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寒雪,王鸣晖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特殊的一部分,既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又正处于思想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因此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
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难免会感到迷茫甚至受到一些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的影响[1],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帮助和引领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程,才能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知识、有前途、价值观明确担负中华复兴大任的接班人。因此,培育研究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个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
对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使我们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敬业使我们认真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诚实友善有利于我们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个人幸福感,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和价值取向。对社会而言,青年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青年的价值观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2]因此培育研究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战略性的意义。我们必须在青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他进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引导,让这种价值观成为习惯,并且推广到社会中影响更多的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民族的希望。新时代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增强承担国家复兴的使命感,才能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工作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学生应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四个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学指不骄不躁,勤奋学习;修德指加强道德修养待人诚实友善;明辨即明辨是非,敢于决断;笃实即为人处世踏踏实实。目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学生受到多方面文化冲击,文化倾向多样,学生本身个性鲜明,竞争意识强烈,政治意识较弱。其次,互联网时代,学生喜欢快餐式文化,碎片化信息,学校网络文化建设较弱,价值观教育不宜在学生中快速展开。最后,学校和家庭联系缺失,无法合理分配共同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责任,而且学生人数逐年增多,高校教育压力增加,教育难度增大。
(二)培育方法。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联合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全方位的实现培育目标。首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教育的全过程促内化,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教育,例如开展爱国教育党课、法制宣传栏等。其次,紧扣社会事业发展,全体社会的价值取向,同样也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向学生积极灌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基础概念,在学校的科研活动、社团活动、奖学金、助学金等的评选过程中贯彻自由、平等、公正原则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最后,加大宣传教育和实践教育,合理运用网络宣传和社会舆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快速展开,增大实践教育的力度,例如实地参观英雄馆、纪念碑、开展辩论会等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实践学生会更快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习惯。
(三)考核评价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积极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传播。建立德智体美全方位考核,以及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联动协调配合的考核评价机制。规定志愿服务时长,使学生定期参与志愿服务,积极进行社会实践。运用电话和网络通信的力量,学校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因材施教进行考核评价。学校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应结合专业成绩、科研能力、诚信档案、社会实践等方面,使学生全面发展。家长多了解社会时事,做好与学生的沟通,才能更好地配合学校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