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适应能力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可以让高职毕业生自身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进入新时代,目前在校的高职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吧,在家庭中得到的锻炼较少,自我意识较强,接受的教育也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异。第一,独生子女会得到家庭更多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缺失,从小得不到适应能力的锻炼,导致缺乏单独做事的能力。第二,高职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的多为职业教育,由于社会职业教育观念存在的问题,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获得的知识面较窄,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第三,学生接触社会教育机会较少,学生长期处在校园相对比较单一的环境中,对社会形势的变化不能及时察觉,很难在短时期内跟上社会的发展形势。以上的因素造成了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适应能力较差,也导致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的职业教育目标也在不断的更新,总体而言,就是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走上社会以后从事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根据职业教育的目标,高职学生走进校园开始,就应该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有目标性的搜集市场对职业要求的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学会不断学习的能力,而且要有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在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中脱颖而出。
高职的教育本身就偏重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但是在这过程中需要将动手能力转化成社会实际需求的职业技能。理论可以知道实践,所以在学校中也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打好基础。目前,高职院校的实习场地基本较为完善,配备了较强的专业师资以及实训器材,高职学生在学校里就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动手能力。改变以前那种理论学得很好,而动手能力却一般的状况。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接触社会生产一线,高职院校积极探寻工学实践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环节,让学生尽早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践经验。
随着高校社团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社团作用尤其突出,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放下课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与各种人交往,可以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帮助自己积累社会实践能力,逐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将来步入职场后尽早适应职场新环境。参加社团活动还可以认识到来自各个专业甚至是各个学校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我们的交际圈子,这也给了大学生们更多的与人交往的机会,使大家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要知道,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职场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学生能够慢慢的开始了解学校,开始了解自己的专业。通过和陌生人沟通,学生能够不害怕和陌生人沟通,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广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平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有机会参与,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是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从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并能扩展他们的生活体验,加快个人的社会化发展。前文提到过,高职学生大部分时间学习生活在比较单一的校园环境中,导致他们容易忽略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压力,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将阻碍学生走上社会的发展,也许一点点的不顺利就会严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不能正确的面对社会的复杂性。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参加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社区共建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参加实践活动,使实践活动深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使社会实践活动经常化。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所学专业与现实接轨的契合程度,以便调整知识结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可以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然而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主动对接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足。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要在学好自身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全面的知识背景和强势的专业实践技能,切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