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的辅导员思政教育功能实现

2018-11-14 17:42■/
长江丛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交流

■/

辅导员思政教育中作对大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引导大学生朝向正确的思想方向发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但现阶段,辅导员思政工作受到新媒体事业发展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一定挑战。同时,又能利用新媒体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因此,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辅导员应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发挥新媒体应有的教育价值,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一、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改变大学生日常交流方式,并使大学生思想意识较为复杂,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首先,随着新媒体事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虽然为人们的互动带来便利性,但交流内容的真实度降低,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使辅导员难以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其次,大量信息通过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发展产生负向影响,不利于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最后,大学生过于依赖新媒体技术,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休闲,从而浪费大量学习时间,对辅导员思政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二)新媒体背景下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背景下,为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一定挑战,但同样也带来一定发展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交流方式,而是通过网络实时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减少地位差距感,使辅导员有效了解大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从而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并且,新媒体技术具有信息转播迅速的特点,辅导员通过网络有效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及时发现大学生思想意识问题,并进行解决,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使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更加多元化,通过网络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视频,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印象,提升思政教育水平。

二、基于新媒体的辅导员思政工作开展策略

(一)加强对新媒体的了解

辅导员要想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应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了解,掌握新媒体技术内涵等相关知识,不断提升自身新媒体素养,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水平。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

辅导员应定期接受培训,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能力,学习新媒体技术相关知识,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科学运用新媒体技术。并与大学生之间进行有效互动,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在了解新媒体技术后,辅导员应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应用方式,利用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技术软件,与大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根据大学生实际心理问题,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发挥新媒体技术应用的教育价值。

(二)强化新媒体背景下工作能力

新媒体发展背景下,辅导员运用传统的教育方式,难以满足大学生对思政知识的需求。因此,辅导员应提升获取新媒体内容能力,及时对大学生在网络中发布的动态进行分析,以此作为基础,制定针对性教育方案,引导大学生思想朝向正确方向发展。同时,辅导员应加强政治敏感性,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并且,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中,应明确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根据大学生性格特点,科学的选择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管理新媒体网络环境

在新媒体环境中,传递信息较为便利。因此,在网络中充斥各种信息资源。辅导员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时,应培养大学生分辨信息能力。使大学生在网络中,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辨别,并对不良信息产生抵抗能力。同时,辅导员应对校园网络进行监督,筛选信息资源,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辅导员应指导大学生认识新媒体工具,使大学生可以正确运用新媒体工具学习思政知识。除此之外,辅导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建网络教育平台,使大学生在平台中进行交流,方便辅导员监督大学生思想发展情况,避免大学生走入思想误区。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校越来越重视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但受到我国新媒体事业发展影响,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挑战和机遇。在教育过程中,辅导员应加强对新媒体的了解,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并且,辅导员应强化思政教育工作能力,对新媒体网络环境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以此发挥新媒体技术应用价值,不断提升思政教育水平,培养出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政交流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如此交流,太暖!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