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师范大学
实践教学是按照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具体要求而展开的实践活动。南京师范大学学者杨启亮先生提出“教育硕士的教学需寻求一种新智慧,即尊重教育硕士的实践优势和从事教育和教学实践研究的优势,弄懂基础教育和基础教育管理的实践,学习并运用案例教学等适合于专业学位教育的新教学方式。”因而,学生可以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到实践后总结的知识与技巧。
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具体形式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观摩、课例分析、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几种常见形式。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应该符合灵活多样性的原则,努力将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落实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以实践性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目标定位、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实践教学日常管理八个影响因素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增强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教学能力,是实现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收回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汇总与分析,总结以下问题:
第一,高校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第二,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匮乏,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完善;第三,高校对实践教学的实习过程缺乏全面研究,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程度不高;第四,高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备。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首先各高校要明确教育硕士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随着将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纳入到教育硕士报考条件中之后,生源来源途径的不同是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所面对的新挑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的本科生,拥有不同教育背景,具备不同的学习教育基础,增加了实现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难度。
首先,各高校以实践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再根据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培养方案,实现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能力培养细分化目标。不但要强调增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和教学管理能力,更应该强调研究生对基础教育问题的研究能力,分析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能够提升教育理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其次,建立统一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遴选和建设标准,容纳学生能力强、规范运作程序、稳定发展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2014年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评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通知》[教指委发(2014)07号],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的建设内涵公布了“评选办法”,高校可参照“评选办法”中对示范基地“评选条件”来遴选基地,对基地承载研究生实习能力可规定为:每年能接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的人数不少于15人,并至少涵盖三个及以上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研究生在示范基地实习实践和研究的时间不少于一个独立学期;对基地指导教师队伍质量可规定为:具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和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特级教师数量不少于5人;对基地建设和经费的投入可规定为:每个基地每年投入不少于5万元,用于基地硕导培训、研究生实践工作室建设、研究生优质精品示范课程打造、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生生活住宿基本保障等,高校与基地合作建设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年。
再次,各高校普遍缺乏明确而系统的实践教学规划。部分培养院校或直接从事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院系缺乏对不同实施阶段、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关系的全面考虑,缺乏对不同形式实践教学所要实现的特定目标和要求的深入研究,因而缺乏落实各重要实践教学形式的贯彻和落实。案例教学、课堂观摩、课例分析、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几种常见形式。每一种形式对于不同的学生产生不同的意义与作用。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的具体操作过程与时间的协调,各个高校应互相借鉴、相互学习,深入贯彻和落实三个重要环节,才能够实现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综上所述,目标的实现过程监督,目标实现结果检验,评价是保障目标完全实现的重要环节。评价过程主要包括实施评价的人员、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方式。实施评价的人员应来自教师、研究生和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的学生)三个方面为主;评价内容要以实践教学内容为依托;评价方式应注重过程性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具有全面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启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与解释[J].教育发展研究,2005(6):77~80.
[2]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