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叔
棉花投机是19世纪60年代的世界性话题。棉花投机的源头是美国。
当时,南北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美国产棉区的黑奴们大量逃跑,使得供应给英国的棉纱被迫中断。伦敦棉花市场的骚乱又迫使逐利的商人们转向东方,上海有幸被冒险家们看重,成为伦敦棉花市场新的上游供货地。
当时,棉花出口的价格一涨再涨,很多外国投机者狂热地做起了棉花生意。可内战一结束,棉花危机就解除了,伦敦又出现了堆积成山的来自美国的棉花。这可坑了中国上海的棉花商人。时人描述当时的情境:“有的运棉船在驶出上海港口的时候还是天价,可是刚一入海,棉花的价格就已经跌了。”上海的投机商人和更多人、更多行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除了“疯狂的棉花”之外,上海的地产业也曾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伏。
那个年月,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江苏、浙江等富庶的鱼米之乡活动非常频繁,导致江浙的大户人家纷纷携家带口来到上海的租界避难。富人到了上海,首要的大事就是买房置地。那么多人同时买房,给上海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刺激。于是,地段好的房子被一抢而空,地段不好的房子、地皮也成了哄抢的目标。
有高峰必然就有低谷。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经过14年坚持不懈的“剿匪”,终于将太平军的“天王”们拉下马来。太平军销声匿迹了,江浙之地恢复了昔日的宁静。旅居上海的江浙士绅当然是要回到家乡的,毕竟“人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
既然房子不住了,闲置在上海不如变现为真金白银带回老家去。一时间,到处都是房屋抛售的广告。现房都卖不到价钱了,地价、房租等自然也跟着一落千丈。有一个小官司的片段可以告诉我们当时的地价究竟暴跌到了什么地步。1863年,上海的法院受理了一件并不轰动的民事案件:两个人曾合伙花九万两白银买了一块土地,后来散伙了,想把这块土地卖掉,结果法院竞拍,偌大一块地皮仅仅卖出1.6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