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路北起六道口,南到西直门,全长5.59公里,因路两旁拥有众多学院而得名。与北京城上千条历尽沧桑的街巷胡同不同,学院路的历史不算长:1952年开工建设,1954年正式通车。正是这条年轻却厚重的道路,承载了八大院校无数学子们的青春记忆和热血时光。
如今,“清华园”三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清华大学的标志,成了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但是事实上,清华园从来不止于清华大学。从名称上谈,清华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万历年间。大约在1580年,万历皇帝的外祖父李伟筑私人花园冠名清华园,位置在今北京大学西门外。建园之初,清华园引玉泉山泉水而成前后重湖,水面广阔,一望漾渺;筑长堤、造假山、堆奇石、植名花,更建楼阁廊榭,一时盛景,有“京城第一园”之誉。据记载,明代李伟的清华园建围墙长约10里,可以估算所围面积当在千亩以上。从古代的皇家园林到近代的游美肄业馆,再到如今枝繁叶茂的顶尖大学,清华园承载了太多,也变化了很多。但不变的是,无论何时,它都弥足珍贵。清华园“与西山诸名胜相距咫尺”,环境清雅,吴宓称之为“世外桃源”,罗素赞扬清华“所见到的任何一件东西,都让我感到完美”,是一处非常理想的读书之地。
今天,“清华园”三字已成为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可是光鲜背后,是无数个砥砺奋进的日日夜夜,是一段又一段不言妥协的征程……今天人们习惯上把清华大学校园称为清华园,但是就面积而言,清末的清华园尚不足当今校园面积的2%。一百多年前,中国人从推翻帝制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苦苦求索,遍尝各种方式,寻找复兴国家的自强之路。诞生于此刻的清华园,无疑寄托着国人以学习西学起家、以中国气概立足之梦想。
华罗庚、吴晗、曹禺、费孝通、钱伟长、钱学森、梁思成、竺可桢、季羡林……这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这所为建设新中国培育第一批栋梁之材的大学,以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以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启迪,至今依然激励着我们。
按建筑的色调,人们习惯将清华校园分为“白区”和“红区”:主校门一带,是仿苏联样式的主楼,以及上世纪90年代兴建的一批“水泥盒子”,坚硬、平实,以白色为基调;二校门以北,则是仿照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格局而设计的欧式古典风格老建筑,包括大礼堂和图书馆等等,以厚重温暖的红砖墙为统一标识。除此之外还有“灰区”——以灰色调为主的中国古代皇家园林。清华的各种色调令人不禁感慨,历史犹如一位调色师,擅长以不同颜色给这方土地打下鲜明的时代印记。
清华园的百年足迹,在凝固着历史的建筑上可见一斑。自此迤西的十数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自金元起至明清名园无数,盛衰翻覆。明有清华园、勺园,清有畅春园、圆明三园、熙春园、朗润园,数百年间建而毁,毁而复建,所存几何?可以说清华园较完整地保存着三百年前的形制,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值得珍视的历史和人文财富。清华园街道以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为土壤,以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为养料,经历过水深火热,更孕育着伟大梦想。从前世的皇家园林到今日的文化名片,它日夜陪伴着世代中国人,泱泱大国风,水木清华众秀钟。
冰野据《北京志·综合志·人民生活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