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 胡开福
摘 要:在小学美术“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一些美术思维,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创作作品的想象力,进一步张扬学生的個性,充分开发学生在生活中的美术素养和艺术素养。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上美术课时,大多数教师都是自己先在黑板上作一幅画,让学生学着画,也不管学生看懂或没有看懂,然后便让学生跟着他画。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使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陷入了一个极大的误区,此种方式对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绘画能力及促使其个性发展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可以说是完全扼杀了学生作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当前,要使美术教育对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建“生活课堂”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但是,在美术课的“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必须要做到“四不定”。
关键词:材料;形状;评价;否定
教师在小学美术的“生活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四不定”,即不定材、不定形、不定评、不否定,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对美术课感到好学、乐学,喜欢上美术课。
一、 不定材
美国的一位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曾经说过:“只有为作品创作者提供一切能充分发挥自己创作细胞的艺术素材和材料,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方法,进而创作出自己满意的艺术作品。”回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来,也就是说,在课堂绘画时,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类型的艺术素材,让他们在这些素材中自由选择、多重选择、优中选择,让学生在绘画的同时大胆体验多种工具的应用,并让他们进一步感知绘画材料的多种性能,并在自己不断选择、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运用能够适合表现自己艺术的一些工具和材料。比如,“触觉型”的儿童往往会选择能表现自己情感的一些材料、工具,而“视觉型”儿童则往往会选择能表现自己写实的材料、工具。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对他们限制了材料、工具,便会使得这些学生的创造个性的发挥被进一步扼杀。比如,在教小班学生美术课时,教师不能只允许学生使用红、黄、蓝、绿色的彩笔作画,如果有的学生提出选用其他颜色作画,多数教师便是不会同意、不会允许的,有些孩子在绘画时会选择小软笔、小画笔作画,这时教师可能会否定,说此类画不宜用软笔作画等一大堆理由……久而久之,教师的这类行为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无形中便形成了很大的抑制。
所以,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绘画时,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在课前便准备好适合自己创作、绘画和的材料、工具;或者教师可在课前可事先为学生准备好一些丰富的材料、工具,如各种画笔、各类水彩笔、各种类型的绘画纸、水粉纸、剪刀等,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有自由选择绘画的工具和材料的权利,从而使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
二、 不定形
绘画创作最原始的思维便是创作者自我思想情绪的表达,这种思维方式儿童也不例外。所以在学生绘画时,教师往往会为他们提供许多“优秀”的范画让学生学画、借鉴,同时辅助类似成人的一大堆思维方式并列举一些“新颖”的构思,教师这样做的出发点也非常简单,本意便是让学生在绘画时进一步启发他们积极构思、创作的习惯,但是这样一来,却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完全束缚住了,导致学生的绘画总是跳不出教师范作的创作模式和范畴,进而使得学生在绘画的同时大脑中充满了对别人作品的临摹和抄袭的感觉。例如:很多教师往往在教学时先自己作了范画,然后便用较长时间对范画的内容、画法、布局进行了“滔滔不绝”和“高谈阔论”地讲解,最后才让学生学着画。他们的想法是:学生学着绘画,能画像或画个差不多就不错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殊不知教师这样做,虽然重视了对学生美术技能的传授,而最重要的对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却完全忽视了。卢梭便说过:“儿童对每一件事,都是有他自己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强行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他们的思想,那便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对照学生的思维进行教学,并时刻尊重学生的思想、想法,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创作,从而充分激发他们对作品创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不定评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时,很多教师都会用一个标准——如“像不像”及从色彩、线条、造型等多个方面去评价去测量,在这里,笔者想说的便是:这样的统一评价对于学生的绘画创作虽然比较中肯,但它会抹杀儿童的一些个性差异,同时也会抹杀儿童的想象力及创造力。譬如,在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对绘画作品的效果十分重视,但在如何帮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如何获得成功的体验方面却很少去考虑。其实,学生美术活动的意义最重要的便在于活动的过程性,至于结果,无论成功与否,在学生看来都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教师只用一个预设的目标——学生画得像不像而去评价,根本不利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必须重视对学生创作过程的评价。首先,对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对美的情绪体验教师更要积极关注,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其次,教师的评价中要重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的培养。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作品给予充分肯定;要允许学生在创作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更要接纳学生不同的美术创作结果;再次,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表现、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进一步鼓励每一位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的过程中体验创新、展示个性的乐趣。
四、 不否定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便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不行,而经常听到表扬和鼓励自己的话。”所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如果教师否定了学生的作品,学生便最容易失去这种力量。因此,教师评画时,对学生要以表扬为主,并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点滴滴进步,然后不断加以归纳总结,在美术课上给予他们相应的肯定和鼓励,使得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想学好这门课的积极动力。
总之,教儿童绘画,不仅仅是教他们画几张像样的画,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观;当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建“生活课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并激发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为目的,否则,这种教育就是舍本逐末的教育。
作者简介:魏霞,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关小学;
胡开福,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