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大作战》的审美趣味解析

2018-11-14 12:26张冠男
电影文学 2018年15期
关键词:雪仗卢克苏菲

张冠男

(江西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审美趣味是人们考量一部影片艺术性的重要标准。让-弗朗索瓦·波略特与弗兰克·布里森的动画电影《冰雪大作战》(

Snowtime

)改编自三十年前家喻户晓的电影《阻止战争的狗》(1984),电影老幼咸宜,寓教于乐,在引发观众心理和情感上共鸣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审美趣味。

一、动画电影与审美趣味

考量动画电影中的审美趣味,是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电影必须充分考虑到主客体互动的艺术,而审美趣味就关系着观众在接受电影时作为审美主体感受的方向、内容以及最终得到的审美愉悦程度,动画电影也不例外。而且动画电影由于创作上的高度自由性,其对审美趣味的把握也更加天马行空。

最先对审美趣味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是休谟。休谟将审美趣味与人类的情感进行联系,指出审美趣味是人作为审美主体的能力,它是可以被分析与培养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标准。休谟认为:“只有卓越的智力加上敏锐的感受,由于训练而得到改进。通过比较而进一步完善,最后还消除了一切偏见,才是趣味的真实标准。”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具备上述条件,加之不同观众在主观上的心理结构,以及内部官能都是有所区别的,客观上的时代、地理环境差异,宗教文化等的差异亦然,这些都会导致观众在审美趣味上的不同。

以《冰雪大作战》为例,肆无忌惮打雪仗对于从未见过冰雪的幼童而言,是新鲜的,甚至是梦寐以求的,尤其是被夸张为“战争”的雪仗,而对于另一部分孩子而言,则有可能已经司空见惯。而优秀的动画电影便会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能够将具体题材处理得别致新颖,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心理,同时还能使电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一点同样是动画电影审美趣味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动画电影中塑造的儿童世界(或动物世界、异域世界等)其实是对现代成人世界的一种映衬,代表了主创对现实不完美的质疑态度。例如在《冰雪大作战》中,成人的角色是缺席的,儿童们不仅是“战争”的主人公,似乎也成为小镇的主人。主人公们都是善良、纯真的,没有受到成人世界的诱惑与异化,皑皑白雪覆盖的小镇宁静清新,代表了一种成人对于童真童趣的寄托,也是曾经在幼时结下深厚友谊的成人一次灵魂的“还乡”。

二、情节的游戏化策略

根据苏珊·朗格的观点,电影艺术本身就被视为是精致的幻觉艺术的一种,观众投入在对一部电影的欣赏时,就相当于进入一次游戏活动之中。而动画电影更是能够给观众制造出一种有别于现实生活体验的幻觉,使得情节的假定性更为明显,从而满足观众的某种心理、愿望或欲望。在《冰雪大作战》中,电影艺术的游戏性体现在,电影制造了一个让观众饶有兴味的框架,即在一次寒假中,小镇上的孩子们分为两派,开始了一场关于一个冰雪堡垒的“战争”。而在这个框架内,主创则尽可能地添补了让观众觉得逗乐、有趣的内容。一个原本只是在成人观众眼中“小打小闹”式的、无伤大雅的游戏,被以一种郑重其事、浓墨重彩的方式表现出来,并让无论是成人观众抑或儿童观众,熟悉冰雪的北方观众抑或对冰雪感到陌生的南方观众,都对这场雪仗战争充满了兴趣。一言以蔽之,电影以打雪仗这一游戏为情节主干,来实现了情节的游戏化。

在《冰雪大作战》中,因为严寒,学校给学生们放了两个星期的假。而除了在家享用热巧克力以外,与冰雪嬉戏几乎就成为闲来无事的小学生们唯一的消遣。观众可以看到四次雪仗。第一次雪仗出现在电影一开始,而后三次雪仗则是电影情节的主体。在第一场雪仗中,这个加拿大小镇被冰雪封盖,人们的脸上都因为低温而被冻得通红的气候特征以及打雪仗这种得到儿童普遍喜爱的游戏就被介绍了出来。同时,一些伏笔也已经隐藏在了这次草草收场的雪仗中。杰克等十一岁的主人公在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而这大批被打得落花流水的小学生却在最后的“决战”中成为杰克的战友。

在卢克因为自己神乎其技的军号被杰克等人拥戴为“将军”以后,为了使这个将军名副其实,一场“战争”被组织了起来,几乎所有的朋友都选择了卢克一方,而刚刚搬来小镇的姐妹俩苏菲和露露,以及一直被视为“怪咖”的四眼和狗“乐乐”的主人麻秆儿则成为卢克他们的“敌人”,而年龄较大,更为稳重能干的苏菲则成为这一方的领袖。虽然人数相差较多,但是苏菲这一边有着工程、科技方面的小天才四眼,因此战争被安排为,四眼设计并和大家一起建造一个冰雪堡垒,而卢克一方的任务则是攻下这个堡垒。以堡垒为目标,卢克方展开了三次攻击,规模一次比一次大,所造成的后果也一次比一次严重,电影的叙事也在这三次攻击中逐渐被推入高潮。

正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指出的,趣味的生成要素包括审美主体内发的情感,以及外部的环境,二者进行交媾,审美趣味才能由此诞生。对于观众来说,在儿童年代与同伴进行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并且极为看重游戏的结果,能够为了胜利而感到自豪、兴奋,为失败而沮丧、痛苦,这是符合绝大多数观众的情感体验的。而在电影中双方的参与者中,每一个人物都有其可爱的一面,都能获得观众在胜负预期时的主观倾向。因此,观众在这三次攻守游戏中获得了强烈的审美快感。

首先,电影精心设计了三次游戏,给观众全面地展现了小孩子在打雪仗中的各种斗智斗勇,让观众感觉到游戏本身的妙趣横生。第一次攻击,卢克一方准备了“云梯”和大量雪球,结果却因为四眼建筑的堡垒极为坚固,并且安装了不少先进设置而败下阵来。第二次攻击,卢克一方则有备而来,大获全胜,而苏菲则因为厌倦了雪仗而不愿意参与其中,结果守方群龙无首,只好把堡垒拱手相让,苏菲方原本飘扬的旗帜——一条牛仔裤被降了下来,换成了卢克方的旗帜——一条散发着臭气的秋裤。苏菲也因此而遭受了妹妹露露的指责。于是,当晚苏菲潜入堡垒,以“零伤亡”的代价兵不血刃地又把堡垒夺了回来。如果说这两次攻防分别代表了斗“力”和斗“智”,第三次则是卢克一方在发现力和智都有所不逮的情况下,改变策略,用了“人海战术”,招募了全镇的一年级小学生,并在有四眼机械图纸,制造了“工程车”的情况下,将堡垒砸毁。

其次,在三次攻守之中,电影加入了大量极富意味的细节。如四眼为堡垒安装了监视器,运送雪球的轨道,能够迅速制造雪球的机器,以及逃生的密道。每一样都有厚厚的图纸。苏菲一方还拥有看似专业的作战暗语等,一次打雪仗被他们弄得煞有介事,令人忍俊不禁。相比之下,武器单纯只有雪球,作战方式单一,并且总是用扬声器喊着号子通知“敌人”,并且不够团结(双胞胎总是一被雪球砸到就装死)的卢克一方则自然不是对手。又如,为了报复卢克一方制造会伤人的冰球,苏菲一方便给雪球打入颜料,结果两边连人带狗的衣服全部都被染花。此外,电影还设计了一些幽默的桥段。如杰克第一次站在逃生密道的门前,被坐着矿车冲出来的苏菲撞了一次,误以为再也不会有人冲出来,结果很快就又被自己的战友双胞胎撞了一次等。原本有可能显得单调的孩童游戏在电影主创的处理下一波三折,充分显示了主创们的审美智慧。

三、主旨表达的美学要求

如前所述,游戏化的情节满足的是观众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一场孩子们之间的雪仗并不是电影想表达的全部,电影从《阻止战争的狗》中继承下来的强调友谊、反对战争的主旨是严肃而深刻的。从美学要求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主旨,可以发现其有博马舍“严肃戏剧”的意味。所谓严肃戏剧,即:“它是一种好的形式,它的兴趣是活泼的,它对道德感含有一个直接而深远的推动力量。”

在《冰雪大作战》中,扣人心弦的打雪仗背后,是孩子们之间的善意和情谊。小镇上男孩多而女孩少,卢克对刚刚搬来的苏菲一见钟情。卢克原本在孩子们中是一个不起眼的人,但在他吹军号的才能被杰克在全班广而告之之后,性情温和的卢克就成为一个“孩子王”。孩子们原本并没有打算在雪仗中拼个你死我活,他们一开始只是为了表达对卢克这个新头领的拥护,由于人数的悬殊,雪仗原本就无疾而终了,原本并不好斗的苏菲正是为了不扫大家的兴才站到了人少的一边,以促成游戏,而卢克也是因为喜欢苏菲才愿意去做这个“将军”。从电影中苏菲不打雪仗而留在家里铲雪,照顾妹妹的情节来看,苏菲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电影也以卢克和苏菲在晚上的一个吻,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和解。除了苏菲和卢克以外,电影中也多次表现出了孩子们不欲伤人的想法。如大块头做冰球的行为,马上遭到了战友们的一致反对,尼基假装被陷阱夹住受伤喊救命时,所有的孩子都前去解救等。

更重要的是,电影拥有反战这一更为深刻的内涵。卢克自幼失去父亲,性格内向,如果不是突然表演了一次吹军号,他是不会成为“将军”的。但是这把军号对卢克来说有着惨痛的回忆。他的父亲就是一名牺牲了的军人,在父亲的葬礼上,他听到了舒缓的军号声,父亲留下来的军号寄托着他对父亲的怀念。父亲的死也在卢克心中埋下了厌恶战争的种子。在这次冰雪大作战中,虽然孩子们没有伤亡,但是麻秆儿最喜欢的,视为家人的狗乐乐却在最后因为投石车砸垮了堡垒而被活活压死,成为孩子们释放热情的牺牲品。麻秆儿为此而生卢克的气,尽管卢克并不是那个积极推动雪仗的人。在这里,乐乐代表了战争中被牺牲的无辜平民,作为一只狗,它在雪仗中的参与度是最小的,而卢克则代表了被主战方集体推卸责任的对象。在乐乐的葬礼上,卢克为乐乐吹起了忧伤的军号,以表达自己对这次过火的游戏的反思和对全体朋友的安慰,麻秆儿也对卢克表示了谅解。最后堡垒的攻破并没有给胜利者带来愉悦,而只带来了成长的阵痛。但是在营造悲情氛围之余,孩子们又冰释前嫌,团结起来将只剩下一半的堡垒拆除,两周的寒假也到此圆满结束。他们齐心协力地拆除堡垒,意味着他们意识到了相比起一次雪仗的胜利,团结友爱才是最重要的。这又可以视作一个喜剧的结局。

可以说,在《冰雪大作战》中,悲剧和喜剧两种戏剧形式给观众造成的快感被糅合在了一起,观众既不至于过分地为之忧伤,也不至于只是肆意消费快感。悲和喜不是一种简单的依次安排或叠加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彼此转化,最终形成一种新的,矛盾得到调和的结合体。观众的精神生活并不是因为雪仗本身的过程、结果,而是在对人物活动背后的意义的思考中得到丰富的。而这种“悲喜相生”的美学要求其实并非《冰雪大作战》的独特追求,它也体现在近年来的大量动画电影中。

《冰雪大作战》是一部亦庄亦谐的电影,其中讲述的加拿大少年男女们打雪仗的故事,并非所有观众都有的体验,但是电影依然能够以淳朴、真挚的感情打动观众的心灵,这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电影优秀的审美趣味。在一次成人看来并不重要,但是主人公们高度重视的雪仗的背后,是电影主创对于美好人性、理想生活的探索,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充分尊重,这也是观众能在其中获得宣泄与抚慰,感动与教化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雪仗卢克苏菲
梦见月亮的熊
开悟
自然知识小测验等
雪书
纸球雪仗,等你来玩
冰箱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
奇闻趣事