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核心素养”是来自于英文“Key Competences”,属于舶来概念。截至目前,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欧盟,还是世界先进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界定还不统一。但是,他们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源于知识能力又宽泛于知识与技能的概念,同时强调了积极心态和责任心的个人态度因素。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大学生核心素养应该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我国大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大学生在成长阶段形成的教育理念,与终身发展的目标相嵌套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德[1]。具体而言,应该包括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人文底蕴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核心内容。
整体看来,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是构成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含人文精神与价值观;大学生的科技素养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人文素养是其他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且又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所以,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坐标[2]。第一,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根同源,两者皆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且它们都经过了改革发展的实践和创新,也借鉴了西方文化中积极的因素[3]。第二,大学生核心素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共同价值的认同基础,而大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第三,大学生核心素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养目标,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因为大学生核心素养是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核心素养既需要知识能力层面的培养,也需要价值观层面的引导。所以,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理性、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形成必要的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当前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再到文化价值观和社会心态,都在发生转型,原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在转型,阶层在转型分化,生活方式和文化价值观都在变化转型”[4]。现实矛盾的多样化和个人主义、功利主义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给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近二十年的高等教育扩招工作中,人文素养的培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支教引起了一系列教育危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阻碍了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感的实现。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需要满足青年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并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并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并努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可以说,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规定。
大学生是我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对象。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在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上不断提高。《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与可查询的国际数据比较来看,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超过中高收入国家水平[5],接受高等教育业已成为中国广大青年学子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显然,针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借助人文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科学的、合理的实践路径。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成为借助人文素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落脚点,而开展关于人文素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成为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作为一种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能靠强制性手段来实现,其培育的关键环节是通过理论点化、精神激化、道德教化、实践强化,最终实现价值固化的标准”[6]。
由于我国正处以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要求。广大的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坚实力量,理应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如到自身素养体系之中。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素养体系的价值取向,大学生才能来学习、生活和工作与社会发展趋势相一致,才可能为自己施展聪明才智寻找到最佳的土壤。如果核心素养中缺失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学校的学习,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都很难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必须坚持理论创新与教育理论更新同行。在高校“立德树人”的系列工作中,切实推进社会主义黑心价值观的认同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其中,首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要求高校工作者明确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位。高校工作者需要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在我国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高校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的高度全力推进大学生核心需要的培育工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核心素养的主体是大学生,为实现这一行为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为此,高校应转变教学模式,在培育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过程中,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可以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形成核心价值素养体系指明方向。
在理论创新、更新教育观念以及转变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还需及时更新教育载体,实现教育载体的多样化,即有效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将校园文化建设落到实处,使人文精神成为高校校园的一种必需,让人文社会科学的学习成为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与生俱来的育人功能,它可以实现潜移默化的、持续性的对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发挥影响。因此,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有利于实现大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转变,有助于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58.
[2]邹佳锜.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26.
[3]韩喜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的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4(07):7.
[4]葛晨虹.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道德问题的解读与思考[J].齐鲁学刊.2015(1):72.
[5]陈宝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M].党的十九大报告.北京:党的十九大报告,2017:337.
[6]冯留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