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对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幕课的出现,对传统的大学课堂提出了挑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进行有效的英语交际,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任。在幕课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幕课MOOC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一种免费向大众开放的网络课程。它是由加拿大教育学家 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于2008年完成秋季在线课程CCKOS之后创造的。因其大规模,无边界(针对大众,不受种族,国界,文化背景的限制),开放性,低成本,易获取全新知识的传播,幕课受到世界各地学习者特别是青年学习者的追捧。幕课在美国的发展时间很短,可到了2012年就出现了繁荣兴盛的局面,上线课程数以百计,学生注册人数达到了数万,甚至是数十万。在这场被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Heenssay 比作是教育史上“一场数字海啸”的教学变革中,中国的幕课发展到了2013年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北大,清华,复旦等中国的知名高校陆续和Coursea,edX等课程提供商签约,发展网上课程,因此2013年又被称为是“中国的MOOC元年”。
一般来说,幕课具有以下特点:
(1)幕课依托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它是一种网络课程,但又不同于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传统的网络公开课仅仅是资源建设,课程的提供者不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课堂互动。
(2)幕课的规模比较大,这既体现在课程数目,又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既冲破了校际间的“篱笆”,又消除了地理的限制。对于学习者而言,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各式各样的课程学习。
(3)幕课有其特有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制作,教学活动的安排,到课程的评价,幕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大学英语幕课中的教师角色变化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主要渠道,教师主导课堂,提前准备好授课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讲授知识点,而学生则是观众,被动地接受知识。幕课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缺失,转变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关系。
(1)教师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决定者”转变为“引导者”和“辅助者”。幕课的出现,改变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关系。老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的信息所有者,而是转变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协作者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促进者。
(2)教师由课程内容“执行者”转变为“开发者”和“设计者”。在传统的教学中,针对同一门课,老师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步骤基本上都是“整齐划一”的,而幕课则体现个性化。课前,老师把课程内容和资源进行整合,针对课程单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难点进行合理的安排,抽取出部分内容,制作成小视频,发布到网上,让学生在课前先对相应的内容进行熟悉和了解,为课堂上的进一步讨论做准备。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得同一门课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针对同一主题,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阐述方式和呈现方式。老师的角色从单一的集体教案的执行者变成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开发者和设计者。
(3)教师由学生思想的“教化者”转变为“启发者”。教学的本质是人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幕课尽管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对课堂的掌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变成学生思想的启发者。
(4)教师转变为终身学习者。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的更新迫使老师不能再继续满足于现状,教师本来就是一个发展的个体,教师自身的成长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教育观念,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5)教师转变为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能手。在幕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因此教师不仅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高自己的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
幕课的出现对于大学英语改革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转变自我教学角色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帮助学生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提高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