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春
林则徐(1785~1850年),汉族,福建福州人。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鸦片战争爆发后,定海失陷,在英侵略者威胁利诱下,清廷签定了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六百万元的《穿鼻草约》,并把这一切都归罪于林则徐。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光绪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先后两次踏上戌途,“西域遍行三万里”为开发和保卫西部边疆同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则徐谪戍新疆后,曾四次来过吐鲁番。在伊拉里克,就是今天托克逊县的伊拉湖乡。
它地处吐鲁番盆地西缘,“地平土阔”。阿拉泽浑(即今阿拉沟)河从天山东流而出,消失在戈壁沙漠之中。1845年春,年逾花甲的林则徐,冒风沙,顶烈日到伊拉里克督办垦务,兴修水利,不到半年,就垦地11万1千亩。在伊拉里克的满卡,林则徐在新开荒地的东西两面,以“人寿年丰”四字分号,汉、维垦区分段,成了托克逊主要的农产区。
其时是第七世吐鲁番郡王阿克拉伊都统治吐鲁番时期,阿克拉伊都是位比较有远见的郡王。在位期间,他在发展和鼓励生产上卓有成效,除协助清廷开渠屯田外,他个人捐资办渠工,兴修水渠,招揽人户,开垦荒地。这一阶段吐鲁番的耕地面积、粮食产量都增加了,牲畜也多了,地方人户富庶,王府的金库、粮库也十分充盈。但在处理清军以前屯田开垦的许多农田(除了一部分转给了复员军人的民屯耕地外,大部成了熟荒),王府强占为已有,甚至产生驱赶民屯、强制收租的行为,使得部分百姓怨声载道。在此期间,不断有平民前来向林则徐告状,反映情况。
林则徐在了解实情后,专程到郡王府约谈此事。林则徐恩威并施,明确“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无论南北各路,寸土皆属天朝”,使阿克拉伊都有了很大的触动,也有了悔改之意。阿克拉伊都为此特意设宴,林则徐欣然前往。席间,有道菜是郡王特意令厨子为林则徐做的红烧鲤鱼(当时的驿站商贸来往很发达),因为郡王知道林则徐是福建人,靠近海边,喜欢吃鱼。王府厨子深感责任重大,但又感到没有把握,当晚摸黑到清臣官府,找到汉人厨子如此一番地哀告求助。汉厨被其打动,将制作方法传授给了他。
席间,林则徐对阿克拉伊都管理吐鲁番期间的政绩表示肯定,并形容吐鲁番的经济“年年有鱼”,并将“鱼”与“余”的关系解释了一番,然后又把话题转到鱼与水的关系,使阿克拉伊都深感林的用意深远。当大盘的红烧鲤鱼端上案桌,林则徐品尝后大加赞赏:“此鱼与京无异,若黎民常食乃大清之幸也”。听后,阿克拉伊都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此后,阿克拉伊都很快将所占一万余亩官荒地交出来,作为外来人户垦种之用。同时又将“大盘红烧鱼”的做法发布民间,使之成为一道独具风味的吐鲁番名菜。
刘锦棠(1844~1894),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晚清著名的将领和民族英雄。在左宗棠督办陕甘军务期间,率军击败侵略者阿古柏,收复新疆,为新疆首任巡府。
公元1877年4月,攻占达坂城后,刘锦棠分派部将罗长祜于26日攻取了吐鲁番。自率骑兵于同日赶到托克逊,截住准备南逃的敌军。经过激战,除阿古柏部将海古拉率2000多人逃脱之外,歼敌4000余人。占领托克逊后,刘锦棠决定待秋粮采运充足之后再行南进。
此时,刘锦棠离开湖南老家已有二十余年,军旅生活将他锻造成了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但只要环境稍微安顿一下,思乡的念头就不由自主地生分出来。这天,他带着几个随从到托克逊县城随便看看,饱经战乱之苦的县城一片萧条。时至中午,大家肚子有点饿的时候,他们来到了一家小酒店前——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店主一看好不高兴,终于有客人来了。因为打战,他一连十几天都没做生意了。他这家酒店的招牌菜是炖土鸡。刘锦棠一行点了几个小菜后,最后点了他们的招牌菜——炖土鸡。
因刘锦棠军务在身,吃饭时间越短越好,又因为是湖南人,喜欢辛辣之食。于是嘱咐厨师道:“鸡不要炖,太花时间了,改为炒,这样时间就短一些;其中配料中要多放辣椒,越辣越好。”厨师以前从未做过这样的菜,不知如何下手。于是,在刘锦棠的鼓励教授下,首次做了这道“辣子鸡”。当一大盘红艳艳、香喷喷的爆炒辣子鸡端上桌时,立即引起了大家的食欲,大家不约而同地伸筷品尝,都对这香辣的鸡肉啧啧称奇。后来,这厨师又对这辣子鸡结合本地实际不断改良,就形成了当今著名的“风城辣子鸡”。
纪晓岚,姓纪名昀,字晓岚(1724年~1805年),直隶河间府献县(今河北省沧州地区献县)崔尔庄,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高位病逝于北京,享年八十二岁。纪晓岚是乾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编纂家、目录学家、考据家和诗人,官方学术领导人之一,也是清朝流放新疆的早期著名人物。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扬州两淮盐运使司亏空一千万两盐税案发。二十年间,盐商逃欠盐税累计九百多万两白银,盐官被劾受贿九十万两。乾隆帝严厉下令追究历任盐官之罪,纪晓岚的姻亲卢见曾担任两淮盐运使十年之久,六年前已告老还乡回到山东德州,也在追究之列。作为皇帝身边侍从之士的纪晓岚,听到这个风声,深知干系重大,但念及与卢见曾是姻亲(纪的长女嫁卢的孙子卢荫文),又不能见死不救,于是赶紧通知卢见曾之子卢谟寄信回家。朝廷严查先后追究出纪昀等人向卢见曾泄密,9月4日,乾隆帝震怒,亲自发旨:“徐步云与卢见曾认为师生,遇此紧要案件,敢于私通信息,以致卢见曾豫行寄顿,甚属可恶,著发往伊犁效力赎罪。纪昀瞻顾亲情,擅行通信,情罪亦重,著发往乌鲁木齐效力赎罪。”
话说纪晓岚即日起程赶赴新疆,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托克逊。托克逊地处天山中段,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和军事要塞。古有丝绸之路之“天山道”、“银山道”,唐代重要军事设施阿拉沟烽燧在此;自古以来,人们就选择在这个战略要地屯商、屯粮、屯兵。在此要道上,古往今来客商云集,由于拌面简单易做,好吃又耐饥,迎合了大漠戈壁过往客商远途跋涉劳累之需,托克逊拌面便成为过往客人的就餐选择,也把托克逊拌面的美誉传播四方。纪晓岚来到一家路边拌面餐馆,点了一份拌面。过一会,就见维吾尔厨师端上了一大盘白如凝脂的面条,另加一小碗炒好的茄子西红柿,纪晓岚将菜与面拌合在一起,红、白、绿相间,看之心情特别舒畅。食之,更是妙不可言。纪晓岚没想到在离京上万里的地方有如此美食,不禁心情渐好起来,后到乌鲁木齐期间,专门对此撰述:托克逊有美食曰拌面,其色鲜艳如花,其味沁人心脾,碉饥饿,实乃施行中之上品也。
其时是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整个新疆实现了稳定并繁荣的时期。托克逊此时已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些内地商民乐不思蜀,其父母不得不求官府强行将他们遣送回去。纪晓岚记载了这一现象:“商民流寓,往往不归。询之,则云此地红花。红花者,土语繁华也。其父母乏养者,或呈请内地,移牒拘归,乃官为解送焉。”诗日“到处歌楼到处花,塞垣此地擅繁华。军邮岁岁飞官牒,只为游人不忆家。”
陈诚(1365-1457),字子鲁,江西吉水人。由于他的干练与坚忍不拔的意志,适逢明朝初期在雄主意志下气势恢宏的开拓时代,使他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使者。
明成祖永乐年间,西域和中亚撒马尔罕等国都派使臣向明朝“年年进贡,岁岁来朝”。为了答谢诸国,宣扬明朝圣德,曾征求文武双全的大臣出使西域。陈诚因此身负重任,先后五次出使西域,足迹远及中亚帖木儿帝国的名城哈烈(今阿富汗的赫拉特)。陈诚以他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为维护明王朝与西域、中亚的友好往来与和平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成为明代第一个考察西域的旅行家。
公元1413年,陈诚奉旨第二次出使西域,护送帖木儿帝国的使臣返回哈烈、撒马尔罕等地,并赏赐沿途西域诸地。到吐鲁番时,已是炎炎夏日,陈诚被这异域风光所吸引,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火焰山》: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土尔番城》:路出榆关几十程,诏书今到土番城。九重雨露沾夷狄,一统山河属大明。天上遥瞻黄道日,人问近识少微星。姓名不勒阴山石,愿积微勋照丹青。因长途跋涉,陈诚一行急需休整,也便赏赐当地主儿,树立明朝威信。于是,他们决定在柳中城(今鄯善县鲁克沁镇)修养一段时间,以便恢复体力继续远行。
此时,吐鲁番民间盛行斗鸡,居民们喜欢将那些斗败的公鸡烹制家常食菜,因斗鸡皮厚肉糙,久煮不烂,将之列为下等之食。这天,陈诚与几个随从在街上随处走走以便了解风土人情。他们来到一户老人家里,这家老人的小孩喜欢斗鸡,家里养了不少斗鸡。陈诚一见那雄纠纠、气昂昂的大斗鸡,很是喜欢,忙向老人问起斗鸡的情况来。一阵欢谈之后,陈诚对斗鸡行业也就了解地八九不离十了。此时,老人的儿子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手里提着一只恹恹的斗鸡,一看这情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陈诚为了使少年高兴一点,就花了比市场价高几倍的钱买了那只鸡,回去叫随从仿照内地做鸡的方法烹制。
他们先将斗鸡卸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鸡块,用大火将水煮沸,再将鸡块放入水中,煮沸后再用小火慢炖,其间放入辣椒、花椒、胡椒等配料,花了好长时间,直至鸡肉炖烂熟为止。当香气四溢、满屋飘香的大盘斗鸡端上桌子时,立刻引起了客舍周围人的围观,当大家知道这是用平时的斗鸡做的美食时,不禁啧啧称奇。于是纷纷向陈诚等讨教做法,陈诚便将做法详细告之。此后大盘斗鸡风靡吐鲁番,久经不衰。
吴冠中(1919年~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吴冠中先生1981年创作的国画《交河故城》。被学术界认定为吴先生一生艺术造诣的里程碑,2007年12月此作品以4070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这不仅是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也创造了中国在世艺术家全球最高成交纪录。
疙瘩汤是一种地道的北方民间小吃(有些地区,也把这种吃法叫做“拨鱼儿”,两者的区别不是很大),据传最早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朝廷委派的工作组下乡去做调研工作,为了密切联系群众,那时候也无须粮票油票的,一律在农家里吃派饭,跟现在没什么区别的。当走访到一户贫穷的渔户家的时候,四壁空空,家贫如洗,仅剩下了小半碗的杂和面,只好将蛤蜊(读音gǎla,即牡蛎,也称生蚝)掺着杂和面,为上级领导做了碗汤。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那腐败肚子海鲜鱼肉地吃惯了,何曾见识过这等饮食?可能确实饿了吧,就和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的典故如出一源,一碗蛤蜊杂和面汤令食者的味蕾如痴如醉,兴致中询问究竟何物如此美味,渔家答曰“蛤蜊汤”,于是蛤蜊汤从此名闻天下,由于方言的缘故,以讹传讹被叫成了“疙瘩汤”,类似的故事在现在的辽宁省大连、青岛等地广为流传。
做疙瘩汤是种适合全民普及演习的行为艺术,倏忽间能够将半碗散面粉创作为香气沁人的瑶汤碎玉,大抵还是要培养点感性细胞才行的。单说那搅疙瘩吧,绝非一个囫囵的“搅”字就足以描勒的。作为刚刚入门的菜鸟级见习者,首先要熟诵“老三篇”般地牢记“搅疙秘诀”:其一,加水应该循序渐进,慢加勤搅,不可一蹴而就,仓促开局,头脑中反复回放着雨点砸落的情景,润物无声,浑若天成;其二,搅拌必须沿同一方向,正常均应顺时针方向,作匀速运动,力贯腠理,筷头划动的涟漪使面粉与水之间形成凝聚;其三,在搅拌的时候,要腕子动而不是手指动。如果人们在生活中悉心观察,会发现其奥妙其实和纺缠毛线的原理是一样的,作用点远,不仅节省力气,而且更有益于动作的连贯性。如今人们动辄将瞩目社会人物称呼为“大腕”,其实就来自人们在生活中的体验,同样一般劳作,腕子当然比手指要更显功底。
舀上半碗面,加水搅成均匀细碎的小疙瘩,入锅煮熟即可。有直接加糖吃的,不过那种甜糨糊在北方地区极为鲜见,多半还都是呛锅的混汤面疙瘩,分为荤素两种形态。先在锅里放油,烧热后放入葱末、姜末及肉粒爆出香味,加入少许酱油改善清汤寡水的颜色,煮面疙瘩的同时再添加盐、味精、青菜进行色彩与营养调和,轻淋少许香油烧开即可出勺。素疙瘩与此程序基本相同,不过是将肉粒换做西红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