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从个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取向,到社会群体赖以集体行动的价值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对党的忠诚、信仰、服从的思想基础,进而形成对社会主义制度与道路的心理和价值认同。①理论的吸引力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历史动态,透析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问题,对于坚定理论自信、固牢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任何一种理论的吸引力既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不断变动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其吸引力状况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发展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揭示出中国革命的实质与规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理论的科学性与彻底性,从而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武器。在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先后取得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理论的科学性与指导实践的有效性在历史的革命实践中增强、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新时期,经济变革取代政治分层,阶级斗争开始淡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也开始由意识形态和领袖魅力意识形态为主导向以经济绩效为主导、从单纯的盲目认同到理性认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得到了理性彰显。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效来看,民众对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都大大提高了。同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成功也催生了人们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内容的认同,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得到彰显。可以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彰显,反映的是民众对理论改造世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就的一致认同。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对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推动作用并不是直接的、直线式的。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和信仰被边缘化的倾向日益显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出现了现象化式微。
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风险加剧。所谓边缘化即去中心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取得革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胜利的理论,在社会意识中居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泛意识形态化和非意识形态化的暗潮不断涌动,冲击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较之民众的思想观念,更具有系统性、理论性、渗透性、引导性和隐蔽性,并通过一些学者的阐述和发挥,通过网络等媒体传播等途径广泛影响着我国各个群体。
此外,当前网络已成为舆论交锋的最前沿、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的发展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网络传播的有害信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行使带来负面作用。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优势大肆传播反动信息,不断向我国渗透西方的意识形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虚假信息,危害社会稳定。网络化的负面作用加剧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倾向。同时,包括各种有神论思想在内的多元社会思潮的泛起与传播也在不断消解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风险加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对民众思想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民众思想的导向力减弱。我国社会转型是一个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是现代因素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和由名至实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权威政治向民主法制化的嬗变、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变,这些方面的转型交互影响,是社会结构整体的一种根本性变迁。在这个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复杂化,社会成员的价值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趋于务实化。他们开始从自己的实际利益需求和自我的价值标准出发来决定意识形态取向,政治信仰领域的价值真空和理想信念淡化问题突出,社会成员的这种政治心态在特定情况下可能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对分离。
当前中国民众的思想日益多元化,无论是在政治信仰、对马克思主义态度还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认知上,都出现了与传统认知的差异。这反映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增加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行使的难度。这种现象导致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心理分散化,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民众思想的导向力减弱,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任务进一步加重。
理论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彻底性与科学性上,更重要的是表征理论指导实践的效力。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只有“理论掌握群众”,“变成物质的力量”,才能真正解释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然而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不足的表现之一就是其对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解释力不足。
当前,分配领域中的公正问题日益突显。对于这个问题,著名学者胡鞍钢在其著作《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书中指出,社会分配不公是中国社会不稳定的终极根源。目前,我国亿万富翁已超过数千人,百万富翁已达数百万人;而另一方面占总人口10%以上的贫困人口的收入却占总收入的不到5%,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达1.4-1.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②这种现状显然是民众不愿看到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③社会分配不公正、贫富差距过大的严重性已伤害了民众对于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它背后所暗含的政治、社会意义极为深远。如果党的理论、政策不能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诸如上文所述的问题,不能实现社会总体性的公正,那么处于不公正的一方的民众就会产生不满情绪,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正如考茨基曾经所说的:“如果我们探讨社会主义的目的,那么可以说,它在最初是要排除从资本主义时代开始以来就在社会上泛滥的群众性贫困和群众性苦难。”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当下突出问题的解释力不足成为其吸引力弱化的重要表现。
当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出现一定程度的式微,这种式微的出现表征的不仅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本身真理性、价值性的未展现,或者说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同时也反映出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涌现、特别是西方敌对意识形态渗透加剧的现实。面对中国意识形态问题不断凸显的现实,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怎样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不仅关系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未来发展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这就需要广大意识形态工作者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探索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方法与路径,从固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注释:
①朱林,刘爱莲.概念·构成·尺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认识论域[J].学术探索,2012(3):15.
②何卓文.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的利益关系矛盾——当前党政领导干部关注的重大思想现实问题(八)[J].科学社会主义,2005(2):8.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
④中共中央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德国社会民主党关于伯恩斯坦问题的争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