与于欢的权利之间的边界在哪里。和电影当中带着愤怒情绪的所谓陪审员如出一辙。
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还原事实真相的核心都是运用、论证取得的证据得出排除合理怀疑的结论,而不是依赖于什么样的庭审模式。仅就历史考量,海瑞、包拯身处的年代并没有现代的刑事审判形式,但也被誉公正的化身。只是,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一种“流水线”一样的生产模式,能把每一个人都塑造成胸怀正义观的人。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个月后的真凶出现”的剧情设计,会让公诉人的形象更充满正义之光,维护正义的职责更能让百姓认知与认同,对案件作出的任何决定更具有公信力,批驳媒体审代替法律审的社会怪现象更加犀利,法律的权威体现得更加活灵活现。这是我们对于法治社会寄予的美好愿景。我们正身处信息爆炸又交往频繁的社会,如果总是身怀捩气,总是不利于生活静谧的。电影《十二公民》以审判程序中的缩影映射着我们每一个人内心不理性的一面,并以振聋发聩的结果警醒着我们不理智的危害,告诉我们在维护自己权利与尊严之时不要无视他人的品格,发自内心对周围人平等以待。
可见,法律自身具有的理性不仅仅是一种规范他人行为的工具。法律从无到有的生成过程,更能使我们置身事外,理性的审视自身的感性与冲动,并寻求克制的办法,从被动的接受到主动的服从,这是一个弥合弱点的过程。对法律规范发自内心自省的认同是规范守法的关键环节。
注释:
①百度百科.十二公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十二公民 /1 39863 62?fr=aladdin,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