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宁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在中国古代,已经具备了一种具有艺术审美的造物理念,它不单单等同于复杂工艺,更多的是一种匠心的展现,情感与器物之间一向存在着联系,所以改造器物不是简单的修补和改正。为了强调这种改造活动的主观性和创新性,我在本文中引入了“再设计”的概念,以此希望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来论述中国古代器物的改造问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再设计的一个高峰时期,墓葬中发掘了许多再设计玉器以及大量残玉料和玉器再设计残片,这说明该时代对于玉器有着不同于以往的特殊设计需求,具体来说玉器再设计的原因,分别是针对玉料本身、针对辅助性金银工艺以及针对时代社会背景产生的论述。
(一)玉料珍惜原则及制玉技术发展。古人对玉的珍重程度之高一方面是由于玉料本身的价值高,作为一种财富存在。另一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制玉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如春秋时期“游丝刻”,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的玉璜便运用此技术,通体雕出极为细密的阴线勾云纹。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工具的运用,制玉技术更进一步发展,镂雕技法、镶嵌技术、分雕连接技术、抛光技术等都可以说是战国时期制玉技术之成就。
(二)贵金属产量的保证及金银工艺的发展。战国末期文献《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提到:“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战国时期的金银生产确实空前繁荣,大量的开采砂金为金银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原料的基础,而这些贵金属的特性又给玉器再设计中金玉工艺的融合带来了一个条件,那就是金银本身所具备的良好的延展性能,如曾侯乙墓金缕玉璜中缀合两段残片的三段金缕的运用。至于再设计,要将光滑的玉器与金银器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发展迅速的金银工艺,比如错金银、鎏金、包金等无疑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发展的可能。
(三)自由度较高的匠人生存环境及贵族阶级需求。在周天子统治地位衰败,诸侯各自为政的局面下,金玉作为财富象征,对其的需求一定程度便体现在了玉器的设计上,拿到一件旧玉对其极尽奢华的用料装饰和再次设计也成为了贵族阶级对玉器匠人的一个要求,即满足了贵族阶级的赏物需要。以及礼崩乐坏下玉器本身的礼器功能的衰退,使得当时对匠人创作的约束较少,创新自由度较高,装饰需求明显,因而诞生了一系列工艺精湛构思巧妙的玉器再设计作品。
(一)对玉器个性和工艺传统的尊重。春秋战国对玉器的再设计遵循一个理念,概括来说就是因“料”施艺。这里的料指的不是玉器的原料,而是再设计对象本身,根据旧玉的特征以及完好程度来做恰当的再次设计。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经再设计的玉器有许多甚至对其原本形制都没有改变,如1980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北郊芦家口出土的一对玉琮,报告上简单来说就是将新石器时代的玉琮横切成两件,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切为二,在两部分琮体上切口的那一面仍旧有着较短的射,也就是秦人切割后打磨出了新的射,这是在试图保留原来器物的外形特征。
(二)再设计玉器体现的人文情怀。春秋战国时期的匠人对于前朝器物的再设计有更多的自由度,他们运用本时代的造型设计手法,使旧的器物反映新的时代特色,并服务于新的功能。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古人对于器物设计追求的是一种看不出加工痕迹的效果,但对于器物再设计,不是力求同化为新时代的产物,而要刻意的保留其某些特点,这就说明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浑然天成固然是一种境界,但包容和尊重也是一种设计理念。如西安市北郊芦家口的玉猪,由玉璧再设计而来,但是全身布满的蒲格谷纹和残缺不全的双身动物图案还是原玉璧上的纹饰,又如芮国梁带村墓地的玉龙身上数道隐而不显的商代主流纹饰同心圆。旧玉器此时已经不单单是一件器物,更多的承载了历史的文化价值,所以再设计其实是一种造物活动的积累,由旧的纹饰到新的装饰风格、由旧的工艺到新的技术发展,再设计在古人看来不是简单的取代旧的而是新旧并行的发展理念。
再设计现象大量存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制造之中,它的存在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一是当时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给匠人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环境;二是随着制玉技术,金银辅助技术的提高;三是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使玉器逐步丧失了早期作为礼祀用具的功能与地位。具备了以上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匠人出于对玉料的珍惜原则,因“料”施艺的设计理念,对当时主流设计风格和装饰技巧的把握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诞生了与金银器工艺相结合、融合主流器物装饰以及具备实用功能装饰功能的各种玉器再设计作品。
注释:
①孔富安.中国古代制玉技术研究[D].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