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教育观念滞后、教学指导思想上不够重视,教学内容不够规范,模式僵化单一、资源缺乏,教学效率低下、经费不足等,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实效性,无形中也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思想价值观念淡化。种种情况表明,解决思政课程的教学问题刻不容缓,在思政理论教学的同时,社会实践教学必不可少。
实践推动历史的发展,自2011年2月教育部提出“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落实学分、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覆盖大多数学生”的具体要求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泰州市高等院校也在致力于拓宽社会实践渠道,并与当地红色资源建立了相关实践基地。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导致社会实践难以施展,通常以阅读思想理论著作和提交读书报告作为主要的实践考核方式,这种实践模式借助于书本,较为生硬沉闷,难以加深大学生对思想理论的认识,并不能真正起到社会实践的作用,达不到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各种课程资源,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学方法,结合专业特色和地方文化资源,有效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感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主动亲近思想教育,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社会实践交流平台。
泰州市作为江苏省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红色资源丰富,为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在拓宽教学渠道的同时,植入地方红色资源,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激发学生探究新时代理论的学习动力,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红色资源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涵盖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力量。泰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已开发并形成规模的红色资源众多,主要表现为几个类型:一是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指1924-1945年泰州地区留下的革命历史遗产,包括沈毅等中共早期党员的革命活动地、史迹和人物事迹;抗日战争时期泰州各地中共基层组织的活动地、新四军在泰州的抗日活动旧址、史迹和众多新四军指战员的英雄事迹;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反动军队交战的旧址、人民海军诞生地旧址、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指挥部旧址等[3]。这些文化资源一部分已经定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比如烈士陵园、黄桥战役纪念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旧址等,对教育和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有裨益。二是公共服务资源,政府十分重视文物工作,修缮大批文物保护单位,如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传承历史文化,彰显泰州历史风貌。三是社会文化资源,包括稻河古街、古镇、公园、城市围墙等等,营造了良好的新时代气象。
实践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使大学生参与学习,从实践中感悟思想理论的重要性,鉴于校内资源较为匮乏,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借助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展开合作探究,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和认识,进一步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高校思政课程主题大致分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几个方面。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90后、00后的大学生获得各种资源的渠道广泛又快捷,能够第一时间关注社会现实的热点话题,他们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但在思考和分析问题方面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容易人云亦云。针对大学生这一特点,思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热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地方红色资源植入最新教材,开展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实践教学方面,因思政课多为大课堂教学,且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建议以班级为大集体,小组为单位,并考虑男女生比例分配,展开社会实践合作学习。教师结合泰州红色资源,确定活动主题,在实践内容选取上,要贴近现实,具体实践方案:选择泰州市一处红色资源,利用空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走访参观,一般10-12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走访地点可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遗迹、社会生活场所等,考虑大学生经费问题,建议选择免费参观的场所。方案的设置要体现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为主,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实践。
借助泰州市红色资源平台,选取走访地点应契合活动主题,富有时代气息的有公园文化、墙壁文化、老街文化;历史深厚的有泰州市博物馆、新四军纪念馆、海军基地、泰州市烈士陵园等。具体实施方案如下:由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决定活动地点,组长组织前往参访。参访并非走马观花,社会实践完成后,小组成员需要探讨活动成果,相互交流心得体验。每组也需要提交一份参访报告,注明参访时间、地点、参访人员以及小组活动的心得体会,另外为了确保活动参与度,需有小组参访者在当地的照片为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社会实践,也给大学生生活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完成后,利用课堂时间,开展类似《寻找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寻找身边的历史》、《我的中国梦》等为主题的交流活动。每组可借助多媒体等形式,由一人做交流汇报,汇报内容包括小组参访情况介绍和心得体会,交流报告须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汇报结束后,其余小组就参访内容和感悟进一步展开讨论。尤其是走访同一地点的小组,最具发言权,更容易激起思想的火花。在汇报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进行评价,肯定小组活动的优秀表现,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总结。有助于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近两年大学生走访情况来看,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兴趣不同,利用朋辈心理,组成小组参与活动,红色资源的不同带给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如泰州市博物馆,馆藏丰富,一方面大学生通过博物馆来了解泰州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另一方面馆内展览呈现的历史变迁,使得大学生感悟到新时代的发展,容易产生时代的共鸣。再如泰州市烈士陵园,是鲜活的爱国主义教材,大学生亲自去感受泰州市革命传统、缅怀先烈,忆苦思甜,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实现的。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再进行交流汇报,形成对时事政治、学习经验的分享,是对思政教学理论内容的升华,自主合作活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大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多媒体的使用,也能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最重要的是,可以让思想政治理论从抽象的书本中“走出来”,增强了思政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让大学生更容易贴近理论,坚定政治理想信念。
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提倡个性化、实践性与开放性教学,无疑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发展方向。[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设置社会实践的主题内容和大致方向,在活动交流会议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活动中观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特色,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认知风格及个性特征,以便于后期跟进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依托泰州红色资源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难以计算考核,红色资源深入挖掘不够,小组参观可能流于形式,只是为了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大学生缺乏基础知识,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认识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实践考核方面。根据最新的教学意见大纲,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突破传统教学考核模式。社会实践的考核,依据小组活动的完成任务情况、汇报情况、在思政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课堂交流会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资源利用方面。尽可能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不仅仅局限于烈士陵园和博物馆这些较为显性的资源,还可以利用公园、城墙、老街古镇等社会资源,提取红色基因的精华部分,在走街串巷中感受思想教育,提升道德意志。
第三,小组活动方面。小组活动容易出现人浮于事的情况,需要选取核心组长,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活动的前期筹备和活动环节的分工安排。通过拍照记录社会实践过程,确保每一位都真正参与到实践中,依据照片人员来考核,是较为新颖的考察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活动参与的热情,增强社会实践的动力。
实践教学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发挥主人翁意识,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对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也会起到一定作用。尽管目前泰州市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的实践运用中仍然存在不足,但不可否认,运用学生自主参与思政实践活动,优势明显。必须看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思政教学的重中之重。发挥地方文化资源,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进一步加深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直观感受。高校也应该多与当地红色资源建立合作基地,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搭建坚实的平台。
思政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与时俱进,更需要因地制宜。泰州市高校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整体要求,在实现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培养和造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