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学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2018-11-14 17:48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最近几年,高校心理教育环境得到极大限度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空间,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依旧不容乐观。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高校学生群体之中,大约有2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不良情况,并且心理障碍的发生率相比之前也有着一定的上升趋势,这就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大学素质教育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现阶段的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全方位现代化人才而开展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不容忽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个体化差异逐渐的突出,帮助大学生提升心理素质,梳理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能够为大学生奠定心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也正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在面对和学校、家庭完全不同的生态系统时很容易感觉到迷茫和无助,无法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就业方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勇敢面对困难,帮助学生奠定心理基础,不断提升心理素质,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积极面对困难与新的挑战。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就当前的大学生而言,难免会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只有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才能够找准方向,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非常突出。就相关学者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来看,很多高校学生存在心理障碍,一般表现在失落感、自卑感、抑郁等。按照具体的分析来看,大学生心理问题普遍表现在人际关系障碍、适应环境困难、择业心理自卑以及自我认同感过低等方面。

(二)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第一,单一性的心理咨询以及治疗模式。部分高校直接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障碍进行矫正,但是这个模式仅仅满足了部分学生的需求,缺少心理的辅导与训练,也无法满足心理的发展需求。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方式过于的单一,缺少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导致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薄弱。

第二,简单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大学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理解还不够深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投入力度不足,教育资源相对有限,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相互的合并,这样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于简单化的行政管理模式。所以在积极探索各种有效措施的时候,就应该探索出满足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维护模式,最终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2]。

三、积极心理学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分析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之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了解积极心理学对于社会发展有怎样的推动作用,并且也应该认识到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之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如何才能够让大学生培养出自我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积极心理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仅是心理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对应的提升,但是却无法做到精神追求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同步。反之,人们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却在逐渐的扩大,负面心理不断出现,甚至还可能带来信仰危机等一系列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体制以及社会结构都出现一定的变化,当我国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经济的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都会出现相对应的变化,在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使社会心理也有所变化,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成倍增加,进而增强危机意识,出现不安全心理、不公平心理等一系列不健康的心理,并且还会增加心理不健康人群的数量,使得各种心理疾病的人数都在飞速增加,并且还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由于上述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困扰的出现,消极心理学研究的手段以及方法还无法发挥其功效。但是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积极人性、注重对于人们的价值与优点研究的思想观念,都能够满足当代人对于心理学的需求。事实证明,在当前社会处于健康发展、稳定繁荣的关键阶段,人们有关于社会良性因素以及个体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在考虑自身潜在因素的挖掘,同时也会去关注社会的进步与积极性。所以在出现积极心理学之后,就可以将心理学原本的功能和使命完全恢复,人们也可以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快乐幸福的生活下去。

(二)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益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心理健康观主要包含了幸福观、预防观以及积极观三个主要的方面,其所要求的是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需要关注到心理方面的负面因素,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个体潜能的挖掘,强调自我的监督与管理,就能够利用自身积极品质来克服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且也可以利用直观幸福感指标作为心理健康的主要衡量标准。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人培养良好的积极品质,遇到复杂问题以及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1、强调心理健康预防工作

在积极心理学之中应用积极预防的理念,能够有效的修补学生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而不是在出现问题之后再依靠外在的教育等方面的力量来进行补救。另外,积极心理学也提出,每一个人都需要依靠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勇气等心理品质,从而帮助自己抵御精神与心理方面的疾病,所以,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挖掘其内在的潜力品质,能够帮助学生锻炼与培养自身的积极品质[3]。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可能因为自己的长相或者是身材,难以在公开的场合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心出现强烈的自卑感。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秀品质,帮助其发现自我的长处;针对因为性格内向,而无法与其余的学生相互交流的同学,教师就可以让其进行偏好的观察,并且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挖掘自身的优点,就可以让学生逐渐的忘记自身还存在的缺点,从而达到对各种心理疾病加以预防的目的。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方面,高校还应该与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相互结合起来,可以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这样才可以帮助每一位学生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强调积极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完善自我以及提升自我认知的目标。

2、营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氛围

一直以来,环境对于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提升教师的自我亲和力,能够与学生做到坦诚相见,不要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之上的压力,能够在课堂之上发表自己的内心想法,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感。如在现阶段很多大学生认为心理咨询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才会去从事的事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较大的抵触。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富有感染力、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上存在的偏见,在课堂之中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氛围,这样就可以让心理健康教育课真正成为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的主要场所。

3、重视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偏向于对心理疾病问题的分析与矫正。现阶段,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将注意力放置在培养积极品质这一层面上,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利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就可以防范心理问题的再一次出现。马斯洛心理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需求主要包含了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需要、胜利需要等各种需求。在个体得以发展的同时,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可以促发学生更为高层次的努力动机。所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关注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从而开展相对应的课外活动以及校外活动,这样才能够在活动之中让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并且也可以感受到价值真正的意义所在,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踏上健康的发展之路[4]。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个阶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都在飞速提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全新的思路与方向,应该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以及层次的基础上,构建出立体化、多元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模式,在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与矫正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发展其积极的心理因素,对于新时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并且对于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生活与工作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桃元.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考试周刊,2018(20):21.

[2]梁银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究[J].学园,2017(25):40,59.

[3]姜巧玲,梁彦蕊,李稚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6(15):5,7.

[4]张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新课程(下),2016(01):54.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