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锡剧《俞亦斌》的缺陷及其打磨建议

2018-11-14 23:12陈少华
戏剧之家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主创人员锡剧资助

陈少华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文化馆 江苏 无锡 214000)

观看锡剧《俞亦斌》演出,笔者感慨良多,许多思绪萦绕心中,挥之不去。几番考虑之后,便将其缺陷和建议写出来,以供同道批评指正。

一是切入点的问题。原型俞斌是无锡市堰桥中学的一位退休教师。自1994年以来,他先后资助了全国十多个省市的二百多位中小学生,总资助额近百万,因此在2009年9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用锡剧反映俞斌的事迹,应该选择的余地很大,可供挖掘的点也很多。遗憾的是,该剧竟然只选定马苹苹这一个小小的点来反映俞斌,实在让笔者吃惊。某山区的学生马苹苹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临终前将孙女托付给俞亦斌,俞亦斌就把马苹苹接到了无锡的家里。没想到,俞斌的儿子不满自己从中受到的冷落,便闹了一场酒疯,致使马苹苹雨夜出走。无奈,俞全家一齐寻找。找到了,全剧也就结束了。请问,一位想了解俞斌的观众看完这台戏后,能够认可俞斌是中国好人吗?显然,答案是让人非常失望的!

这样的切入点,笔者认为它从一出发时就错了,其创编时的理念出了问题,好比在开采一片富裕的油田时,钻井的位置却选在了油田的外面。它如此窄小的展现空间,就决定了这台戏的品质不会高到哪儿去了,真正是“床底下放风筝”了的做派。

二是假如一定要选择“马苹苹”这个点来铺排一台大戏的话,那么它就应该具有典型性,这个典型性一定要有概括能力大、穿透能力强的鲜明特点,才能来完成好展现俞亦斌高尚品德的任务。纵观整个演出,俞亦斌的形象是萎缩的、窝囊的,没有什么光彩与动人之处。不是么?他妻子言之有理的斥责、儿子合情合理的怨懑,他都没有做到令人信服的化解。他妻子的转变,在戏中不能让人相信,甚至他妻子的转变就是一笔糊涂账,根本就是没有交代。儿子的那场“闹酒疯”,简直就是对俞亦斌形象最直接和彻底的颠覆!妻子、儿子的精神世界如此的苍白、势利,而他又没有让他们一步步地提升,让观看演出时的笔者一直为在他无奈、委屈甚至生气,禁不住直叹:你怎么这样呢?你太傻了,你这是何苦来哉哟?

三是马苹苹及其奶奶。俞亦斌资助了那么多学生,为什么独独对马苹苹如此钟爱?剧中前因不明,没有交代。其奶奶为什么一定要把马苹苹“托孤”给俞亦斌?语焉不详,莫名其妙。其实,这中间的原因是观众十分想知道的,也应该是这台戏主创人员展现俞亦斌“内心世界”的最佳之处,可现在却没有,令人不解。再说,马苹苹的奶奶仅仅为了“托孤”而出场,后面就再没有她的戏了,这种做法也是对锡剧资源极大的浪费。从笔者阅读几千本戏剧剧本的经验看,戏曲是最忌人物而来无踪、去无影的,人物的或来或去一定要有它的戏曲任务,这个任务一定是对主题的深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否则就是败笔,就要尽量避免。该戏犯了这个大忌,不能不让人叹息。

四是马苹苹的问题。马苹苹寄居到俞亦斌家是本剧的重要桥段,到来之时,一定要有思想活动的展现;其二,当地群众及政府对她的举动有何反应,应略有交代,不然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儿子酒后失德除了对俞亦斌形象极大的伤害之外,这场闹剧对整台戏又有什么作用呢?是反衬俞亦斌对马苹苹关爱过度了吗?若是这样,这样的反衬不就显得太无力、太不在点子上了吗?不爱家人,何以爱外人?即使爱了外人,在当今之时,又有什么说服力呢?

五是整台戏的情节由吃面条、到山区、临终托孤、儿子酒后失德、雨中寻人等组成,静心想一想,它们一直都是在较低的层面上运行的,始终都没有让观众看到俞亦斌光彩照人的精神风貌,其窝囊、猥琐的形象就这样一步步地形成了,这样的概括力、穿透力、典型性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六是纵观全剧,除了格局小之外,几个配角既乱又闹,也是不得不提的。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一本成功的戏曲,倾情塑造主角固然重要,精心雕刻配角同样也是不能小觑的。作为配角的妻子、儿子、马苹苹及其奶奶,给人的感觉是既乱又闹,没有统一到一个主旋律上来。例如一首歌曲,主旋律确定之后,才能再来分配最高音、最低音,紧接着所有的和声都来为主旋律服务。该戏在这个方面做得怎么样?大家应该心知肚明了吧?

七是究其根源,到底在哪里呢?笔者认为,是主创人员没有吃透“俞亦斌”这个典型形象的缘故。我们到底要反应俞亦斌哪一种品格?或者说,俞亦斌哪一种精神品格值得我们浓墨重彩地来反映?也就是李渔所说的“立主脑”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这台戏就永远是一笔糊涂账!

就笔者的经验看,一本戏里面,如果没有一到三个独特、精到的生活细节,没有一套符合主角生活实际的戏剧语言,就可以肯定,主创者没有沉浸到要反应的主角的世界里,这是驳斥不了的道理。现在该剧中能找到这样的细节和语言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说明主创人员是在隔靴抓痒了。有一段行话,在编剧界流传较广,就是在剧本编创时,是以人物的境界论高下、以艺术的表达论成败、以题旨意蕴论深浅的,与此对照,观众看完该剧自有定论了。至于演出后所产生的或大或小的宣传动静,应该说是我们引导媒体的成功,是俞斌这个时代典型自身魅力所致的成功,而绝非是这台戏戏剧艺术的成功。如果硬要说什么成功的话,可能也是在表演方面的名人效应吧?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成功的底气到底有多足?也不好多加恭维吧?

八是假如该剧需要修改,则如何修改?笔者认为,该戏中“吃面条”的戏、“酒后失德”的戏均要删去,序幕也要删去,马苹苹只能作为整本戏中的一个片段保留,而且应该继续有所发展。从俞亦斌偕妻子外出旅游偶遇失学儿童并毅然资助开始,随着俞亦斌不断地资助失学学生,带出妻子儿子的意见。在俞亦斌与妻、儿碰撞中,他的人身经历、人品、见解等打动了妻、儿。即是俞亦斌对家庭的责任感、人生价值的选择、诚实善良的品质要精彩地展现出来,一定要把它们写足写透,它实际是该戏的主创人员与观众的交流,是俞亦斌最闪光的地方。但其妻、儿的感动仅此还是不够的,还要加入俞亦斌资助学生独特的实例,加入被资助的学生向上、知恩图报的品行等,这些实例将组成一个向上的坡度,引领妻、儿不断地向上攀登,在这攀登的过程中,俞亦斌的境界也在不断地净化。顺着这个思路,或许能让这个戏走出一条宽阔的大道。这是笔者的胡诌,聊供参考。而最重要的倒是,主创人员一定要真情投入沉浸其中,并有独特的感悟独特的所得才行。否则,将仍然是榨沙求油缘木求鱼了。

毋庸置疑,任何人一旦被一件艺术作品征服了,其产生的影响和力量将是无法比拟和无可估量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任何人都不是随便好征服的,在接触艺术作品之时都有一个千挑万剔的过程,特别在当今之时,其挑剔的程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不容易,才值得我们文艺工作者去努力。总之,关于锡剧《俞亦斌》的话题应该是立体、全面的,笔者只是择其一而言之,而且苛求的成分较多,感性的成分不少,引起歧义在所难免。如果其中能有万分之一的成分,能对它的艺术创作有一点启示的作用,那将是笔者的万分荣幸。

猜你喜欢
主创人员锡剧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重温党的历史 激发创作灵感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好新闻在于发现
江苏锡剧文化登陆香港、澳门
传承锡剧文化,打造中队特色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大型现代锡剧《天下无讼》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