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起明
(广西艺术学院 影视与传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随着数字电影技术时代的到来,特效技术的运用已日渐纯熟;虚拟梦幻的场面、虚幻的人物形象以及各种传统表演无法达到的影像效果都能通过数字特效技术得以实现。演员将在未来电影中失业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然而,反观一部部成功的高科技影片,电影演员表演的重要作用不但没有被代替,反而得到不断地加强。演员丰富细腻的情感、肢体语言和人格魅力自然是电脑无可取代的。
电影是七大艺术门类中最为年轻的艺术,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类。被誉为“机械文艺女神”的她自19世纪末诞生以来,至今不过百余年时间,却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技术创新的革命。电影的发展史与电影技术史是携手同进的。每一次技术的创新与革新,都为电影艺术注入了新的血液。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铺辛路十四号的“大咖啡馆”地下室第一次公开售票播放电影《工厂大门》,标志着电影的正式诞生。此后,电影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技术革命,由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1927)、由黑白到彩色、由窄银幕到宽银幕。而今,特效技术的应用则开拓了想象思维、重构了电影时空,让想象在银幕上变为现实。
1.开拓想象思维,创造多元角色。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帮助观众突破了现有的观影桎梏,引领观众去欣赏全新的创作理念。与此同时,特效技术也不断刺激着导演的创作激情,拓展创作者的想象空间,从而创作出更多元、更丰富的艺术角色。
数字特效创作角色的方式主要有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两种。动作捕捉系统是利用布满演员全身的感应设备,并辅以数字照相机、数字摄影机等专业数字设备,连续不间断、全方位地记录位于演员全身不同位置的反射球的运行轨迹,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连续运动的虚拟人物形象。表情捕捉系统可以看作是微缩版的动作捕捉系统,将感应点由身体转移到面部,然后根据演员表演时的面部肌肉运动的数据形成虚拟人物的面部表情。
通过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这两种特效工具,剧组可以在虚拟摄影棚里创作出一个又一个虚幻而超越想象的角色,从人类到各种不曾存在的生物,都被数字特效技术搬上了银幕。在电影《阿甘正传》里,特效师通过数字特效技术制作出已逝总统的虚拟角色,和阿甘谈笑风生;电影《阿凡达》中的主人公、《指环王》里的咕噜姆,都是通过特效技术形成的全新的角色。角色的多元化为电影创作的多元化提供了素材,特效技术则为多元化的创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2.重构数字时空,搭建假象阶梯。数字特效不仅创作出多元化的角色,更主导着电影美学中数字时空的重构。在构建数字空间的过程中,创作者普遍采用局部绘景法、透视影片法、天幕背景法等方式拍摄,后期辅以计算机算法和光学技巧将不同地点、不同时期拍摄的局部空间重构、整合形成封闭、完整的数字电影空间。
全新的数字电影空间为观影者搭建了通往未知的阶梯,将观影者引入了未知的时空甚至是人类的精神领域。用全新的时空诠释故事背后的隐喻,将观影者的思绪和想象呈现到银幕上,让观影者乘着假想的阶梯,打开未知的大门,也让电影的主题得以延展和升华。
3.培养专业演员,强化表演风格。特效技术的演员及其表演风格都与传统的电影演员区别明显。特效演员们普遍在幕布前表演和练习,而且是想象力练习、无实物练习和空间的练习。没有环境和道具为作依托的虚拟空间对演员的考验更大,需要以更强的适应性展现出空间中的各种信息量。但是,缺少依托的虚拟空间也给予了演员更大的自由度。正如彼得·布鲁克(Peter Stephen Paul Brook,1988)在《空的空间》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终于意识到,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没有布景,正是它的一个最大的自由之处”。
在传统的电影艺术中,演员的表演和创作都对电影的成就与高度起着重要作用。“演员的表演要高于一切。”
然而,随着特效技术的不断革新,有观点认为,“演员的时代即将结束”,未来是属于特效和虚幻人物的时代。更有声音表示,电影中的数字特效技术可以代替演员,完成导演要求表现的一切。《指环王》中的咕噜姆、《金刚》里的金刚,都是运用动作捕捉这一特效技术使虚幻人物成为重要角色的典范。
“咕噜姆”和“金刚”两个角色的塑造者都是安迪·瑟金斯,他以精湛细致的演技、细腻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为咕噜姆这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注入了独特的性格和生命力,使之由一个丑陋的小配角一跃而成引人注目的个性角色。金刚更是虚幻人物成为主角的代表。据悉安迪·瑟金斯在塑造金刚这个角色之前,在动物园里同真正的大猩猩相处数月,实地观察和模仿猩猩的生活方式、行为动作,并将这些动作和表现应用在动作捕捉过程的拍摄中,最终造就了金刚这样一个特点鲜明、家喻户晓的经典虚幻角色。
虽然特效技术已从配角转变为主角,虚幻的人物也在诸多成名电影中成为主角,但技术始终不能离开演员而独立存在,技术更不能取代演员。演员的创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因为对于生命力的表现是技术和特效永远无法独立实现的。特效技术可以协助演员创作出虚拟角色,可以为表演辅以华丽的外衣,但演员表演的本体却是比技术附加更为核心的竞争力。
电影制作中最常见的数字特效技术是“抠像”,是指在摄影棚内使用绿色或者蓝色的幕布作为拍摄背景,使用反射球进行抠像,然后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构建影片所需要的实景,从而叠加形成一个完整的影像展现。抠像这一制作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局部抠像和全面抠像。前者是在现实的拍摄场景中布置若干的蓝、绿色幕布或反射球,周边的其他实景都是真实存在的。后者则是在摄影棚内搭建整个拍摄现场,营造一个完整的特效摄影空间,在这个特效摄影棚内,只有蓝色或绿色的幕布和反射球以及一些专业的摄影器材,没有其他真实场景中的一切道具,这对演员塑造人物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抠像技术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演员塑造的角色脱离现实。不论是局部抠像还是完全虚拟的制作方式,都对演员融入环境、塑造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受过系统化训练的专业演员,在一个完全虚拟的空间内表演和拍摄,也需要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想象力,他们需要将长期在各种拼接现场中拍摄所培养的环境适应能力应用到虚拟空间的摄影棚里,以精湛的演技展现这个叠加的数字空间的各种信息量,从而和预设的现实场景完成对位的表演,难度不言而喻。
2002年,一部名为《西蒙妮》的影片讲述了一个因女主角突然离开剧组,而濒临绝望的导演用计算机虚拟合成的新女星西蒙妮代替原来的女演员,然而这个虚拟的女星西蒙妮却意外走红,并最终影响了剧中导演的人生。
影片中的导演维克多是在比弗利山扬名的著名导演,但他的新片女主演突然弃他而去,一时间他无法找到满意的人选来替代。此时,一位电脑天才为维克多雪中送炭,为他设计了一套名叫“虚拟一号”的程序,维克多用这套程序设计并创造出了一位高度逼真的三维动画虚拟人物,并用“虚拟一号”的英文缩写“西蒙妮”为她命名。凭借虚拟人物西蒙妮的优秀表现,维克多的新片最终大获成功,西蒙妮也一夜之间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然而,西蒙妮的真实身份却没人知晓。随着西蒙妮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观众更迫切地想要了解西蒙妮的真实来历。维克多没有勇气说出事实的真相,又难以忍受巨大的压力,最终,他选择“杀死”了西蒙妮……
《西蒙妮》中讲述的故事看似荒诞,但随着数字特效技术的发展,故事中的情景是否会成为现实,电影创作者和导演们会否沦为特效技术和虚拟人物的傀儡,一个个真实的演员会否被创造出来的虚拟人物所代替,数码程序会否取代演员们的真情演出,这些都是虚拟角色与人的情感的问题表现。当现实中演员们一丝不苟的表演和精心设计的角色可以轻易被特效技术和虚拟人物代替时,预示着一个关于电影特效技术的新时代的来临。
特效技术为观众重构了电影美学的数字时空,搭建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假象阶梯。数字特效不仅能弥补电影拍摄期间的缺陷和不足,也可模拟拍摄现场无法达到的真实场景,进而营造出一个虚拟的真实空间。但特效电影并不是单纯地追寻特效,而是在创造视觉享受的同时起到烘托主题的作用。电影《阿凡达》中“悬浮的山”“蓝色的纳威人”这些匪夷所思的特效画面,让人置身美轮美奂的虚拟世界;《拯救大兵瑞恩》中的特效还原了真实的战争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残酷的战争年代,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突出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继而引出影片的人文主义关怀。特效只是吸引观众的催化剂而不是电影的全部。
数字特效的运用,是使观赏者能置身于叙事的故事里——融入电影虚构的假定性中,使自身的感官刺激、视觉冲击与故事完美统一,感受到电影的魅力所在。
数字特效技术的到来并不意味着演员的时代走向消亡,因为技术与演员从来都不是对立的,特效技术在电影创作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于演员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数字领域”创始人詹姆斯·卡梅隆看来,电影数字特效技术运用不是要取代演员,代替演员,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演员。因此,特效演员的表演风格被逐渐强化。
在魔幻的未知世界里,专业的特效演员为了将创作者的思绪变为现实,他们充分发挥主观想象力,大胆颠覆传统的美学体系,用独特而专业的表演风格,辅以动作捕捉和表情捕捉技术,塑造着各种未知的“非常态”。因此,特效技术也对特效演员的身体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更多元的形体展现和更夸张的面部塑造才能为虚拟角色注入灵魂。
2014年,欧洲知名特效公司“Framestore工作室”实现营收5000万美元,较2004年提升100%。2016年,中国资本以1.87亿美元的股权对价收购了这家欧洲的影视巨头。Framestore的发展代表着西方特效巨头的发展历程,而中国资本的收购也预示着中国特效市场的迅速扩张。在此机遇的引导下,配合强大的科技支撑、顶尖的人才汇聚、高效而成熟的制作流程以及合理的市场规划,国内的特效电影事业必将从时间、成本和技术方面取得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