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象、意象到意境
——探析新时代中国杂技创作的美学走向

2018-11-14 06:14王俊新疆艺术剧院
杂技与魔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杂技意境美学

◎ 文︱王俊(新疆艺术剧院)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要求杂技艺术要肩负起弘扬文化自信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对于杂技创作而言,需要更高级的表达形式、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新时代中国美学思想。

对杂技创作而言,杂技因其“杂”而难以用明确的行业艺术标准去规范它的创作。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杂技长于展现“技艺精湛”和“制作精良”,“思想精深”始终是其创作短板。杂技艺术需要对杂技语汇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重构新时代的杂技美学。

当代的中国杂技在内容和形式上仍然是表面化的中国符号和中国形象,在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上、在观念和题材的创新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对此,我们应借鉴中国美学概念中表象、意象、意境的内涵来探求杂技创作的未来走向,为杂技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开拓新路。

中国传统杂技表演完全是表象的呈现,一般通过展示肢体技巧向观众传达其本体内涵,所以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对于复杂的事物和关系,表象是难以囊括的,这恰是杂技技巧的短板所在——不具有连续叙事的表达功能。

改革开放40年来,杂技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创作出了《天鹅湖》《你好,阿凡提》《西游》《敦煌神女》《百衣鸟》《哪吒》《白雪公主》等一批杂技秀、杂技主题晚会、杂技剧。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杂技创作更多地是在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在叙事上更多是意象的呈现。如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杂技创作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主题的挖掘上,有较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但在思想性上还较浅显。杂技主题晚会和杂技剧,不能表现复杂的戏剧冲突是由于杂技本体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些年来,杂技剧也多集中于像童话、神话、魔幻、传说等主题,主要是这些题材不需要太深刻的思想内涵,这就使得杂技剧更多是意象性的表演、一种感官上的享受,难以让观众体悟到深刻的思想意义。

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杂技表演对于完成意象的内容具有优势,但在意境的表达上仍拓展有限。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元素或途径。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它们所达到的层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审美的广度,而意境指的是审美的深度;意境是意象的升华;意象属于艺术范畴,而意境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总之,意境以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而这正是杂技创作在新时代亟需努力的。

当前,杂技创作在意境的表达和思想性的开掘上还远远不够。当然,思想性并不是指我们把它变成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把它呈现为哲学化的艺术。正如马克思所说,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倾向性是一种总的趋势,不必作为明确的概念性思想表达出来,而应该具体地、形象地隐寓于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

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尝试去探求杂技创作的意境。杂技艺术要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创新性表达,在哲学表达上有更多的突破,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魅力,让杂技艺术叙事达到意境的升华。

我们在杂技本体的创新和杂技剧类型的创新上,要大胆跨界,如充分融合中国古代诗歌、书法、绘画艺术中更擅长于意境表达的情形,融合中国戏曲艺术中凝练的舞台叙事艺术以及戏剧、小说、影视剧的叙事技巧,深入挖掘杂技艺术创作的思想源泉,更加注重场景和道具设计的情景化、情节化、叙事化等,达到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意境。

新时代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需从理论上不懈探索中国美学概念中表象、意象、意境的内涵,探索杂技创作新的路径和方向。在不断丰富杂技艺术性表达的同时,更要努力开掘杂技创作思想的深度、广度和宽度,让杂技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神彩和气象。

猜你喜欢
杂技意境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外婆的美学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纯白美学
老鼠演杂技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