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指的是国外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简称。近年来,随着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注重应对四、六级考试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转向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提倡实用性。因此,针对当前社会对人才专业英语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ESP教学模式应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向目标。由于ESP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此模式有效地结合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还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学研究工作者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本文主要探讨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素质化教育的不断加强,就当前教育发展情况而言,现在的大学生和过去的大学生存在很多差异,他们的思维意识、思维导向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学习内容的个性化、差异性需求不断增强。ESP应时而生,它的出现能够满足现如今大部分学生的各项要求,其特点就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设置相关课程,实现有效教学。
ESP并不是根据我国教育发展情况开发出来的教学模式,因此,不是所有的教学方式都适用于我国的教学。我们在采用ESP模式教学时,不能全盘照搬,要与我国的教育方针相结合,取其精华,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内容以及社会的实际需求,选取对我们有利的,进行开发利用,不断精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
ESP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够将教学重点放在实际应用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提升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而且能够帮助讲授相应课程的教师突破自我,极大地拓宽教学领域和范围。
就目前社会发展程度看,任何企业都需要多维度、多层次、综合性人才,在英语实际应用方面同样如此,现如今很多大学生英语专业受限,虽然部分学生能够非常流利的进行英语沟通,但也仅限于某一专业,例如商务英语、师范,现阶段,很多企业需要综合性人才,所以我国在大学英语教学方向方法上必须有所改动,基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评判,企业的发展需求出发,采用ESP教学模式是最好的选择,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人才价值的实现,企业经济的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ESP教学模式不能够完全采用,必须根据各所大学的教学情况,做出相应调整,ESP教学模式与各院校教育方针相辅相成,才能够使该模式发挥最大的效果,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比如说,ESP具有课程的设置必须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一特点,这就能够帮助学生优势最大化,以点拓面,扬长避短。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发挥一定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然,课程的选择由学生自己决定,可以选择为优势助力。也可选择克服缺点,迎难而上。ESP能够做到为每一位有理想的大学生量身打造一套课程。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才的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而人才的竞争力来源于大学就读专业。所以说,学生要想在未来发展的好,专业知识必须足够夯实,而ESP教学模式就能够很好的强化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帮助学生远离专业化烦恼。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下已经有部分院校已经使用ESP这种教学模式,那么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一定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行业进行定向学习,一旦学生进行选择,导师就可针对学生喜好进行专业训练,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学生的专业性必定非常强硬,这是任何公司所喜好的,无论在专业还是行业发展中,都能够发展无碍。学生大学专业的选择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所以,大学生在英语方向选择上,必须明确,综合性的教学范围较广,但不利于专业精修,对于专业性的打造没有实际效果,所以得不到企业的重视。
复旦大学的蔡基刚教授曾在外语中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多次呼吁要将大学英语的重心放在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上,卢思源教授也曾说过,ESP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英语,它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它的地位可以和通用英语相媲美,并且应该成为我国英语教学方向的主流,因为它能够满足学生对于外语应用的广泛需求。所以说,ESP教学模式一旦在中国广泛应用,必将推动学生专业素养,企业的经济发展,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目前,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展开应用,并且一致好评。
经调查发现,ESP教学模式尤其注重实用效果,在一些实际运用过程中,即使没有达到预测的效果,但也没有不好的影响,因为ESP的众多特点相辅相成,相互作用。ESP作为教育界的新希望,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应用过程中,都取得了广泛的好评。并且注重实际效果,非常适合我国当下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因为我国英语教学模式长期使用的是EGP,即普通用途英语,所以具有一定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如果突然使用ESP教学模式,一定会对教育行业造成影响,那么怎样进行知识渗透,并且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对教学导师以及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并且在一些比较权威的院校进行实践,逐一施行应用,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不可急躁,在教育渗透上,循序渐进是最佳方法。ESP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具有拖动作用,需要注意的是,ESP教育模式的实施,需要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人而异。
ESP教育模式要求外语导师具备良好的英语专业素质,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教学水平,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方便教授学生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除此之外,各院校在进行ESP教育时,必须贯彻教师之间学习合作的理念,互帮互助,提升英语专业技能。
ESP教育模式与EGP教育模式相比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并不能够取代EGP教育模式ESP教育模式只是对普通英语教学进行扩充,培养学生的专业性以及应用的实际应用。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在经过ESP教育后,会比经过EGP教育的学生更擅长英语交际,但是,提倡ESP教育模式并不是要取代传统教育模式,而是二者融会贯通,实现统一教学、质量教学的教育目标,无论是在课程设置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应该按照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地教学,亦可以按照不同的高校水准进行适当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普通院校完全可以将EGP教育为主,ESP教育为辅,满足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需要;而对于重点院校而言,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就可以将ESP教育模式作为主要教育模式,针对学生的思维导向进行专业教学,教学模式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共同提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不容置疑,要改变我国长期推行使用的EGP教育模式具有一定困难,但是EGP教育模式的升级转型也是大势所趋、务必进行的。
我国全面转型为EGP教育的依据有三种:学生英语水平有待提高,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企业的发展非常需要具备实际英语运用能力的多元化人才,因此,对于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就有了更高的诉求,并且,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或工作,大部分的学生迫切的需要提高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而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大学英语的教育理念。
我国大学英语转型具有实践依据,21世纪,我国的中小学英语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以2012年为起点,进入大学的学生大部分都接受了英语新课标的基础训练,随着中小学生英文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的毕业生也基本能够达到大学EGP教育的标准,这为大学的英语教学模式由EGP教育模式向ESP教育模式转变奠定了基础。另外,我国学术学者对于ESP教育模式的研究也愈发深入:王蓓蕾对于同济大学的ESP教育模式进行了调研,并针对教材、导师的问题给出了相关解决方案;蔡基刚讲解了台湾大学由EGP教育模式向ESP教育模式转型的成功案例,并分享了成功经验以及该转型对于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的改革为我国ESP教育模式的实施落地奠定了坚厚的基础。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ESP教育模式的定位。ESP具体有什么课程、以哪种形式开展等诸多问题,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政策。ESP课程具有跨越性,专业性质不同、方向不同,所以没有统一的教材进行教学,无法建立一致的教学形式。ESP的实际应用需求来自国家、社会以及个人,具有真实性。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制定所需课程以及价格标准,学生需明确个人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也就是说ESP教育模式只是进行辅助的,具体的专业方向由国家或者学校进行决定,学生只是选择自己需要的,所以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制定相关课程、教材、以及测试体系等,并且按照每个学校的实际条件开展课程,最终由学生自行选择。
ESP课程的制定、目标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写是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当前有很多针对相关专业进行编写的英语书籍,但是教材的优劣主要在于教材的编写,教材的编写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并且具有真实性。但是,教材的编写具有一定困难性,教材编写涉及诸多内容,需要很多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因此,在国家的专业鉴定检测上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早期教育时,采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根据我国教育方针以及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整改,经过实操实练后得出经验,最后组织我国相关工作学者、专业导师以及国内外出版机构合力编写、开发教材,保证教材的编写能够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
教材需要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讲解,所以,师资队伍是课程开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并且能够给学生拓展相关学科知识,理论与实践相连接,使学生真正具备专业技能和交流技巧。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模式向ESP教育模式转型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ESP教育模式与EGP教育模式融会贯通,才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综合性、多元性人才,但是就当下英语教育状况而言,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需要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以便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提供较为合理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并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