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韵然/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董事会办公室
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引导一批非研究型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会议要求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创新职业教育模式,通过推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等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推动公办、民办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保障。同年,教育部酝酿启动高校转型改革,三部委共同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院校特别是1999年后新建本科院校寻求与重点大学错位发展的办学定位,向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转变。在此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成为一种新类型大学,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市场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理论应用和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这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既不同于研究型高校的理论创新定位,也不同于职业类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
首先,开展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的有效举措。相对于研究型本科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多办学时间不长、硬件建设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影响力不强等先天不足。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可以向高校提供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双方共享实训场所和设备资源,共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等,从而弥补应用型高校的先天不足,高效利用了社会各项教育资源,推进学校内涵建设。
同时,开展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是响应市场对于人才要求所需。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生产结构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社会也加大了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与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也对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要求。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把课堂传授理论知识与企业主动获取实践知识和提升应用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向社会输送满足其需要的人才。
第三,就企业而言,与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是促进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低成本、高效率途径。企业在发展中,既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又要尽可能降低包括用于提升技术和生产力在内的各项成本。研究型高校侧重基础理论研究,学术成果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企业与之合作的时间、经济成本均相对较高;而应用型高校可以针对企业具体需求开展周期短、转化率高的技术创新研究。
校企合作之所以能开展,本质上是由于双方利益驱动,理想的合作以“双赢”为目标。在此双赢背景下,我国校企合作开展的常见模式包括:科技成果转让、大学科技园、校办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产学研工作、高校后勤社会化、长期全面合作协议、创办分校或二级学院等[1]。上述模式有的对高校的学术能力、理论创新能力甚至校企双方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如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产学研工作、创办分校或二级学院等,并不适用于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这些合作模式的本质不外围绕几个要素:技术及成果开发共享、经济利益共享、人才培养、物资利用。董美玲[2]曾分析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几方面特点。本文认为,如果不考虑政府支持等外部因素,结合应用型高校和企业的需求,值得对校企双方以下几个内在动因展开具体分析。
市场经济环境下,合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企业不变的目标。对企业而言,要从高校获得直接经济效益,除高校后勤企业化外,主要通过技术转化实现。技术成果转化为直接经济效益需要一定过程和条件,这对企业发展战略提出了要求,需要企业权衡长远与短期利益。当然,在校企合作中也不乏出现企图利用教育资源打擦边球、获得经济回报的现象,应该坚决杜绝。
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获得资金支持。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投入经费、学杂费和社会来源的各项经费。大部分应用型高校的政府投入经费非常有限,甚至没有,学杂费也难以维持学校建设发展,因此应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寻求企业项目服务经费、成果转化经费、产品销售费用等收入。
高校最重要的职能是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使命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通过市场来检验。与企业合作可以让应用型本科高校充分了解真实的企业需求和就业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等。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包括引进适应企业环境、能满足岗位需求的职业化人员,并使人才通过工作实现自身职业发展,提升人力资源质量,促进企业良性发展。但由于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有一定周期性,企业又似乎不必通过校企合作也能从市场招聘到人才;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向学校提供实习场地、培训师资和设备等,易被视为增加了负担;至于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更是要求企业投入人力,因此人才培养这一动力不足。此外,一些小型初创企业需要高校开展员工培训,而规模化大型企业自身已建立了培训体系。因此,尽管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是双向的,但企业要权衡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
有校企合作需求的企业往往是技术密集型,需要不断改进优化具体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环节。当然,投入研发成本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能降低生产成本,但实际往往受繁重的生产任务和市场压力的干扰。同时开展技术研发对企业人力资源、软硬件设施也提出了一定要求。校企合作中,企业把改进具体技术的任务交由应用型高校完成,或者利用应用型高校具备的场地、设备等软硬件设施,在实现技术改良和成果转化方面易于收到较好效果。
应用型高校学术理论研究相对薄弱,但具备一定技术研究能力,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生产实际、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校企双方在技术需求方面驱动是相互的,但对高校师资力量有所要求。
通过对上述三个要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应用型高校与企业双方最易于在技术需求驱动下促成有效合作,人力资源需求和经济利益需求能否促成有效合作则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展战略与定位、与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融合度和师资水平。此外,合作培养人才的有效性还受学生参与度的影响。
要与企业达成有效合作,实现精致化内涵发展,应用型高校在具体实施层面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是明晰专业与岗位匹配,精准就业定位。同一专业在不同类型企业中的岗位定位不同、发展通道不同、福利待遇等也不同。因此,对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高校要充分了解各个岗位对于人员知识、技能、素养等要求以及职业发展通道等,从而就匹配专业形成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二是提升技术研究型师资力量。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大力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优化考评激励制度,要求教师除基础理论知识外,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组织教师开展企业挂职训练,鼓励开展技术技能研究,并将相关经验与自身教学、科研相结合,以此提升高校服务企业的能力。
三是加强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往往热门的金融类、计算机信息类行业较物业管理、公益慈善类行业更易受学生欢迎而就业积极性更高。如果学生没有成熟的职业发展观和清晰的职业定位,往往会受企业所在行业定位影响,即使所学专业与企业岗位匹配,也不愿进入该企业,甚至考虑转专业或就业后转行。因此有必要加强企业文化在应用型高校课程中的植入,并引导学生对就业和职业发展形成正确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