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共艺术的生态化趋向研究

2018-11-14 17:48:32
长江丛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艺术专业

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一、公共艺术专业特点和现行教育模式

公共艺术一词,由:“公共”和“艺术”名词复合而成。“公共”一词的词义有公共平民之意。“艺术”一词的含义是“技术、巧妙、美术”,指的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意向图景。“艺术”一般与视觉相关,主要通过二维或三维的再现,在人们的视觉中留下印象。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在于“公共性”,是由艺术家、观众、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等等的综合感知组成,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汉娜·阿伦特认为,“公共”术语的主要特征是“最大程度的公开性”,即公众有条件看到或者听到。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大众对公共空间美的需求的提高,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出在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随之高等院校也开始新办公共艺术专业,为社会培养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型学科,有着极其宽泛的专业涵盖和艺术复合感念,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专业课程设置还停留在传统专业与公共艺术的较少交融状态。主要是以两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为主:一种模式是将雕塑、壁画、油画、国画等传统绘画类专业进行结合教学实践,有的甚至只是点到为止;另一种教学模式是倾向于景观、建筑、城市雕塑及设计相结合进行教学实践。

二、推行工作室制,打破专业界限,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能力

工作室制可以有效的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国际上很多一流的艺术院校都采取的是工作室制。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是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和兴趣进行选择,导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辅导,因材施教。中国的学生长期以来习惯的就是被动接受知识型的教育模式,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展现个性是现今高校大学生比较缺乏的。这些都是艺术作品同质化的症结所在。在西方艺术教育中,个性的张扬和探索精神是受到鼓励的。现在,在国内一些一流的艺术院校中,已经采取了大一、大二实行基础课程的普修。不论什么专业的学生在低年级先进行统一的多样化的跨专业的教学课程,比如绘画、综合材料、雕塑、设计类的不同材料的课程,新媒体、影像、装置等各种形式的实验,让学生接触广泛,知识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为其大三、大四的专业走向选择做了很好的铺垫。学其所爱,学其所用,学其所长。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个性的发展、创兴能力的挖掘。纯粹的教学发展模式,体验、参与、互动的试验方式才是公共艺术专业教师和学生艺术创造的原动力。无论是针对专业学生还是公共艺术的普及教育,公共艺术专业都应该彻底打破空间载体局限,将城市设计、景观、城市家居、文化精神、文化传承都融入进公共艺术的教学中来。工作室制度的建立、专业界限的打破、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再加上城市的实际,一定会将公共艺术专业推向良性发展模式。

三、推动研究型教学,以实践推动理论教学

近几年,公共艺术专业教育发展逐步形成规模,教育改革的呼声也很高。就业形势、教育观念、教材更新等都成为了课程的负担。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指的就是创新思维、想象力远比局限的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相对有限的,而想象力、创新思维却是可以无限延伸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艺术工作是不断发现美、表现美、研究美的过程。发现、表现、研究都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同时,导师应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授创新的方法和思路,将学生带进自己的课题项目,实现教与学、教与研的结合。因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基础。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创新方法,举一反三,更多的运用到公共艺术中去,是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丰富深入的教学模式,连贯统一的课题试验,参与互动的实践体验,都应当成为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特色和特征。作为学校也应该大力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

四、结语

公共艺术专业不再仅仅是指城市雕塑、壁画和城市空间中物化的主体,它还是事件、节日、展演、偶发等多样性的存在。对人类文化、城市主体、社会都有着深刻的价值和影响。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它展现着过去的记忆,又凸显着未来。它来源于生活,更应该回归于现实社会,回归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影响着社会主体们的价值取向,让公共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才是公共艺术的实质意义所在。本人对公共艺术专业的粗浅剖析,并不是对现行教育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寻求公共艺术专业最好的发展途径,试图寻找出一条最合适的教学体系,使公共艺术专业更好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生活、城市文化产生更多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朱雯.应用型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J].艺术评鉴,2017(15).

[2]黄茜,曹生龙.高校公共艺术社会化拓展路径探论[J].教育评论,2017(04).

[3]高家骥,阎岩,崔菁菁.我国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及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研究,2016(06).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艺术专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