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凤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
关于电影观众学批评,章柏青和张卫在《建构电影观众学批评》一文中曾进行明确界定:“电影观众学批评,顾名思义,是以观众学为理论基础的批评。即以电影观众学理论为武器,为方法,为出发点,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来审视影片的一种方法。……它判断的是这部影片是受观众欢迎还是排斥,究竟受哪一部分观众欢迎,受哪一部分观众排斥,重点在于找出其中的诀窍、奥秘与原因,从理论上给以阐述,从而作用于创作,并给人以启发。”我们基本上认同章柏青和张卫的以上观点及对电影观众学批评的建构,本文所涉及的电影观众学批评基本上在他们的界定之内。以下主要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观众学批评的发展嬗变情况进行梳理。
经过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观影热潮后,“城市观众人数是不断下降的。从1980年至1983年,城市观众共下降了20亿人次,……城市放映收入共减少了一亿元”。电影观众人数和电影票房的大幅下降使得电影界开始重视电影观众的问题。戴白夜早在1983年就提出:“电影要很好地完成历史使命并求得自身的发展,其基点在于了解观众、适应(并非迎合)观众;而作为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媒介和桥梁的观众学的研究,确乎是一件刻不容缓、不可等闲视之的事情了。”从1984年起,《电影艺术》杂志开辟了“电影与观众”专栏,发表有关电影与观众问题的研究文章和观众对电影的意见,陆续发表了戴白夜《关于电影与观众的几点思考》、吴政新《观众心目中的惊险影片——惊险影片观众调查分析》、郑国疆《当今电影市场信息与观众的审美心理》、刘牛《市场意义上的电影观众》、聂欣如《电影观众的趋向心理》、边国立《凝聚观众社会心理关注点》、吕昶《我国电影观众构成浅析》、张振华《古装片与观众的审美关系》等文章。《当代电影》也陆续发表了众多研究电影观众的文章,如沈及明《观众审美心理的变化与电影的对策》(1985)、秦国宝《研究观众心理,把握观众动态》(1986)、施庆忠《电影现状与观众思考》(1987)、胡克《三种电影喜剧与观众的笑》(1988)、许建海《略论电影观众》(1989)及《试论观众与电影创作》(1989)、李超《好莱坞娱乐片的观众认同机制》(1989)、卓顺国《论团体观众与零散观众的变化及对电影市场的影响》(1992)、肖尔斯《近来国产片为何不受观众欢迎?》(1993)、盘剑《经验与选择:影视观众心理研究》(1996)等。1997年及1998年,《当代电影》开始将关注视角转向电视观众研究。此外,《电影新作》《文艺评论》《电影评介》等杂志也发表了一些电影观众研究文章。
1985年,我国第一个电影观众学研究会成立。同年,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当代电影》编辑部、西安电影制片厂信息研究室、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中国社会发展研究组、北京大学电影爱好者协会和武汉市社科所社会学研究室组成的“城市电影观众联合调查组”,展开了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十个大城市的电影观众调查,由周拥平执笔写作了《城市观众的电影消费定势——十大城市电影观众调查报告之一》和《城市电影消费市场动态浅析——十大城市电影观众调查报告之二》,在《当代电影》杂志发表。一些电影制片厂及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设置了研究电影观众或进行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机构,如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信息研究室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的调研室,从实际的社会调查中,了解电影观众的观影心理、审美价值取向及对电影的要求,以给电影创作提供实际的数据,调整电影生产。1988年,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组织编写的《社会·电影·观众》一书出版。
1992年,全国的电影放映场次、观众人次和发行放映收入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面对这一困境,《当代电影》编辑部和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宣传处联合发起“观众喜欢看什么影片”的讨论,约请各省、区、市发行公司及其下属地、市、县公司和影院的经理们撰写文章。山东省莱阳市人民电影院张国香撰写了文章《简析电影观众结构层次及观众审美需求》,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黄一庆撰写了文章《让观众参与创造——对故事片制作“副产品”的建议》。由杨兆峰整理的《沈阳市“观众喜欢看什么影片”座谈纪要》、北京胜利影院李蘩整理的《北京胜利影院观众座谈会纪要》、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三公司电影队张善财整理的《来自油田工人观众的反映》则传达了观众的真实意见。有意思的是,沈阳市第二中学教师王大中和沈阳大学学生马欣合作进行了“观众喜欢看什么影片”抽样调查,并撰写了调查分析文章《“真、新、美、趣、奇” 学生青年观众群对银幕的呼唤》,在《当代电影》杂志发表。由此可见,电影观众问题当时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最为关注电影观众问题的研究者,不得不提章柏青和张卫。章柏青在北京电影学院讲授观众学多年,张卫亦从事观众学的研究。1990年,应《电影评介》编辑部之约,两人合作发表了《电影观众学漫笔之一 电影观众学:历史与现状》《电影观众学漫笔之二 从研究编导到研究观众》《电影观众学漫笔之三 电影观众学:一门边缘科学》《电影观众学漫笔之四——电影观众学的研究导向》等文章。1991年,两人又合作发表了文章《论电影观众群的总体特性》和《“接受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研究》。章柏青独立发表了文章《电影:寻求与观众的沟通》(1994)。张卫独立发表了《面对观众的电影叙事》(1992)、《影视叙事与观众阅读》(1992)、《探索片的导演机制与观众》(1993)三篇文章。此外,章柏青、张卫合作撰写、出版了论著《电影观众学》(1994),章柏青独立撰写出版了论著《电影与观众论稿》(1995)。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电影观众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探讨,批评文章主要见于《电影评介》,如唐金海《让观众去思索——影片〈小街深处〉的结尾及其他》、陈维献《观众何以中途退场》、韩子英《观众哄笑有道理——给影片〈在被告后面〉提点意见》、彭江《“悬”住了观众的心弦——日本影片〈泥之河〉中悬念的运用》、王喜盛《广大观众难于理解的朦胧诗 评影片〈最后的贵族〉》、王爝《观众何以“溜号”——观〈青山夕照〉想起的》、马万家《拓开赢取观众的新路——剖析〈血战台儿庄〉》。这些批评文章大多篇幅较为短小,内容较为简单、浅显,其批评者不少自身就是普通观众。章柏青《略论张刚的观众意识》、祁海《“张良现象”的启示》和《影视精品大众化的成功样本——广东影视作品的新探索》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有的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观众学批评文章。《略论张刚的观众意识》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导演张刚的观众意识:一、我们的观众绝大多数是普通人;二、电影、电影观众与社会心理有着密切关系;三、电影作品对观众真正的吸引力是一种情感魅力。《“张良现象”的启示》从顺应观众的社会心理、顺应观众的探奇心理、顺应观众的艺术和娱乐欣赏心理三个方面,评析了张良的三部影片(《雅马哈鱼档》《女人街》《特区打工妹》)卖座的原因,认为“张良的影片受大多数观众欢迎,决非‘瞎猫碰上死老鼠’,而是他多年来有意识地研究电影市场信息和规律,总是‘想广大观众所想’的结果。所以,他拍的电影就能与广大观众一拍即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影视精品大众化的成功样本——广东影视作品的新探索》从“摸准大众的社会心理”和“摸准观众的艺术欣赏心理”两个方面,评论、分析、总结了《烈火金刚》《警魂》《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和平年代》《外来妹》等影视作品赢得广大观众喜爱的原因。
考虑到报纸和期刊对电影观众问题关注的视角存在差异,其文章篇幅所承载的容量也不同,我们以下将报纸和期刊中的电影观众学批评分开评析。
报纸关心的电影观众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电影、电影市场与观众的关系;另一个是观众对电影的接受问题。
第一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观众对电影市场、票房、创作生产的影响、决定作用;另一个方面是电影市场对观众某种程度上的控制作用。正因为观众的重要,因此施晨露在《电影市场:靠忽悠赢不了观众》一文中指出,水军、吹嘘式营销、互踩式营销不断消耗观众对国产片的信任,也为来年的电影市场敲响警钟;银幕数增加带来的外因利好,已经越来越难成为拉动票房继续攀升的动力;转制3D 更不是解决一切的灵丹妙药,包裹上 3D 噱头的劣质电影赚一时、输长远,故事仍旧是电影的核心。作者认为,观众越来越精明,只信口口相传的口碑,忽悠观众变得越来越难。电影观众逼迫创作者穿越电影市场的浮躁,重新审视创作理念和市场经验,给他们带来留下心灵震撼或让人真心欢笑的佳作。左岸《“强势观众”倒逼电影营销转换思维》,从香港演员杜汶泽因过激言论致其参演电影遭内地网友集体抵制,导致票房惨败事件,指出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否顺畅良好非常重要,观众选择一部影片除了看其质量,也同样关注其演员素质。因此,电影投资方在选择演员时一定要注意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作者还指出,当下的电影观众不再是被动接受的群体,其观影心理越来越成熟,对话语权和掌控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电影投资方如果一意孤行,缺乏或者忽略对观众反应的有效预判,就有可能遭遇杜汶泽事件。观众群体日益“强势”,正倒逼影视制作和营销转换思维,重视观众的自主选择权。
除此以外,还有信海光《被“控制”的中国电影观众》、徐宁《〈泰囧〉,让观众在电影中看到自己》、李婷《电影不能无视青年观众》、杜庆春《观众的“换代”和电影的“换代”》、王纪人《电影节:观众对影片质量的倒逼》、陈先义《电影不该无视观众对“思想”的渴望》《尊重观众,才能获得生机——电影〈白日焰火〉的观众学启示》等文章涉及观众的重要性问题。
观众对电影的接受问题主要涉及观众能够接受或喜爱什么样的电影,哪些电影类型还很难被中国观众接受,谁是电影质量的评判者。对于影片《私人订制》出现的高票房和差口碑相伴随的情况,毛晓刚《电影怎么样最终还是观众说了算》一文采取了与信海光《被“控制”的中国电影观众》不一样的分析视角,认为电影怎么样还是要看观众的态度,让观众用脚投票,观众才有决定权,观众喜欢就行,影评人的评价决定不了电影的成败。作者指出,总体上看,观众对于冯小刚电影的娱乐功能还是不乏认可的,每一个电影从业者,最主要的还是得关心观众怎么评价,以利于今后更好地服务观众。王彦《院线观众与戏剧电影相逢难相知》指出了戏剧电影的尴尬,认为商业院线与戏剧电影市场面临着迥异的观众群体,尽管在《十二公民》这一戏剧电影上映之前,早有戏剧电影在商业院线播放,但院线观众对其认知与认可还是有一定困难,暂且相逢难相知。赵军《相似性影响电影与观众的互动》分析了《画皮》与《保持通话》两部影片在内地和香港的票房成绩截然相反的原因。他认为,改编自《聊斋》的《画皮》具有诸多的非相似性因素,和相当长时间里观众看到的电影大相径庭,加上《画皮》的包装完全神异武侠化,给观众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量,这是其在内地获得高票房的原因。而《保持通话》属于传统的警匪片、悬疑片类型,与同类型影片有很多相似之处,在没有比较的情况下,不会成为问题,然而如果有实力相当而又具有较多非相似性的影片和它竞争,就会丧失竞争优势。
期刊中的电影观众学批评,其批评视角、关注的问题更加多样,包括电影观众调查、观众的心理机制、观众与电影的关系以及观众的变迁等。从总体上说,分析也更全面、深入,学理性较强。
1.电影观众调查。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电影观众情况真实数据的需要,观众调查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得以蓬勃发展。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系列观众调查文章,比较重要的有:中国电影博物馆课题组《电影观众偏好取向及相关问题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边静、袁琳、薛宁、周舟《2015春节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付茜茜《从2D到3D——电影观众观影情况调查报告》,孙向辉、边静、欧万勇《“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15年度总体情况》,蒲剑《2010年三四月份中国电影市场观众调查分析》,刘帆《“网生代”观众电影消费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地区城市青年社群的调研》《了解观众——激活电影营销的魔咒》,黄会林、俞虹、韩培、陈可红《受众与影视品牌战略发展的民族化思考——北京电影、电视观众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付茜茜《新奇与质疑:对当下4D电影观众的调查》等。
边静、袁琳、薛宁、周舟《2015春节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是一篇非常规范的观众调查分析批评文章。文章开篇首先介绍了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对象与研究维度以及调查研究方法,并对满意度指标做了一些说明;随后,详细、深入地分析了2015春节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的各项结果;最后,阐述了2015春节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的一些结论。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首先对2015春节档国产电影满意度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对春节档主要影片满意度指数、春节档主要影片满意度市场差异及春节档观众观影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作者得出四点结论:2015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口碑双丰收;《狼图腾》满意度居首,具较高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强;普通观众与专家评分悬殊,细分市场是方向;春节档电影消费的合家欢特征显著,电商渠道继续走强。
2.观众的心理机制。探讨、分析观众观看某部或某一类型电影的心理机制,也是21世纪以来电影观众批评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观众对影片的认同心理、审美心理和审美趣味三个方面。在观众认同方面,有李勇强、宁辰《主旋律电影的民俗元素与观众认同》,李琳《新世纪以来英模电影的英雄建构与观众认同》,张颐武《新观众的崛起:中国电影的新空间》,付茜茜《国产3D电影与观众认同:一次观影调查的思考》等批评文章。在观众审美心理、审美趣味方面,有以下批评文章:张黎《从电影〈画皮2〉看当前中国观众的审美趣味》、杨璐《试论当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以2014年暑期档高票房电影为例》、陈晨《电影“彩蛋”的观众审美心理研究》、李琳《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以〈人再囧途之泰囧〉和〈心花路放〉为例》。
李琳《新世纪以来英模电影的英雄建构与观众认同》在文章的开篇即指出了21世纪以来的国产英模电影在赢得广大观众认同方面所遭遇的困境,并认为当下的电影观众不是不认同/喜爱银幕英雄,而是不认同/喜爱英模电影中的英雄形象。随后,作者分析了21世纪以来的英模电影在建构更具吸引力、感染力的英雄人物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主要有:起用明星策略、拼贴纪实影像和建立英雄主体。作者认为,通过起用明星策略,一方面提高了英模电影的市场辨识度;另一方面,通过明星的赋魅对英雄人物的建构起到了某种积极的影响,从而有效增强了普通观众对英模电影的观影欲望。通过拼贴纪实影像,突出了英模电影主人公的真实可信,有利于扭转某些观众将英模电影指认为虚假的宣传神话的审美偏见,用真实拉近了观众与英雄之间的距离。通过书写英雄的前史,呈现英雄选择的过程,英模电影得以成功地建立英雄的现代主体形象,有利于赢得观众的认同与喜爱。最后,作者提出,唯有告别惨烈、告别虐心,英模电影中的英雄才有可能真正走入观众的心中,赢得观众的认同。
3.观众与电影的关系。观众与电影的关系探讨,主要涉及观众的观影喜好以及观众对电影票房、电影成败或电影发展的影响。在观众的观影喜好方面,主要有孟方《观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 重读中国电影史中的若干热门影片》和刘俊鸿《观众为何为戏曲电影〈腊月雷〉喝彩》进行了研究。观众对电影票房、电影成败或电影发展的影响方面,则有更多的批评成果,主要有:张燕、王珏《电视电影十年与观众——从电视电影十年最受欢迎的十部影片谈起》,陈雅舟《从电影观众学看“互联网+”语境下电影〈道士下山〉的成功与失败》,董丹丹《〈美人鱼〉何以成为票房之王?——基于电影观众学角度分析》,马明凯《国产青春片的兴盛与消退——基于电影观众学的探究与读解》,刘博文《以电影观众学分析〈寻梦环游记〉在中国成功的原因与启示》,高臻笛《从电影观众学角度看〈疯狂动物城〉的成功》,吴春集《观众体验如何决胜市场——评电影〈战狼2〉》等。
4.观众的变迁。还有一些批评者关注电影观众的变迁、转型或代际转换的问题,如张晓艳《新媒体语境下电影观众的审美变迁》、付筱茵《从2012年贺岁影片看目前电影观众的转型》、王文杰《 我国电影新观众的圈层化分析》、陈昌业《电影观众的代际转换——80后、90后、00后的电影消费偏好研究》等。
在《电影观众的代际转换——80后、90后、00后的电影消费偏好研究》一文中,陈昌业首先从媒介工具、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人口数据(有关同龄人的资源竞争)及同期历史大事五个成长背景维度,分析了80 后、90 后、00 后三代人因成长背景不同而形成的观影偏好、消费习惯以及价值观上的差异。随后,作者通过分析1999年以来国产片年度票房十强的影片导演、内容及类型变化,揭示出随着年轻观众的代际更迭,某些共性选择变迁背后的代际差异。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主旋律、青春片、喜剧片、警匪片四种主要类型在票房排行榜上的位置变化和占比变化,作者揭示出不同代际人群先后涌入市场并成为市场主力的浪潮更迭。在文章中,作者既分析了代际之间对同一类型内容的偏好差异,又指出了代际之间存在相融共性的现象,并认为这对于创作者和生产者来说,都是重要的启示,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其创作、生产出更加符合观众需要的影片。
在此有必要一提的是,2010年以后电影票房及银幕数的持续快速增长,也推动了电影观众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2015年,可以说是电影观众学研究的丰收年,《当代电影》和《电影艺术》两大权威刊物均推出了电影观众批评及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当代电影》陆续推出了边静《2015春节档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报告》、付茜茜《从2D到3D——电影观众观影情况调查报告》、张玲《论电影服饰的文化传播与观众审美接受》、刘民《浅谈电影特效化妆对观众审美素养的引导》、刘弢《观众与演员情感认同的“镜像映射”式模型——为国产都市电影的人物形象把脉》等文章。《当代电影》将2015年12期的“本期焦点”栏目主题定为“中国电影观众新观察”, 组织了相关学者和业界人士探讨中国电影观众的新变化以及电影内容的新适应,发表了王文杰《 我国电影新观众的圈层化分析》、张颐武《新观众的崛起:中国电影的新空间》、陈旭光《“受众为王”时代的电影新变观察》等文章,以引发学界和业界更多方面的重视、参与和思考。《电影艺术》则推出了程马志远《基于观众视线关注数据的电影摄影研究》和刘帆《“网生代”观众电影消费模式研究——基于重庆地区城市青年社群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