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坡 张立峰/山东华宇工学院
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积极深入高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高校学生是否有过被电话诈骗的经历,其中共选取5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形式进行有关情况的调研。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在高校学生是否遭遇电话诈骗这一问题上,有72%的同学遭遇过电话诈骗,并经常收到电话诈骗短信;有28%的同学表示至今未收到电话诈骗信息。在高校学生是否受骗这一问题上,有4位同学表示被电话诈骗过,并被骗取一定金额资金,其被诈骗的方式多为话费充值、游戏充值和产品推销等;其他同学未从受骗。不过,8%的被电话诈骗频率相对偏高,同时,受骗学生精神状态也将受到影响,更甚者将出现心理问题。对此,当前高校做好防控电话诈骗策略宣传工作刻不容缓。
笔者通过对多所普通高校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多数受调查学生应对电话诈骗的手段过于单一,多以立即挂断电话为主,或者将诈骗电话号码拉倒黑名单,以防止该电话继续拨打,除此之外学生未曾有过其它防控举措。同时,通过实地访谈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在预防电话诈骗举措宣传上仅仅停留在通知层次上,教师未曾跟学生深入讲述过应对电话诈骗的应急策略及其被诈骗后问题处理的方式。此外,家庭对电话诈骗的应对手段了解甚少,部分家长在遇到关于子女的电话诈骗时,往往会第一时间联系学生本人,不过学生本人手机往往处于关机状态或者无法接通状态,这就致使家长无法第一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同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有68%的同学未曾给家长预留过辅导员或同学的联系方式,该项内容的缺失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这致使 部分家长被电话诈骗,造成家庭部分财产损失。
高校作为学生教育的管理者和监督者,要从关爱学生心理入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尤其在面对诈骗行为时,能够有防控与处理能力,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做好信息的宣传与监督工作。一方面,高校积极做好防控电话诈骗信息的宣传工作。高校要从本源着手,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一是做好上行下效监管工作,将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转达到位,同时,也要将防控诈骗相关法律章程宣传到位[1];二是高校做好有关制度的制定与出台工作,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和出台防控电话诈骗宣传方案,并通过校园网络平台(BBS论坛、校园网登录窗口、微信平台、QQ平台等)、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栏进行宣传,以此帮助学生弄清电话诈骗的基本形式。另一方面,高校要做好信息宣传的监管与督促工作。在防控信息宣传过程中,学校各处室部门是否将政策落实到位有待学校相关部门予以监督,对于在预防诈骗宣传工作表现优异的部门要予以表扬,反之要予以批评,做到奖罚分明。同时,高校相关部门要做好防诈骗信息宣传的督促工作,对于宣传过程中滞后的单位或个人要予以督促,以引导其跟上学校宣传工作的步伐与速度,最终保证防诈骗信息宣传工作的有效进行。总之,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要紧跟社会教育发展步伐,做好防控电话诈骗信息的宣传与监督工作。
高校学生作为电话诈骗的直接接触者,其既要保持清醒头脑,明确预防诈骗的技巧[2],又要做好预防电话诈骗的经验总结工作,以此帮助其他同学预防电话诈骗。首先,高校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争做防诈骗能手。学生要深入学习学校下发的有关文件,以此夯实自身防诈骗专业知识,提升自我对诈骗手法的认知能力,最终达到防控诈骗的目的。其次,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共同应对电话诈骗,形成防诈骗小团队。当前,高校学生要学会互助,尤其在个别同学被电话诈骗时,班级其他同学也勇于担当,做好该名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帮扶工作,以此彰显防诈骗过程中的团队力量。第三,高校学生要认真对待电话诈骗的多元形式,并做好经验总结工作,实现信息团队共享。现阶段,国内高校学生遇到的电话诈骗形式多样,且诈骗手法有升级趋向,对此学生要创新应对理念,及时更新防诈骗理论知识,以此在实践中达到防控诈骗的目的。同时,学生要做好经验总结与交流工作,将防控诈骗信息在团队中得以共享。总之,在防控电话诈骗过程中,高校学生作为直接参与者,重视防诈骗意识建设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